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805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它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然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它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甚至断层。因此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从技术、思想等多方面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基于以上发展现实,本文将以高校传统文化传承现状为切入口,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积极意义和实现途径,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 大学生 思

2、想政治教育 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精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不仅是民族魅力之所在,也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思想。高校作为当代人才的汇聚地,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将高等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传承及发扬载体的构想,鼓励各大高校将优秀文化思想融入到高等教育当中,若想在高校教育当中充分的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来熏陶、教诲以及影响高校学生思想、言行及工作认知,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实践。 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中的体现及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3、在政府机关部门的引导下,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也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国家相关发展政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涵,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开展各项教学工作,这一发展趋势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内容日益丰富,但从其教学成果来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现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发展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较浅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就其实质而言又可将其分为“善”、“和”、“德”三个方面,其中“善”是指人的优秀品质,其思想内涵主导者人们的日常行为;“和”则指协同与相安,古语云“天人合一、君子和而不同”则是阐述的

4、这个道理,若将其放于当代社会环境当中,“和”不仅能够诠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能体现出人与自然、社会的长远发展与协调共生发展理念;“德”则指人们思想的本性,是个人优秀品质及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三方面内容生动形象的体现了国人的道德标准及要求,但反观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现状,伴随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入侵,学生群体功利思想较为严重,在人生追求当中比较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所诠释优良品质,在学生行为体现上则表现出缺乏诚信、自我约束及控制能力差、学习动力不足等现状,这一发展现实不仅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水平还有待提高 伴随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大学生对

5、传统文化的了解日益减少,尤其是在体现传统文化的节日方面。部分高校为此还做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当前国内有近50%大学生认为在高校活动以圣诞节为主题开展活动比用传统文化节日开展活动更富有趣味性,崇洋媚外的现象较为严重,例如在影视电影方面,多数学生在休闲娱乐之余更倾向于将美国的英雄主义大片、韩国的肥皂剧、日本的校园动漫作为重点,极少数大学生会选择较有民族人文情怀的记录片与综艺节目作为自身拓展知识的渠道,加之当前学生的个人判断能力及分析能力还在形成之际,长此以往根本不利于国内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2.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缺失的原因分析 伴随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及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断融入

6、,其发展不足也日益体现,综合社会发展现实及高校教育现状分析,致使当代学生疏离传统文化的关键可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其一,当代文化思想与传统文化思想的脱节,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环境下人们在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之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当中对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的思想观念则显得格格不入;其二,外来文化思想对病毒式传播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侵蚀,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之时也为丰富外来文化入侵渠道,电视、电影、新媒体等平台都成为外来文化进入的窗口,加之高校学生自身思想的局限性以及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不成熟都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及发扬造成阻碍2。 二、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7、的重要意义 伴随网络科技的普及运用,多元文化社会环境逐渐形成,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面对企业苛刻的人才选拔制度,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1.有利于高校各项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 为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建设方针,高校文娱活动日益丰富,加之移动设备、网络技术手段的强势如今,使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思想观念发生巨大转变,迷茫、从众心理较为严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则能有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实践表明,逃课、游戏已成为当代学生的普遍现象,部分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宁可沉迷在网络当中也不愿意将更多心思耗费在专业

8、学习上面,学生对待学习以及生活的态度缺乏刻苦、勤俭、自强、自重的传统美德,造成这一发展现实一方面是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客观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高校政治教育缺乏人文情怀,对学生心理缺乏深入了解所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传统文化思想,恰好能够有效弥补思想道德上的缺陷,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高校人才培养打下基础2。 2.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不可否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然而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方面,还体现在人们的思想文化、个人价值观念等方面,尤其是在网络文化、外来文化强势入侵的多元文化环境当中,相关调查问卷显示,部分学生认为在注重科技化、信

9、息化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已经落伍;甚至极少数思想较为极端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思想弊端太多,个人行为充分体现了学生消极浮躁、不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观念,如学生对待思想政治课的态度、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及网络科技的普及化运用,新技术、新思想不断融入到我国社会环境当中,丰富的信息资源获取渠使得说教式教学方式难以在高校学生的教育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教育改革制度深入发展的今天,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当中对于忠孝仁义的诠释有着太多实例与名言,为此在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高等教育环境当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情怀,对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

10、及世界观有着重要发展意义。 3.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更快衔接社会 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现代学生教育当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爱国情怀以及社会企业要求的责任感,让学生勇于承担社会环境赋予他们的责任与义务。传统文化的融入则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在传统文化当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古语名言都高度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个人情怀,面对现阶段学生思想现状,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有效唤醒学生心中使命感及责任感,使其在校学习期间更加努力、刻苦,不仅有利于高校教学水平的上升,同时也能

11、让学生更快适应社会环境,在毕业之后能快速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出个人价值。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途径分析 当前我国已是社会第二大经济体,但反观我国人均GDP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段距离,为此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社会环境中,各大企业急需一批高素养、高技术人才投入到企业经济发展当中,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传统文化培养的主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思想,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综合现阶段发展情况,在具体施行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师资队伍方面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 不可否认,伴随科

12、技的发展,高校教学方式、教学设备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高校教学思想的转变却显得缓慢,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融入方面,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品德教育的重要实现手段,若想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思想对高校教育的促进作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的文化素养是发展前提,古语云“树人先树己,树人先树德”,这一至理名言充分阐述教师个人品性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尤其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因此在现阶段高校的政治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当中,高校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及校企合作战略提升教师团队的文化素养,让教师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榜样,更有利于各项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3。 2.在教学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

13、差异 当前,忽略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培养是政治教育课程普遍存在的发展弊端,而这一问题出现的关键则是当前我国高校政治教育对学生人文情怀培养的缺乏,使得部分学生在大学求学之路上极易出现心理问题,例如,当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期间对自身未来发展缺乏远见之时,学生的心理落差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生,如果学生的个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甚至还会做出有悖于社会法律规定的事情,在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该类事件的曝光率极具上升,因此在经济多元化发展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可有效利用传统文化思想对学生进行教学,有效平衡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4。 3.丰富思想

14、政治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辽阔的地域环境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特色使得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生活习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招生、授课、考试等方面来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未充分意识到思想差异的重要性,多数招生均是面对全国各地统招,学生只要高考分数能够达到高校预设分数线均能入校就读;其次,思想政治课程属于公共学科,跨专业上课时常发生,而且都是以大课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在考核方面还是以答卷方式进行,追求教学的统一性,这样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学生个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当中,高校教师应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教

15、学设备,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民族情怀的历史影片、少数民族纪录片等方式,让课堂变得有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4.在校园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情怀 大学是学生思想汇聚的场所,大学校园当中有着各式各样的社团组织,通过多年发展社团已是各大高校的特色文化的重要展示场所,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校园文化展示方式,丰富的校园活动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社团优势丰富课程内容,采取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能也跟好更利于传统文化的融入,彰显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文化人文情

16、怀,在具体施行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与校内各类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社团沟通,如与书法社团合作开展传统书法类比赛;与音乐社团合作开展古乐交流赏析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进行更多沟通,让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5。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巫阳

17、朔.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8. 2兰义超.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8. 3欧阳九根,傅洪健.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995-97.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4周炯. 论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0380-83+94. 5张冠群.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D.陕西师范大学,2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