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刍议.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801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刍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刍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刍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刍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刍议.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刍议 为提升高中生的历史素养,就必须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应从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开始入手,通过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同时教师要善于总结与反思。 课堂教学;高中历史;优化;刍议 前言实践证明,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能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能引导他们启迪思维、积极思考,同时还有利于充分调动高中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帮助历史教师实现课堂的高效。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实现优化的目的呢?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现将所积

2、累得成功经验汇报如下 一、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了兴趣,高中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才能集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记住教材中基本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考点。对于少数学生来说,历史讲的是陈年往事,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社会发展的格局与历史变迁也不是当代所决定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之中,思想上不够重视,为提高效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历史和现实相联系,设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历史事件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今天生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等,让高中生感觉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并不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遥远,这样以来,就激发了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他们的积极参与,就会使课

3、堂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例如八国联军侵华时,放视频资料“火烧圆明园”;当讲到抗战时,放视频台儿庄战役让高中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这样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又引发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考量,进而树立勤奋读书、强我中华之远大志向。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景 历史教师要创设好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景, 首先要求历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应有的引导作用。历史教师要积极学习与借鉴同事们成功的教学经验,并大胆付诸教学实践,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其次,历史教师必须革新教学方法,与高中生平等相处,尊重?W生的求异思维,作为历史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

4、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并用来看待今天的社会现象与指导个人的全面发展。在问题设置方面,既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又要与本节课的知识紧密相联,同时也要认真诠释高中生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跑偏的问题,也要正确引导,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渲染烘托课堂教学气氛,高中生的历史兴趣会更浓、思维会更活跃,记忆会更深刻。例如针对“大跃进”时期时期的宣传漫画“个红薯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高中生看后大为惊讶, 于是教师提出问题 当时媒体怎么会出现这样严重失上实的报道? 有人相信吗?深层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当时社会受众明知是假为什么不敢说真话?历史教师通过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展开师生、

5、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实践证实,收效甚好。 三、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与启发者,引导高中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学会独立思考,使学生学会梳理知识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审视历史问题,并能从中汲取智慧,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巴洛赫曾说过“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就可以达到更深层的理解与知识的拓展延伸”。因为“合作学习”能使高中生之间产生认知的碰撞与融合,有有效促进高中生积极思考,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过程中还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众所周知,高中生求知欲强,但不够稳定、注意力不够持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历史教师讲得过多,高中生可控的时间就少,个人能力就得不到锻炼

6、,长期下去,自主意识、思辩能力都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精讲多练,放手给学生。设法提升高中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实现让他学到他要学的重大转变。 四、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传统教学模式中,少数教师不注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思维过程的训练,总是一味让高中生去背记“考试标准答案”。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已成为制约当前高中生历史学习效果的重大羁绊。诚然,历史学习确需要高中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正确的历史结论,但如果不经过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然后再通过比较、分析、等认知活动与认知过程,就难以对历史的发展形成规律性认识。可以说,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

7、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归纳、比较、分析和概括,并归纳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形成规律性认识。 五、教师要善于总结与反思 历史教师要善于总结与学会反思,在课后要及时总结。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进程管控的是否科学,重难点是否讲的清晰澄澈。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回顾、梳理自己的教学情况,更重要的是发现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调整个人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一方面加快个人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减负与增效。其次,在与高中生进行课后交流后,可以了解高中生的真实感受。通过换位思

8、考也能实现教学相长。总之,有效的课堂不仅是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形成唯物史观,同时更是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提高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历史教师只有在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材,在实践中培养高中生的文史素养,又要关注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历史课堂教学就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1庞晓晴.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008,2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

9、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赵飞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现代阅读,2018,12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

10、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 313009)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