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生物分离工程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731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生物分离工程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生物分离工程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生物分离工程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生物分离工程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生物分离工程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生物分离工程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 摘 要 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各种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将职业指导工作渗透到教学中,是高校教学改革重要部分。提出在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分离工程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精心安排,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职业技能,向学生渗透职业素质教育。 Penetration Education of Career Qualities in Major Courses Teaching of 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LI Na Abstract Teachers are expected to play their

2、 roles in teaching as many as possible by systematically integrating the works regarding career guidance and various teaching activities. Penetrating career guidance into the teaching is regarded as a main part in innovations of college teaching. To have students grasping the essential career skills

3、, this research well arranged the course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for penetrating the career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the major courses teaching of 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 bioengineering; major course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1 引言 职业素质是指人们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个体能力,它由知识、技能、心理、道德等诸多要

4、素所组成。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1。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情况下,构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有效机制是高校教育必须直面的新课题。高校充分认识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高校教育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市场需求;有助于降低人才培养周期、人才培养成本,提高人才培养效益;有助于为大学生成为“社会准职业人”做好准备2。 职业素质首先是教育的结果,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环境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职业素质是自身努力的结果,提高职业素质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实践,获得一定知识并把它变成自觉行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

5、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职业素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这种品质一旦形成,就相对比较稳定。3 2 生物工程专业职业素质要求 生物工程专业应该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因此,怎样才能顺应社会和产业的要求,突出生物工程特色,向社会输送真正具有科学研究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一直是各高校进行教学讨论的热点问题4。 台州学院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以及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设计和工艺过程等理论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生物技术和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

6、型人才。业务素质要求:掌握生物工程专业较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3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定位 台州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在第四学期开设生物分离工程课程,包括理论课42学时,实验课程42学时。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生物分离即是从发酵液、反应液或培养液中分离、精制(纯化)有关产品的过程。生化产品的生产中,分离和精制过程所需用的成本费用占很大部分,因此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生物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所涉及的一些基础理论,掌握下游技术的一般过程,主要介绍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方法、过程原理及应用,重点阐述近年来生物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类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

7、术的重要发展。 教学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为宗旨,强调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科研与教学结合,让学生在知识探究中产生自己的思想、体验和理解,发展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造个性,强化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 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以就业为目的的生物分离工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 本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同步进行。如理论课“萃取技术”一章教学完毕,开展双水相法分离蛋白实验,要求利用理论课所学的公式和参数解释实验现象,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公式中每个参数的意义,参数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课程内容选取方面,依据教学

8、内容服务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根据课程建设总体方案,分析本专业学生就业所需的业务技能和职业能力,课程内容围绕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整合,设置侧重点。教学内容上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两大模块。理论知识分为理论、模型推导、应用、技术分析四个层次,重点突出应用和技术分析两个部分。实验内容则主要根据行业需要人才实践能力要求设置,内容包括萃取、膜分离、层析、结晶、干燥等技术的操作训练,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形成配套与衔接,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和验证。 以提高学生研究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组织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上,仍然由教师设计实验内容,但每组学生的实验参数不同。因此,每组学生实验成功概率不同,也避免了不同组学生之间互相抄袭

9、数据。组间进行数据比较、分析总结,之后得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允许实验失败,使学生总结失败原因,分析实验方法、设计、分工合作对结果的影响,学生从被动地按教师指令行动到主动思考、总结、解决问题,真正变为教育的主体。教师要花更多心思在教学设计上,既要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又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考虑学生特点确定难易程度。实验课根据教学条件细化分组,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形式从单一课堂教学扩展到网络互动,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但及时解惑,更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以培养学生责任感为目标的教学评价方法设计 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要求上越来越重视职业责任感,要求求职者有责任感,爱

10、岗敬业,乐于奉献,与单位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职业责任感主要表现在:首先,坚守使命,时刻牢记责任,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应当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其次,善待工作,珍惜守护责任;再次,主动担当责任,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最后,勤奋实干,用心落实责任,积极地去面对困难。因此,传统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以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标准,难以让学生有其他职业素质的提升。本课程的实验环节尝试新的教学评价方法,侧重过程评价;实行分组实验,组长负责组内分工和数据整理;组长采取轮换制,每个学生需明确个人责任,又要相互合作;评价由学生组内评分和教师评分两部分构成。 以渗透爱岗敬业精神为目的的教学

11、元素提炼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结合课程内容举例技术革新对产业的巨大影响;举例改进生产工艺对增加企业效益的意义;举例成功校友事迹,说明爱岗敬业是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起表率作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加强道德修养。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热情关怀、无微不至,对待科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就是对爱岗敬业精神最好的诠释和践行,是最容易让学生感知和认同的教育方式。 5 结束语 生物工程专业应该紧跟社会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脚步,培养出的学生不但要具有科学研究基本技能,更要有创新能力、合作意识、敬业精神。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传授仍然是最重要的,在专业课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不断将研究前沿与产业动态知识融入教学中,这是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基础。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的培养,这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