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258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研究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引领着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趋势,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稳定。但由于大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多元文化和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引导大学生科学把握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价值导向和政治引领的功能,影响着大学生成才的每一重要环节。 一、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因素 (一)国内外

2、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 现在的大学生早已经脱离了昔日的象牙塔,但是不论是人生经验还是人生阅历,都需要他们滴水穿石的积累,可是由于价值评价标准的复杂化、多样化甚至是矛盾化,特别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舆论在当今社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不乏有腐败贪污、奢靡之风和拜金主义等的不良思想的侵蚀,一些舆论为了获取收视率,故意夸大实际生活中的现实与黑暗的部分,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方面,对道德、美德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宣扬则明显不足,这些进一步导致大学生陷入了迷茫的状态之中。 (二)校园文化氛围的弱化 我们不能否认每一所高校都应具备其特有的校园文化,是历代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感悟,而在现实中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

3、是缺乏个性、千篇一律的。此外,我们现在一谈起校园文化以及要如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之时,很多人能忆起的是一些非常规范化的实践项目,如晚会、演讲会以及各式的竞赛。却很少有人考虑将校园文化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来传承,也忽视了人这个校园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当校园文化以这样的方式宣扬着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时,许多大学生把它也简单的理解为宣扬政治的传声筒,甚至对这样的教育产生排斥的心理,认为这是形而上学与不切实际的,它弱化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的成才。 三、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有效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想要真正被大学生接受与认可,引领大学生走向成功的未来,关键就

4、在于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以下是增强其自身感召力和说服力的有效途径 第一,坚持完善和创新理论体系。随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和中国化的进程,中国也找到了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形成了其特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我们也要明确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如果理论体系无法成为大学生剖析现实生活中新思想、新形势及新问题的依据,那么就更不可能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为大学生的信仰危机消解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法。因此,坚持完善和创新理论体系是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否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也是整个理论是否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重要依据。 第二,宣传主流价值观念一定要避免搞形式主义,忽视

5、大学生的主体性,把理论观念以生涩僵硬的方式灌输给大学生。我们可以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符合其思想规律的发展要求,促使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要认知、了解、相信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在根源上避免西方思潮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化解大学生所出现的信仰危机等问题。而主流价值观念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也可以发挥其真正效能,成为凝结大学生进取、奋发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产生稳定的价值认同的同时,亦会进一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凝聚力和共同信念。 第三,发挥典型示范教育的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成员的共同信念,不可以脱离大众这一群体,是必须根植于现实的生活之中。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较低,易受到不良思潮的蛊惑,其行为也必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典型示范教育正是以模范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这会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明确核心价值价值观教育就在身边,不会产生任何的距离和生疏感,这自然而然会增加理论体系对大学生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