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动词串串烧”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6293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动词串串烧”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动词串串烧”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动词串串烧”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动词串串烧”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动词串串烧”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动词串串烧”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动词,体会动词的妙用。 2.能注意动词的速度、力度、温度和情感,借用和仿创学过的词句和句式,较为准确地给短文加动词、加语句。 【教学过程】 一、动词游戏 我做你猜。(可以师做动作,学生猜动词,也可以师说动词,学生做动作。) 坐 拍 趴 勾画 沉思 摇头晃脑 前俯后仰 【设计意图关注儿童,轻松开场,又开门见山,直逼动词,为后面要做的练习作铺垫。】 二、动词妙用 【课件出示他(打开)书包,(拿出)一本很搞笑的笑话书,爱惜地(翻开),如饥似渴地(翻看着)。(看到)精彩处,他(笑)得(捂)着肚子(前俯后仰),仿佛全世界的欢乐在这一刻只属于他一个人,他一边

2、(拍着)桌子,一边用手(擦去)笑出来的眼泪。】 圈出动词,加上动作表演读,体会红色动词的妙处。 师这十个动词写出了他看书时的愉悦、专注与兴奋,让我们也情不自禁感受到读书的妙趣,情不自禁乐起来。如果缺少了这些动词就无法体现这些妙处。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学会留意并观察,然后用上一个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将看到的动作分解为一系列小的动作,烤起“动词串串烧”,语句就更具体,更生动了。 【设计意图老师让学生在实践中触摸和感悟读书时“动词串串烧”的妙处和作用,有了这样的基础,后面的模仿运用才有了凭借,学生的语言才会跳跃生辉。】 三、动词运用 例句他翻开书,读了起来。 1.预设第一次提升,重在通过表演,分解动作

3、,体验并观察,表述出来。 师谁来表演一下?请大家注意观察他翻书和读书时还有哪些细小的动作。 预设他坐在椅子上,拉开书包拉链,打开书包,抽出语文书,翻开,放在桌上,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 师“坐、拉、打开、抽出、翻开、放、摇头晃脑、读”8个细小的动作烤起的“动词串串烧”写出了他翻书读书时的样子。我们就是要注意去分解,去细化,才能描述得更具体。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读书场景出发,巧妙地把前面“你做我猜”中的一些动词用了起来,也为下面的练习搭桥铺路。学生表演得兴趣盎然,看得笑声连天,读得乐乐呵呵,很有趣!】 2.预设第二次提升,重在动词的速度、力度、温度和情感。 师再仔细一点,我们看到动作是有速度、

4、力度和温度的。如怎样翻开书,怎样读起来? 生他轻轻地翻开书,津津有味快速地读了起来。 师你们注意到了动词“翻”的力度(轻轻)和动词“读”的温度(津津有味)。 师还要注意动词的速度,如快速地翻开书、慢慢地翻开书、迫不及待地翻开书 师也要注意动词的力度,如轻轻地读了起来、大声地读了起来、叽里呱啦地读了起来、机关枪似的读了起来 师关于动词“读”的力度,我们还可以用上背过的名言名句。 (课件出示“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他( )地翻开书,( )地读了起来,像( )。 生他坐在椅子上,拉开书包拉链,打开书包,抽出语文书,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翻开书,(眉飞色舞)地读了起来,

5、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3.预设第三次提升,重在动词的变化,并借用、仿创语文书和课外书中学过的语句和句式。 师动词不仅有速度、力度和温度,还应该有变化。 (课件出示我沐浴在知识的海洋,时而沉思,时而幻想。我关心童话和小说中的人物的命运,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北师大三下小小的书橱) 师“沉思、幻想”写出了“我”看书时动作的变化,“快乐、忧伤”写出了“我”看书时心情、情绪的变化。 师我们怎样把“时而时而时而”的句式模仿迁移过来呢? 【课件出示他坐在 ( ),( )地翻开( )书,( )地读起来。他时而( ),时而( ) ,时而( ),时而( ),好像( )。】 预设学生回答1他坐在(书桌前),(

6、小心翼翼)地翻开(语文)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他时而(沉思),时而(幻想) ,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好像(沐浴在知识的海洋) 。 预设学生回答2他坐在(教室里),(心急火燎)地翻开(语文)书,(摇头晃脑)地读起来。他时而(勾勾画画 ),时而(批注心得) ,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小声诵读),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 师你们真能干,不仅迁移模仿了 “时而时而时而”这个语文书上的句式,还把“沉思、幻想、快乐、忧伤、沐浴”这些词也借用了过来。我们还可以把语文书和课外书上的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移花接木借用过来。 【课件出示 (1)三年级语文书上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北师大版三下“语文天地” (2)三年级课外书日有所诵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笔扫龙蛇字,胸藏锦绣词。】 他坐在( ),( )地翻开( )书,( )地读起来。他时而( ),时而( ) ,时而( ),时而( ),好像( ) 。因为他知道( )。 预设学生回答他坐在(书桌前),(迫不及待)地翻开(语文)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他时而(勾勾画画),时而(批注心得),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小声诵读),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因为他知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