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德育的影响与方法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6701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德育的影响与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德育的影响与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德育的影响与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德育的影响与方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德育的影响与方法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德育的影响与方法研究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这些传统文化中不乏丰富的管理育人思想,对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者的管理思维具有深远的影响,与现代高校学生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高校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高校学生的道德建设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民族未来。社会之稳定、民族志复兴,其重要保障取决于培养具有是非分明、正确荣辱观的合格公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现代高校学生的引导与管理工作虽然举步维艰,但是我们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和谐健康人生、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

2、谐师生关系、和谐社会具有当代指导意义。 传承传统美德与培养优秀学生最直接的好办法就是借鉴前辈的经验,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 一、现代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用传统文化来解决 长期以来,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但收到的效果却很差。究其原因,人的成长,主要决定于他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我们把家庭教育称之为扎根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正是因为它对人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直接决定孩子基本道德品质形成,价值观的取向方向。 中国传统教育把家庭教育看成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开始,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这一传统为孔孟承传下来,成为

3、维系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教育正是“校正教育”,去校正他们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形成的不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大面积缺失和错位,基本行为准则教育的错误,给我们校正教育提出巨大的挑战。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主要原因是社会全体公民存在的价值迷途、文化断层、道德失范和传统断裂,在如此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以时代精神、以未来社会的人才需要为基点来实施日常生活道德教育,没有着力点,没有抓手。 二、现代高校运用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的要求和方法 1、对教育者的要求 教育者的观念要改变。 细读论语,我们就不难发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均可从中找到(如自主学习,平等对话,注重个性发展,重

4、视人格塑造,建构、生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参与和引领,师生相互促进等等)。其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实在是一座富有的金矿,只是我们没有充分开采和有效利用罢了。身为教育工作者当然不应该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但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无疑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只有“家庭?D?D学校?D?D社会”三位一体,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教育者可以从两方面来不断提升自己提高核心素养(德和能)与见贤思齐、品正为范。 论语.述而上有一句话直到今天仍是对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养的最全面、最精炼的概括。“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用现在的话简单的一点说就是作人、做学问要目标高远,

5、一步步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谦虚好学,精准掌握事物规律,处理好无伦关系,做一个行为合乎规律的有道德之人,注重内心修养,调理好性命之学、心性之学,充满爱心。表现于外则是爱人、爱物,爱学生、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是仁的发挥。 “游于艺”,艺就是大家熟知的六艺,简单的说就是兴趣广泛、知识广博,技能全面。人生对于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修养的要点都要懂。 2、内容的选择 传统典籍中的千古美文和警句范文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无法让学生广泛涉猎,而应根据教育目标的指向性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精选内容。要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应选择具有实用的立身处世的道理、伦理道德的教化、人格培养的要

6、求的经典,如选择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启蒙性读物进行道德品质培养的经典,进行修身教育,也可以提高一步选择朱子家训论语、菜根潭学记告子等进行道德培养,还可以从较高层面的孟子道德经、大学、中庸等进行治世之学问的探讨。 3、要根据实际采取多元化实施形式与方法 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对高校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发挥国学在日常生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必须以以目标的指向性精选典籍内容,以途径的多元化营造教育氛围,以践行的主体化构建内化平台,并注意把握传承文化与学习典籍、目标与切入点的统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整合。 (1)、做好多元化营造教育氛围是关键 构建文化育人的校园生活,使学生耳濡目染中华民族的

7、传统文化,接受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是实效统传统教育的关键,“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浓烈的氛围中,才能将圣贤的教诲融入自己性命的成长历程。因此,必须以多元化的途径精心营造教育氛围以优秀传统文化环境陶冶情操。 一般可以从感恩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并学会感恩。例如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带领全体师生齐诵感恩词。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可以拨动心弦,荡涤心扉,触及灵魂,陶冶心智。利用音乐这一特性,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把跪羊图生命之河弟子规之歌等优秀曲目穿插渗透在学生课余之中,让学生在喜闻

8、乐见的表现形式中,潜移默化,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还可以定期讲座,长期熏修。 如专题的讲座例举 第一讲百善孝为先 第二讲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第三讲良好的行为习惯幸福人生基石 第四讲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第五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幸福人生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要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校园环境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信息源。因此,要以国学为载体进行教育,在环境创设上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和谐儒雅的特点。比如提出“让文化在校园飘香”的口号并以此为目标创设教育环境,在学习区开辟“中华诗词每周一帖”专栏,每周展示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各班开辟励志劝学修身正行的“道德古训专栏”,每周更

9、新内容;设立中国文化遗产、中华传统节日、华夏民族风情等固定宣传栏。 (2)、 以丰富的活动内容激发道德情感 “形式多样”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由于学生的的个体差异,只有活动的形式、层次、规模的多样化,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精神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必须努力挖掘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以确立团队的状态目标为导向锻铸团队精神,各团队以儒学警句格言为蓝本结合实际提出目标进行激励,如“持志养气,博学明理”、“立德明礼,学成行至”、“探物悟理,修业养德”等,创设亲善的班级人文环境。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传承民族文化、提高道德

10、素养的自觉性。 教育途径的多元化赋予国学的时代精神和活力,使文化教育形象化,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是营造浓烈教育氛围,提高教育实效的关键。 3、以践行的主体化构建内化平台 当经典文化中的道德养分在学生的意志、情感等方面产生了影响时,要深入持久地发挥其影响,必须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求。唯有内化才能使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实现日常生活道德的自主发展,促使自我独立而稳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要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必须以主体化的道德践行来构筑平台,如组织学生开展“中华民俗”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分析进行文化溯源等。主体化的的道德践行引领学生在实践中认同、接受传统美德,提高了道德修养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成为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重要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利用它在道德教化中的重要意义,以国学为载体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在播下道德种子的同时改良道德土壤,培植出具有民族精神的道德之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