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126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g与生物教学整合能逼真地创设生物模型和情景,落实主体性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互动性,给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 DNA;遗传物质;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G633.91;G434 A 2095-3089(2018)10-0130-01 教材简析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3章第1节内容中两个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向学生展示了生物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还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内容涉及到微观领域的实验设计程序,知识较抽象,学

2、生基础薄弱,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再现科学探索过程的情境,设计问题串引导讨论,培养科学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简述“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图文资料,促进具体经验和抽象概念的联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逐步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的重难点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理解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思路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3、的原理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概述出实验结论。本节课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将教材中信息化静为动、化零为整融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以显现学生讨论、探究的可观察性,促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融合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和比较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反思 1.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一些优势。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支持性的学习资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寻找信息,把这些信息相互联系起来。使用多媒体互动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情景化、立体化,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力和可控性强,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

4、学习形态,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关键事件引起的思考。 (1)教材中有一段文字“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然后,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从而制备出DNA中含有32P或蛋白质中含有35S的噬菌体。”学生对这段文字比较难理解,对培养细菌和培养噬菌体的原理模糊,此时,应增加一个利用细菌培养噬菌体的简图,并做必要的解释,让学生理解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是怎么获取的,才能进一步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2)教材没有介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本中实验原理、过程、结论,以及读懂教材中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5、流程图是有较大难度的。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收集更多资料,使学生获得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通过模拟实验图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评价修正总结归纳”的方式化解重难点,加深领会实验选材的巧妙和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

6、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

7、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施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高等教育(北京).2018.11(194). 2江崇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