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迁移教学法.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340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初中数学迁移教学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刍议初中数学迁移教学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刍议初中数学迁移教学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初中数学迁移教学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初中数学迁移教学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刍议初中数学迁移教学法 引导学生迁移学习是新一轮初中课改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特别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能否通过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的、技能的迁移进行有效的学习,是衡量新课程是否真正实施的重要指标。那么,究竟什么是迁移?中学数学学习中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中学数学学习中的迁移的教育启示又是什么呢? 初中数学迁移 学习是能够迁移的,这是学习中的普遍现象。例如学好数学。有助于理化的学习,学习了方程的知识,有助于不等式的学习。有关学习迁移的认识,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回也,闻一以知十”。意思是说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达到“由

2、此及彼”。追求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是促进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迁移而教”。 一、迁移以及中学数学学习中影响迁移的因素 (一)迁移及其种类 一种学习中习得性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学习的迁移。这种作用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以下简称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方法都可产生迁移作用。根据不同的维度,对学习迁移可有不同的分类办法。如前所述数学学习迁移有正、负和顺向、逆向迁移之分。除此之外,加涅按迁移的方向将迁移分成了纵向迁移和侧向迁移,前者指低级的概念或规则向高级的概念

3、或规则的迁移,如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助于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中学数学学习中影响迁移的因素 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都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才能对新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影响数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影响着学习迁移 数学学习迁移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它必然要受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形式运算思维己占优势地位。但是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学习中存在着不同的认知水平,有可能他在代数学习上达到形式运算水平,但他在几何学习上却还处在具体运算水平,这样的现象在中学生中并不少见。由此可见,高中

4、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仍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影响着学习迁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学习A并不是直接与另一种学习B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间接地影响学习B。影响的范围也就是迁移的程度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特征。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只有一些肤浅的、不完全适当的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那么新知识就不能有效固定在认知结构中,从而引起不稳定的和含糊的意义,并导致迅速遗忘。 二、中学数学学习中迁移的教育启示 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正迁移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影响迁移的因素,但这同时也给我们的数学教育提供了诸多启

5、示。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 迁移的实质是概括。越是概括的材料,迁移范围越广。另外,迁移的过程是建立联系的过程。课题A与课题B之所以能够联系起来,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着共同的地方,如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平行线与平行四边形等。只有将这些共同之处正确地概括出来,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迁移。 (二)教给学生实现迁移的方法 基本的方法有归纳、类比、演绎等。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类比是由特殊到特殊或者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演绎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中学数学内容大多是由特殊到一般的安排顺序,演绎推理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将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完善数学认知结构。 (三)整体的

6、思想 教师要对数学有整体认识,数学教学要考虑数学的整体性。数学的分支很多,在初中数学中就涉及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这众多的分支紧密相连,组成了数学的统一整体。而许多数学思想方法蕴涵在各个分支中,如抽象概括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等。如果教师对数学没有一个整体认识,就难以真正理解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也就不能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1及时强化 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及时巩固,将新学习的思想方法与以往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不但可以使新知识纳人到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还可以对先前学习的相应内容起到促进作用,实现正迁移;另一个是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来理解和领会数学思想

7、方法,习题需要精心选择,不但要在数学领域中选择,还要在相关学科及日常生活中选择,习题数量不宜太多。 2.教师要对数学有整体认识,数学教学要考虑数学的整体性。数学的分支很多,在初中数学中就涉及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这众多的分支紧密相连,组成了数学的统一整体。而许多数学思想方法蕴涵在各个分支中,如抽象概括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等。如果教师对数学没有一个整体认识,就难以真正理解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也就不能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3及时强化 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及时巩固,将新学习的思想方法与以往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不但可以使新知识纳人到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还可以对先前学习的相应内容起到促进作用,实现正迁移;另一个是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来理解和领会数学思想方法,习题需要精心选择,不但要在数学领域中选择,还要在相关学科及日常生活中选择,习题数量不宜太多。 (四)让学生举一反三 迁移实现的途径是联想,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基础知识扎实是思维灵活的前提,是实现联想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很难由问题联想到认知结构中的相应知识,也就难以提取它们解决问题。许多中学生对这一点的认识不够,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只有基础扎实,思维才能灵活,才能实现广泛的迁移,以不变应万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