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715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摘要】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去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巧妙地把一些课本知识同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其实我们身边的好多事情都是和数学在打交道,让他们慢慢地去接受抽象的数学知识,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实践也表明:学习兴趣是支持和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要使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就必须让每一名学生都积

2、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根据初中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和情感因素,将课上得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一、营造氛围,积极参与初中生年龄小主动意识差,通过营造愉快、宽松、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在教学中,经常开展游戏,如讲数学故事、找朋友等与数学有关的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说话、动手等能力的培养.二、精心设疑,主动参与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深入探究知识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才能有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通过设计典

3、型性问题,巧设一系列疑问,可以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为新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疑问、好奇心让学生在新课伊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下面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三、动手操作,直接参与感性认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抽象思维的基础,动手操作可增强学习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各种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变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直观明了的学习过程,从而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愉悦,提高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四、联系生活,引导参与数学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数学与实践相结合.

4、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数学产生亲切感.1.让数学知识从生活实践中来如果所学的新知识可以从生活或生产中找到原型,那么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掌握知识就显得自然轻松,不仅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学习的目的性也更加明确.2.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现成的知识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数学自觉地、有意识地去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处理有关问题,使所学知识成为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内容.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亲自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学习

5、数学知识的意识和决心,产生会用数学的成功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五、反馈矫正,增强参与在学生获取知识后,及时进行反馈与矫正,通过调控,肯定正确,纠正错误,避免误差的积累,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全面、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力度.六、注重参与深度与广度,提高参与质量所谓参与的深度是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与积极思维的程度.参与的广度是指参与学生所占的比例.注重参与广度和深度是提高参与质量的保证.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参与机会外,笔者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每一名学生,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同

6、情和爱护,当学生的某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转化为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不会因为感到学习是负担而引起额外的内心冲突,相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也证明,大多数学生往往喜欢那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那一门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为老师要加大感情投入,热爱每一名学生,尤其是“落后生”更应给予鼓励,关心同情他们.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一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氛围.2.正确对待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作

7、为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使每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从而真正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表述、操作、板演等,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应允许学生出错.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人而异地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力求使全体学生的学习都获得成功,尤其是对“落后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怎样改正,对他们改正以后的成功,应同样给予表扬鼓励,以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总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兴趣与能力,真正体现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