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I文综卷地理试题的特点及教学建议.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2333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新课标I文综卷地理试题的特点及教学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新课标I文综卷地理试题的特点及教学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新课标I文综卷地理试题的特点及教学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新课标I文综卷地理试题的特点及教学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课标I文综卷地理试题的特点及教学建议.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国新课标I文综卷地理试题的特点及教学建议 G633.5 B 1672-1578(2018)09-0303-01 全国新课标I文综卷地理试题在整体上延续平稳变化,注重联系实际的一贯风格,突显了多视角重内涵,多层次重逻辑的测试特点。在高考测评理念与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融合中,为考生创建了有用的地理思维平台,引导考生从地理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关注时代发展、分析地理现象、思考现实问题。重复典型的高考地理试题的出题思路,更加注重对学科素养、学科能力和地理基本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命题要求。 1.地理试题主要特点 1.1 探究性问题环环相扣。 延续了近几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的特点,2

2、018年的地理试题中,探究性问题环环相扣。除综合题第37题外,其余题目均是围绕同一主题递进式设问,实现了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探讨和论证问题等地理学科能力的目标。例如,第13题,围绕陶瓷产业主题,层层设问,考查了陶瓷生产的区位条件、陶瓷产业转移及其影响等知识点。第46题,围绕城市空间规划主题,考查了城市空间规划的区位条件及其影响。第79题,围绕贝壳堤主题,考查了河流堆积作用、海浪侵蚀及堆积作用等。综合题第36题,围绕茉莉花茶生产主题,考查了茉莉花茶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工业集聚的原因、对其它区域发展的借鉴意义及可持续发展措施等。 1.2 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高,

3、慢审题,快答题是答好试题的关键。 第46题组中,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这一材料信息是做好第4题和第5题的关键信息。综合题36题中,准确获取第一段材料中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等信息是做好第(1)问和第(2)问的关键。 1.3 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地理事象、探究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整套题目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使试卷有很好的区分度,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以致用。 1.4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 综合题第36题茉莉花产业的发展、42题民宿经营、43题古乡沟的冰川泥石流、44题我国部分沿海地区的高位虾池等都是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切入,强调人地协调,

4、注重区域可持续发展。 1.5 选择性强,凸显学生个性。 综合题36题的第(4)问,考生可以自主选择答题方向,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角度综合考虑作答。选择性强,人性化设计更有利于学生发挥。 2.高三地理教学建议 2.1 研究考纲,明确目标。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落实考纲提出的要求,直接决定了复习教学的方向和内容,是决胜高考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把握要求,明确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2.2 注意广度,把握深度。教学中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遵循教育部颁布的2018年的考试大纲的内容范围与目标要求。基于我省原有的教

5、学情况,以及自主命题的高考试卷与近几年全国卷的差异,建议可以适当而不盲目地拓展和深化教学的广度和难度。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

6、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2.3 构建体系,发展能力。在复习教学中,构筑知识体系就是要把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纳入学科体系中,形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提取、迁移与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纵观近年来的国家卷,其明显的特点是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所占比重较大,试题取材广泛,信息多来源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现实问题和生活实际,注重考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体现了学习对生

7、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想,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和时代特色。因此,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做好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对接。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2

8、.5 关注学情,提高效率 。学情是复习教学的基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都必须依托学情的分析。准确把握学情,利用学情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深入了解学情,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起点;以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教学活动和练习题。强化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暴露各种学习问题,通过研错和纠错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学生的各种典型错误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反思学习,提高学生的复习应考能力。鼓励并指导学生编写学案、反思笔记和错题集;在知识整理和练习难度方面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些个性化的作业;强化解题程序和限时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