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团队建设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9479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团队建设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团队建设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团队建设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团队建设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团队建设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团队建设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教育界对英语教学的重视,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也渐渐成为焦点。本文试图提出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英语教学团队,通过建立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推动大学英语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既要营造积极的团队人文氛围,又要创建有效的团队外部制度保障,为教师团队提供专业支持。G635.1 A1002-2139(2018)-23-0-01一、团队概念的缘起团队合作是二十世纪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结合产生的宝贵财富,对“团队”的界定人们至今莫衷一是,德鲁克、斯蒂芬罗宾斯以及乔恩R卡曾巴赫均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但他们都认同以下几点一是团队成员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互补性;二是团队有共同的

2、目标;三是团队成员之间是协同合作;四是团队成员心理上的认知。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团队理论才开始应用到教育领域。而英语教学团队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组织的一种形式,笔者结合团队的概念认为,它以大学英语教师自愿为基础,以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为共同愿景,以彼此交流、分享资源、经验为手段,以实现知识的传递、创新为目的的互相学习的学习型组织。二、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英语教师发展是一个语言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对于外语教师发展内容这一基本问题,学术界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束定芳将外语教师的标准概括为扎实的外语基本功;良好的研究能力;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吴一安提出外语教

3、师素质包括了四个维度教学能力、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观和教师学习发展观。应用语言学家理查兹在其著作超越专业技术训练提出外语教师应掌握六方面内容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应变决策、情境知识。在本文笔者结合外语教师研究领域的多学科特征,将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分为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情境知识。2.1 学科专业知识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是大学英语教师所特有的知识,不仅指英语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还应包括英语语言学习理论知识、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知识、以及跨文化知识、跨学科知识。2.2 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指教师对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而成的,它是教师在面对

4、特定的学科时,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组织、调整和呈现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2.3 教学情境知识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是基于教师对具体教学情境知识的丰富程度,是教师对情境的洞察,并根据情境的细微差异调节自己的实践。教师的教学活动变化不拘的,是教师灵感和想象力的即兴发挥。三、通过团队建设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3.1建设教师团队,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传统教师培养观重视外部培训对教师发展的作用,忽视教师主体意识和内在需求。而教师专业发展本质上是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主动的建构过程,是赋予教师自主权力的过程。在这期间,教师发展需要同他人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获取在教学领域前沿的学术动态和信息资源,从

5、而更新教学理念,实现发展与创新。可见团队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载体,以团队为单位可以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加速教师专业成长。只有这种团队合作的关系及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支持环境的构建,才能保证教师真正实现自我发展。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

6、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在教师团队中,一方面,团队成员通过彼此交流教学理念,从多个视角探讨教学问题,不仅可以使教师将别人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借助集体的智慧丰富个体的学术体验,而且使知识在量和质方面获得提高,实现教师的充分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团队成员有彼此认同的价值观,有相互监督、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动机制,激发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每位教师找到一个理性归属,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3.2营造和谐的团队合作文化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

7、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通过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观的根本主张。生态取向代表人物哈格里夫斯将教师文化分为四种类型个人文化、派别文化、人为合作文化、自然合作文化。其中,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最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但是自然合作文化的形成并非自然而然产生的,它是各项措施保证下的人为合作的实现,逐渐内化形成的合作文化。一般而言宽松、合作、民主的氛围才能建设健康的教师合作文化。

8、因此,教师文化会对教师团队合作的效果产生影响,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在和谐的学校环境中才能构建教师自然合作文化。学校应重视教师合作文化建设,整合各种力量,协调教师间利益与责任的分配,运用创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思想,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教师们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不断发展,促使教师由个人主义向自然合作发展。在管理上要积极创设条件,在校内全方位地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鼓励教师之间进行自然协作,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和谐人际氛围,使教师充分发挥其潜能。3.3完善团队建设保障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团队需要相关保障机制来规范教师合作行为,通过外部制度的建设,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反之,即使教师具有合作

9、意识,如果得不到外部条件的保障,教师合作亦无从谈起。这里所说的外部保障主要指的是公平的评价机制和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公平的评价体系是调动团队积极性有效途径,是团队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要创新教师评价制度,在评价方法上,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通过访谈、课堂观察等针对教师工作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在评价内容上,将合作意识与能力纳入对教师考评,建立团队内部评价制度。此外,教师团队的建设还需要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保证。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实现教师个人价值和团队价值;而约束机制能杜绝团队中的摩擦和冲突。激励与约束两者缺一不可,激励以教师发展需求为主。在激励方式上,要强调个人激励、团队激励有机结合,内

10、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结合;在约束方式上,要强调自我约束与外在约束结合,制度约束与道德约束结合。1、 戴炜栋.外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20182、 王洪渊.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8(07)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 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8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