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价值体现.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590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价值体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价值体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价值体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价值体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价值体现.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在我国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不少专业都开始应用现代化教学模式。作为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机械教学积极应用了产学研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应用产学研教学,机械专业的教学在教学质量、实践操作和科研水平上都有所提升。本文主要介绍产学研教学的内涵,并探讨机械教学中应用产学研的价值。 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机械教学 DOI10.16640/ki.37-1222/t.2018.09.209 0 引言 在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促进了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不断出现新型机械设施。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同时也提高了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机械教学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在掌握专业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此开始广泛应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 产学研一体化的内涵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不少新教学模式,其中一种就是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比较相符,已经广泛应用到各高校的教学中。在不同专业中,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有一些差异,在机械教学中产学研一体化指生产、学习与科研,包含了机械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机械教学的产学研一体化中(1)生产,指在实际工作中引进机械专业化理论,有效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实践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2)学习,指学

3、习机械专业的理论知识。机械专业在开展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理论知识的价值。理论知识是开展机械实践的基础和前提,在加强培训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只有具备充分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效指导实践操作1。(3)科研,指机械专业学生要有创新能力与研发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机械教学中,老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为此,开设有机械专业的院校要在机械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应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升机械教学效率,培养更多的机械人才。 2 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2.1 补充机械教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开展产学研

4、的机械教学,能有效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特别是实践能力不高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理论更好地运用实际生活中。同时,老师的实践水平也得到一定提升,更好地开展机械教学。 2.2 有助开展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 机械专业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教学效果,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在机械方面的实践能力。在机械实际教学中,要有效结合机械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产学研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慢慢凸显出独特的优势,机械专业老师也能依据教学理论知识结合企业的机械实践,从而有效改变了以往教学只重视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实践应用的缺陷,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积极开展学习活动

5、,完善机械教学,有效提升了机械教学的质量。比如一些机械院校和机械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和企业,或者是进入工厂和企业实习,从而有效弥补学校教育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在工厂和企业中,学生能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真正了解工厂和企业的生产特征、管理制度等,有助于毕业后的就业。 2.3 降低科研经费,提升科研水平 机械教学中应用了产学研模式,一方面在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和科研单位在产学研中能借助和教学的合作研发与设计机械方面新产品,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机械院校、研发机械的单位、机械企业的三方合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与科研所需要的费用,大大提升科研与企业之间的融合2。另外,学校加强

6、和工厂、企业的合作,在为企业输送机械人才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和企业、工厂之间的合作,通常是生产实际操作,在沟通和合作中学校能了解到更多生产需求方面的消息。依据生产实际需求,老师在科研中就能有侧重点,和时代发展步伐相符,减少科研中的不必要损耗,对实际生产需求进行直接研究。工厂、企业的反馈能有效提升高校在机械方面的科研水平,研究成果直接在工厂和企业中应用,从而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企业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3 机械教学中应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措施 3.1 加强学校和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 学校要确保教学质量,让学生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而开展实践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开展

7、实践教学的单位要让学生真正接触生产一线,积累实践工作经验,了解机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不过针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够的学生,要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对机械理论知识的学习,保证学生在实践中能理解机械理论原理和实际应用,达到学校和企业的高效合作,提升学生机械方面的综合素质。 3.2 学校要加强建设硬件设施 在实施产学研教学模式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在开始实践中,不少学生因为没有践经验在生产一线不知所措。所以,学校也需要加强建设硬件设施,机械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如此学生在机械实际岗位中才能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储备,更好地适应实践操作。虽然学校配置的硬件设施可能比不上企业一

8、线所用设备,但能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有缓冲的时间,慢慢适应机械实践操作,尽快熟悉机械生产一线的有关操作,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4 结语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产学研一体化的机械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联合生产、学习和科研,

9、提升学生在机械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机械教学中应用产学研模式,有助开展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降低学校用于机械的科研经费,提升科研水平。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

10、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刘东利.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应用J.电子制作,2018(18)123.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郭渭萍.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45-46. 刘娟(1981-),女,陕西宝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机械专业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