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变式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873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题变式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习题变式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习题变式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习题变式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变式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习题变式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方式也越发的多样化,而几何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在以往教师对于几何习题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做题技巧。本文围绕几何教学开展探讨,分析习题变式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习题变式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举一反三”,教师往往提出两个典型的几何题目,然后围绕此题进行提问,问题的难度越来越高,并且注重讲述的层次性和系统性,逐渐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懂得活学活用,掌握一道题便基本了解了相关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从以往学生处于被动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当中。 一、习题变式教

2、学的基本原则 (1)习题变式与习题课堂存在一定差异,习题变式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的应用也不尽相同,其与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相互结合,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种课堂形式,而习题变式方式的选择也应该根据不同授课类型来具体分析。 (2)习题变式本身往往是对课本习题的升级和拓展,但是这个升级和拓展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变式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度,在学生能力的可接受范围内开展教学。 (3)习题变式课堂的组织者是教师,但其是面向学生的,因此必须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变式教学中,打破学生的思维形式,将其引向主动的、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模式中,从而提高教学价值。 二、习题变式教学的具体内容 (1)题型的变式。根据题

3、型数学主要种类是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三种形式,同时这几种不同种类的题型相互间是可以转化的,即变题型的习题变式。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给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不同长度的边长后,让学生计算出此三角形的周长,给出四个选项供给学生选择即为选择题,但同时也可以转化为已知两边的长度分别为A、B,那么其周长是?就将选择题转为了填空题,同时也可以变为“求它的周长”,即解答题。之所以要转化题型,主要是因为不同题型之间的解题方式也不尽相同。 (2)条件的变式。对于题目中已经提供的解题线索进行适当的增加和删减就是对条件的变式。增加条件能够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串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而减少条件则

4、是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任何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越少,那么题目的难度就越大。与增加条件相反,减少条件是将特殊的问题转化为一般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结论的变式。结论的变式是指进一步深入地挖掘问题,即原题的答案与原题的已知条件相结合能够得出一个新的结论,在不改变条件的情况下让能力薄弱和能力强的学生都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得出答案。 (4)图形的变式。图形的变化主要是指将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等之间的相互转化,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发现某一图形解题中的规律,从而由单个题的解答上升到对此类所有题目的掌握。 (5)解法的变式。解法是学生解答题目的具体思路和解题方

5、式,而这个解题思路不见得只有一个,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对解题方法进行设置,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题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初中几何教学应用习题变式的注意要素 一方面,变式题目的基础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同时不能够偏离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课堂当中对于知识的实际接受能力,控制好度,避免学生一时难以消化变式题目的内容,导致思维混乱;另一方面,习题变式应保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组织、引导的作用。教师应与学生密切配合,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同时,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取一定的成就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使学生对未来的几何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综上所述,习题变式能够显著提高初中几何教学的有效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未来初中几何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习题变式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几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