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787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学习,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学科。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头活水,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利用有趣的学习情境、动听的故事、榜样分析、体验生活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G62 A 1673-9132(2018)25-010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8.25.070 品德与社会是学校实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师

2、应以学生兴趣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习活动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将师生的心灵进行沟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促进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天真可爱、表现欲强,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学生的兴趣下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索,去感受学习的乐趣与知识的魅力。例如安全

3、伴我行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要学会每个人在游玩、行路时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在出现意外时要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识,并具备自救、互救的实际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配上相同环境的音效,如行路时的音效有汽车来回穿梭的声音,有自行车、摩托车的声音,有各种车辆鸣笛的声音,然后指导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在出现意外时怎样实施自救与互救。学生们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津津有味的学习,学习起来轻松愉悦。 二、寓课程于故事喻理法之中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将课程中深刻的道理寓于娓娓动听的故事中,学生在故事中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水到渠成。因此,运用故事

4、喻理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故事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借助故事体现教材中所要阐述的的思想道德观念,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在爱的阳光里一课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爱,教师可以将党、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儿童的一些实例故事将给学生们听,学生在故事中明白了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安康计划等是面向少年儿童的全国公益性活动,并深切感受到关爱之情,感受到在爱的阳光下的幸福生活。 三、发挥榜样的感染力作用 英国教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造就他们完美的人格。”学生

5、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榜样让他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并可以引导学生将榜样优秀的品质践行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榜样分析法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例如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一课的学习,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事迹与此科研成果对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带来的重大意义,体验科技有可以为人类造福的本领。引用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如此高的评价与袁隆平不

6、平凡的事迹不仅仅是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是袁隆平使科技的威力发挥出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带给了人类生活巨大的改变和更加美好的未来。由此可激发出学生要好好学习的想法,榜样让学生用心来感受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并培养出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等良好的品格,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体验生活中的品德与社会 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源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

7、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真实感受社会、研究社会。例如学校里工作的人们这一课,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对学校工作的人们的专题采访活动,采访对象可以是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医务教师、门卫等人员,包括教师、教务处。通过采访活动,学生对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产生尊敬之情、感激之情,感受到职业的差异与应该受到的相同的劳动尊重,感恩于学校里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再如画画我们的学校一课,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内参观、写生,指导学生在画学校平面图时如何辨别方向,以及作画的步骤,培养学生对学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个教室、每把桌椅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感情。 “师”之概念

8、,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

9、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综上所述,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乐学、善学、会学,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产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以及感悟,可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并理论联系实践,身体力行、学以致用,成为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

10、,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 杨月秋.也谈小学思品课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8(31).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

11、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2 王书娟.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性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8(11). 3 刘李平.回归生活 融入生活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 广西教育,2009(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