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564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思政是高校学生必学科目,学好思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较为乏味,现代互联网技术逐渐发展起来,为做好高校思政教育,互联网技术也被应用进来。本文将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入手,联系将高校思政课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必要性,研究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式。 互联网 高校 思政课 教学改革 G641 A 2095-3089(2018)05-0074-01 前言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过于枯燥,尽管各大高校都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有必要将互联

2、网技术应用进来。 一、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 通过研究发现,多数学生都对思政课并不感兴趣,由于学生不认真听讲,老师也没有兴致讲课,这样一来就严重降低了教学效果。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由于高校思政课程过于系统化,理论性较强,再加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常是就理论讲理论,没有与学生实际状况相联系,使得学生不了解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对自己的未来成长有什么好处,所以,多数学生都对这种授课方式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同时,在研究中发现,多数思政教师在授课中依然采用原有授课方式,尽管有些思政教师在授课中应用了新型教学方式,如多媒体等,但这样的方式与常规授课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不少高校的思政课都是上百学生一同上课,由于学生

3、过多,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形成良好互动,教师为完成教学工作,只能按照计划进行,没有将学生是否掌握知识作为重点,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还浪费了时间1。此外,在实际测评阶段,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测评方式均以卷面成绩为主,并没有注重个人素质,这样一来,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在考试前背一背重点就可以了,所以多数学生并没有将思政知识学习作为重点。 二、将高校思政课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属于信息社会,互联网技术十分发达,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展也要与时俱进,注意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思政教育工作。之所以将高校思政课程与互联网相结合,主要是在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新型教

4、学模式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理论性,强化实践性,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思政课程不再像以前一样枯燥,进而增强思政课程吸引力2。第二,随着高校思政课+互联网的实现,原有教学方式会发生改变,学生不必被局限于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学生可以随意选择学校地点与时间,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式 ?F阶段,高校思政课程正处于改革阶段,为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能力,需要引入新型教学方式,由于互联网技术较为发达,那么有

5、必要将会互联网与高校思政课程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促进互联网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教学内容整合力度。对于思政知识来说,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习起来相对枯燥,学生不愿学习枯燥的内容,这就需要思政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当前案例,将有价值的信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将其与思政知识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些内容的必要性,还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让其参与到学习中。 第二,创新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利用,还要引进新型教学方式,现阶段,微信社交软件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学生最喜爱的社交软件,思政教师为做好学生的

6、教育工作,可以将思政教学内容与微信等结合在一起,通过微信群等将学生加入进来,或组建微信公共账号,每天为学生发送有价值信息,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第三,考核方式的创新。现在多数高校思政考试都是以卷面开始为主的,学生为考试过关也只是在考试前背一背重点知识,根本起不到教育学生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思政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主体,应将学生课堂表现、社会实践成果等作为主要评价标准,以笔试考试成绩为辅,做到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3。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现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互联网技术逐渐发展起来,为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必

7、要将其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本文提出了强化互联网与高校思政课程相结合的优势与应采取的改革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 1于丽美. “互联网+”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教学思考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创新发展的视角J. 亚太教育,2018,16129. 2张巍.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07-9.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

8、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

9、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3骆敏.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2207+215.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