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路径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852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路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路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路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路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路径探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路径探讨 摘 要 文章以汽车类高职生专业认同度为主题,分析了汽车类高职生入学初期的专业认知以及对其产生的心理、环境、学习等方面的影响,探究了明确学业目标、正确分析自我、参加学业训练等专业认同的培养方式,并通过实际案例说明情况。 1 认同及专业认同的基本概念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1856-1939)Freud,Sigmund在1933年的精神分析引论新讲中提到:(1)认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和父母的关系被转移入个体的超我中,认同是把一个自我同化为另外一个自我,其结果是第一个自我变得像第二个自我。Hendrick提出,认同是一个持续改变的过程,超我认同是在俄狄

2、浦斯期形成的,而自我认同则要早得多。 我国心理学界对认同也有多种解释: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认同是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整个人格发生全面性、持久性的模仿学习;认同是一种防御性机制,指由于某种动机而有选择地模仿别人某些特质的行为;认同即自居作用,把自己亲近的人或尊重的人作为行为榜样进行模仿或内投自身的过程;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结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的统一和一贯性等。 专业认同是高职生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变的必要条件,对高职生快速适应未来职业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现代职业不仅要求高职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强调高职生要具

3、有较高的职业认同,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具备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 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后必须对高职生进行专业认同的培养。让高职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反思职业,形成职业态度、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养成职业认同,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以更优异的状态投入工作。 2 高职生专业认同度所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校进入国家骨干院校行列,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尤其是我汽车技术学院,省外生源几年来倍增。外省学生背井离乡外出求学的不适应性而造成的情绪,以及对专业的第一认同度偏低,造成了自身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大致会形成几方面的不适应性: (1)心理不适应性:具体表现在上课提不起精神,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即使心有余却

4、力不足,无法突破心理障碍。 (2)环境不适应性:外地学生由于自小生活环境的影响,无法适应杭州的饮食习惯、温度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此情况尤为突出。另外,在家独居到现在多人同寝,相互间生活方式上、作息时间上的不统一,无法保证休息质量。 (3)学习不适应性:高中点蜡烛式的教学模式与高校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外省学生又远离父母、亲戚,无人监管,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无法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此后部分同学挂科情况屡有发生,导致了学习积极性的丧失,久而久之,休学、退学的状况屡有发生。 (4)人际关系不适应性:90后学生在家一人独大的普遍状况,决定了他必须在环境中被重视。学校是个大群体、大

5、社会,自然与之矛盾,从而造成了了寝室内、班级内同学的矛盾必然性。 3 国外研究机构对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 早在30多年前,美国哈佛大学就开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方案的研究,日本、英国等国家也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学业规划进行指导。研究表明,在学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人的可塑性强,学业转换成本低。对于外省在校高职生来说,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业规划设计、管理与控制,陪他们度过难关,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30年前对当时在校学生做过的一份调查显示,30年后,没有做过学业规划的学生比例占27%,30年后属于社会底层;学业规划模糊的占60%,30年后属于社会中下层;

6、有短期学业规划的占10%,30年后属于白领阶层;有长期学业规划清晰的占3%,30年后属于精英阶层。 4 高职生专业认同的培养方法 4.1 明确学业目标 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核心是目标的制定,确定有效的目标对于充分调动大学生相应的性格特征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通过主题班会,我让他们设计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大一年级为试探期,主要任务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弄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大二年级会定向期,开始考虑未来是深造还是就业,要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开始尝试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课程综合实践去4S调研专业岗位,观察自己适合怎么样的岗位,暑期进行与本专业有关的兼职、实习工作,同时,要通过英

7、语、计算机及营销师等专业技能证书,学有余力的还可以尝试汽车维修工的考试;三年级为分化期,面对社会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要求学业规划的设计有弹性,便于及时反思和修正学业目标,变更实施措施与计划。 4.2 正确分析自我 哲学家苏格拉底留在古希腊特尔斐神庙的名句“认识你自己”,作为一生虚怀若谷认识自我的不懈追求,向世人昭示人对自我的认识的重要性。学业规划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目标和方向,是职业生涯的前奏,此时,能客观的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尤为重要。设计时,要求同学们对汽车行业现状、发展前景及不同岗位人才需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针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认识自身的长短处后,评

8、判自身适合的岗位及该岗位需要的特殊职业能力。 4.3 合理知识结构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综合性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技能适应社会需求,又能充分体现个人特色;既能体现群体合力,又能展示个人特长;既能满足专业要求,又要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因此,要求他们的设计朝着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融会贯通的基础知识体系,学有所长的专业知识体系,得心应手的工具知识体系,高效学习的方法知识体系,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好的文化素养等。 4.4 职业实践能力 大学生不但应当具备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还应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大学三年里,重点培养他们满足社会需求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

9、、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里适应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4.5 参加学业训练 社会调研、社区服务、岗位实习等是比课堂实践更重要的实践环节,故为此设计的课程综合实践项目:汽车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能力调研(第一学期),汽车售后流程跟踪优化设计(第二学期)汽车保险与理赔流程优化(第三学期),汽车销售流程研究与实施(第四学期),汽车商务综合实训(第五学期),以及其他青年志愿者活动、暑期四千工程社会实践活动、校园创业竞赛等,是实现学业目标生动而必要的途径。 5 专业认同培养成果案例 汽车技术学院P730109汽营班,入校前家长及学生对该专业的不了解,故报考时第一志

10、愿率只有25%,入学调研中,专业认同率仅为21%,且经过第一学期末的考试,该班56名同学中,9名同学计算机考试不及格,5名同学英语考试不及格,6名同学汽车新技术考试不及格。 通过对班级同学的学业规划辅导,明确其自身的定位,三年来,颇有成效。据对班级任课老师的调查统计,90%以上的老师认为该班学风明显改善,上课积极性高,学生学习能力强,专业认可率高。三年期间,班级获得的团体个人主要奖项大致罗列如下:2011年3月获得学校“五四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2011年5月获得浙经院精神文明班级荣誉称号。全班54人中,在学校、分院及社团担任主要负责人7人,副部级以上29人。学生党员3名,预备党员8名,入党积

11、极分子9人。物产示范生4人。35名同学英语A级,40名同学通过计算机一级,7名同学通过英语四级,其中,汪华丽同学获得浙江省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团体第二名,金迪美获得浙江省大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第二名,章程获得第七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功夫扇第一名。 最重要的是,该班目前已经毕业,根据麦克思(MyCOS)数据有限公司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的研究报告,该班就业竞争指数为95.8%,位居本校所有专业第一。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为68%,高于本校均值88%,就业现状满意度为87%,远高于本校均值56%。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为100%,远高于2010、2011届同专业的56%、64%,半年内的离职率21%。远低于2010、2011届营销相关专业的平均值54%、51%。100%的同学从事了汽车后服务市场的相关岗位工作,专业就业对口率达到了100%。人平均月薪达到了5761元,远高于本校月平均收入2871元,较之同层次其他专业毕业生高出一倍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