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培训的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277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培训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培训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培训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培训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培训的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培训的研究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最大的认可是实践认可和社会认可,最终是用人单位的认可。因此,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职业培训,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从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三方面入手,探究了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培训的有效途径。 中职教育;职业培训;有效途径 G712A 1992-7711(2018)03-013-1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各地大量需求中等职业学校机械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然而,就目前情形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一种低级阶段,人们并没有主动地去接受职业教育。从规模上看

2、,受职业教育的人数只占很小的比例;从内容上看,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对象上看,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由于中考或高考成绩不理想退而求其次,并没有完全把职业教育当作立业的前提;从机制上看,就业渠道通畅,大量无技术含量的职业根本不需要接受教育,就业准入的门槛太低,导致廉价劳动力泛滥。所以,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职业培训,才能让学生在劳动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专业技能训练 就业的立足之本是技能水平,机械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广,市场需求量大,可以面向机械设备的操作、安装、维护、调试等,应该在任何企业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和实习计

3、划,及时调整技能训练项目,采用最有效的训练手段,充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学得进,就业时能够用得上。 1.训练项目的确定。就目前中职机械技术应用专业的技能开展项目来看,大多数学校侧重于车工或钳工,这样的安排无疑有失偏颇。一般来说,车工也就是机床操作的方向,而钳工单独作为某一方向可能与现行的科技力量不够匹配。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安装和调试,可以进行机械拆装实习,PLC实习,电工实习,数控加工实习等,让学生与各种设备有较多的接触机会,从构造到原理,从使用到维护,从拆卸到安装,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2.理论实践的结合。作为一名中专生,光有技能显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技能再熟练,如果缺乏理论的支撑,最多成为一个

4、只会操作的“匠”。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无论是中职教学的“七合一”,还是项目教学法,都纯粹是技能教学的模式,而未能解决两者之间的裂痕。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在某些场合将理论置于实践之前,某些场合将实践先行于理论,某些场合将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可以有效地化解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 二、职业素养培训 1.敬业精神培训。现在的学生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承受挫折,集体观念淡薄,有的人把工作仅看成是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而没有看成是神圣的职业,所以在工作中缺乏专注,更不可能在工作中塑造自我,反而由于自我意识过浓,而忽视了团队精神。事实上,敬业精神不仅仅是吃苦耐劳,还有钻研精

5、神、团队精神、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等等。学校可以开设适当的课程或开展有益的活动,使他们克服“骄娇”二气,消除“懒散”二病。 2.管理制度教育。首先应该从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制度入手,教会学生守时诚信,文明规范;其次,营造浓烈的文化氛围,充实学生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再次,围绕企业特征,学习企业文化,实验实习时模仿企业的管理模式,采用绩效考核的方法,奖勤罚懒。只有真正触动了学生的灵魂,才能取得制度教育的成功。 3.心理健康辅导。中职学生的年龄在16、17岁,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乐观自信,表现为参与欲强,好胜心强,有冒险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逐渐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

6、,他们的心理需要逐渐加强,特别是社属性方面需要明显增强。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他们认识问题不够深刻、全面,他们的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不协调、自信心不足、男女同学关系含糊,他们的心理非常脆弱,一旦遇到不开心或是不满意的事情,就很容易显露出来,甚至走向极端。所以,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紧地联系起来,狠抓心理教育。 三、就业创业指导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职校生绝大多数自信心不足,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容易自暴自弃,学习不认真。新生进校后,要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想法,对症下药。 2.培养学生扎实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当今社会,人员素质高低不一,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较强的

7、管理水平是绝对行不通的。从一些知名的企业来看,没有一家不是在管理上非常严格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要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平时应加大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让学生轮流当班干部;或鼓励他们参加校学生会等各种学生团体;或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践,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学生只有具备非常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树立起自信;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3.培养学生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要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绝不言败的毅力,敢于面对困难,在困难中求生存,在困难中求发展。教师平时要多向学生讲一些经过艰辛劳动才获得成功

8、的典型事例,要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找准失败的原因,为今后顺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胡金星.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 2王成彬.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8(03).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3梁钢.浅谈中职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有效沟通J.职业教育研究,2018(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