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053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对课堂效益、学生思维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举足轻重,文章立足以阅读教学分别从问疑点、问弱点、问错点、问难点、问亮点等五各方面的策略详细阐述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探索和研究,激发学生积极表达和引导学生思维训练,强化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内化,扎扎实实学好语文。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一、问疑点 疑难问题提问是语文课堂最常用的提问方式。通过疑点发问,学生能引起注意,并进而引发思考,讨论,最后把疑点变成了明点,清清楚楚了解或者彻底解除疑惑,达到教学目标。如文言文三峡,就有学生提出疑问说地理课本里说三峡最长的是西陵峡而不是巫峡,文

2、章怎么写“巴东三峡巫峡长”呢? 我顺水推舟,布置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小组组织文字发言。得出两种结果,其一是民歌和古诗一样讲究押韵对仗,把“巫峡”换成“西陵峡”显然不行。其二是民歌引用是承接秋天“林寒涧肃”“高猿长啸”的语境写的,目的在于突出“凄清悲凉”,是境由心生品读文字需要结合文章的语境。由此“推舟”,学生心底就明彻了。 二、问弱点 问弱点就是在语文课堂上针对学生平日语文学习中存在的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发问,以通过课堂这个平台的训练和强化知识意识来达到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就学生对表达方式判断常出错乱弱点问题,笔者课前先给学生讲清表达方式含义及其种类和各类的特点,然后在授课中于切合时

3、机加以强化训练,慢慢地,弱点就变成强项了。如在教授课文散步就抓住文中开头 “我们在田野散步一句加以强化训练,问此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试结合课文内容写出用别的表达方式对句子加以表达的句子。”此后经过交流讨论辨析,基本明晰A、我们在田野散步(记叙描述做什么事了)B、我们在美丽的田野散步(描写描绘田野的情状了)C、我们散步对健康很重要(议论发表意见了)D、哇,我们终于能散步了(抒情表达喜悦之情了)E、我们散步时速为每分钟95步左右。(说明介绍时速了) 三、问错点 顾名思义,错点就是学生易错的地方或者是错误理解、解读等等问题。 如教授鲁迅孔乙己一文合作探究环节就有如下提问。 生1末段句子“我到现在终于

4、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有问题,句中“大约”和“的确”这两个词语矛盾。 生2末段意思不完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表达谁也不清楚“见”什么,只有在上一段的基础上才能理解“见”的内容,我感觉这样的表达不宜另成一段,而是放回上一段合在一起成一段。 师第一个同学提的两个词矛盾吗? 生3有点,我不是很把握。 师请你把上一段文字读一读,然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生3(读文后)我明白了,这两个词不矛盾,“大约”是基于上文“又长久没有看见”“到了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到中秋”“再到年关”等等这一长时间段里没有看到孔乙己的推测。而“的确”则是从孔乙己的身份地位以及生活境况,甚至是最后一次到店天气和残

5、腿的情况看,孔乙己在这样的条件里生活也不会活太久的悲剧命运。 四、问难点 每篇文章的难点得到有效引导突破,阅读教学的效益就有了。如潘凤湘老师讲授“概括课文大意的方法归纳法”时,先从二则的采草药第一层文字大意引出基本概念,然后 “生老师,怎样确定基本概念,我们还弄不清楚。 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基本概念进行思维,知道吗?你们写作文要描写一个人,要描写哪些内容呢? 生外貌、心理、语言、行动、表情 师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基本概念,你们在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构思作文。“外貌”“心理”等这些基本概念都是抽象的,他的外貌怎么样、心里想什么,都不具体,你们要分清抽象与具体的范畴。 生老师,到底怎样确定基本概念呢

6、? 师用通俗的话来说,你们看着课文的具体内容,可以想一想这一内容属于什么问题,答案就是所要确定的基本概念。我们来试一试,看这个方法灵不灵。我说几个具体内容,你们看这些具体内容各属于什么问题。 师我姓潘名凤湘。 生姓名。 师对,你的反应很快。再来,我今年68岁。 生年龄。 师对!再来,我原先高度近视眼,视力是0.8;后来眼底病变,视力降到0.05;现在发展到视物不清,视力下降到0.02。 生您的视力。 生您的视力下降情况。 师非常正确!基本概念是“下降情况”,“您的视力”是限制成分。 (接着探索什么是“限制成分”,然后引到概括文章大意) 师概括有同级概念,还有上下级概念。所谓进一步概括,就是把同

7、一层次的课文大意结合起来,想想它们属于什么问题,找到一个总的概念。如同级概念是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它们的上级概念是文学。我再说一组同级概念,请你们说出它们的上级概念。这组同级概念是火车、汽车、飞机、轮船、自行车,它们的上级概念是什么? 生交通工具。 在潘老师的这段师生对话中,老师的目的就是把“归纳法”教给学生,但不是直接强加,而是采用例文引出基本概念阐释基本概念基本概念训练,最后才点重归纳概括。 五、问亮点 教学过程学生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甚至是问题思维之美,体验之美等等闪光点都是课堂的亮点,这些都是师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值得问一问,积累积累。如袁庆国老师教老王问及

8、老王孤苦伶仃究竟到何种程度时,就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把“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一句子演绎得人心跌宕起伏 杨老王,你家里有什么亲人啊? 王有个哥哥。 杨那不错呀,哥俩有个照应。 王死了。 杨哦,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9、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

10、,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王有两个侄儿。 杨两个侄儿怎么样,能帮你吗? 王没出息。 杨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没有了。 通过这么一问一答的演绎,就把表现感情起伏的表达形式亮点展现出来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

11、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