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改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3922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课改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课改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课改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课改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课改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索.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课改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索 卢建飞,男,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硕士。 吴自林,男,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硕士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南昌330029) G631A1006-026X(2018)04-0000-01 随着新课改推行,学生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工作思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已现雏形,德育工作开展对于小学生发展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在新课改指导下,转变工作思路尤为重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未来人的发展,将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人”德育工作区别于传统

2、文化课程,同时归结为文化传授。按照马斯洛的人体需求层次理论,世人历经“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获得全面发展。新课改要求塑造自由、平等的人文教学氛围,与马斯洛的人体需求层次理论相契合。当今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寻求新的工作思路势在必行。 一、新课改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从教育观念、教学态度、教师素质三个方面予以转变,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新课改理论核心是以人为本,力求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差异化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教学实践中,把文化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忽视了文化成绩偏下学生的发展状况。学生素质体现在诸多方面,文

3、化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并不能代表学生整体素质高低。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学生自由差异发展。 (二)端正教学态度,平等师生关系 教师一直被赋予神圣化色彩,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新课改理论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既师亦友,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为全面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三)提高教师素质,拓宽工作思路 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相辅相成,教师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理论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为全面开展德育工作做好准备。教师素质集中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掌握。教师德育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们思想道德水平,甚至对

4、学生价值观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当今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刀切的工作思路不适用于德育工作 德育层次模糊性要求德育工作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现实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忽视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层次性和阶梯性,一刀切的德育工作难以让学生获得实质上的发展。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懒人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新课改要求不相符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行为,不少教师参照先前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敢越雷池一步,忽略传统德育教育方式的弊端,使得学生难以获得对应的发展方式。 (二)德育工作与实践相脱节 德育工作来源于生活,归结于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将德育工作归结为思想品德课

5、程的讲解。德育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脱离实践的德育工作,使学生的德育理念难以形成。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难以形成感性的道德观念。停留在书本知识和课堂知识上,使学生的德育理念只停留在形式上,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新课改下德育工作开展思路 (一)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师生平等 由于每个人家庭环境、个人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德育理念上呈现层次感。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个别学生要因势利导,倾听学生的心声,促进学生德育、智育均衡发展。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是倡导主流价值观念,倡导尊老爱幼的传统道德规范,使之从小辨明是非善恶。 (二)把实践引入课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德

6、育工作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实践与德育工作息息相关。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把实践引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运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用语,让学生辨明是非对错。对于学生主观判断,切不可过早下结论,使之形成讨论氛围,增加学生课堂印象。德育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堂上,任何学科都可以与德育工作相融合。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德育教学课堂延伸至现实生活中,以现实场所为教学课堂。没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自己辨别是非善恶,从而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比如说在教学过程中,播放拾金不昧的行为,使学生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在教师可以将品德教育与课外活动融为一体,利用一些符合小学生心理特

7、点的活动,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中来。 (三)教师模范作用 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教师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模仿能力较强,辨别是非能力不足,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行为举止。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学生心中的道德榜样。 四、个人创新型经验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方法,供所有任职于小学教育的老师们参考。 (一)课堂教育之点滴德育 现在孩子们的思想状态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去教育孩子,显然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在实践工作中,我把课堂教育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无时无刻不向学生灌输传统

8、教育观念。针对现在孩子浪费粮食的问题,我没有采用传统班会的形式,而是在讲解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时候,向孩子们重点讲解了人们耕作不易,通过引发孩子们对耕作的讨论,使其对劳动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由此通过此种由点带面的方式,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入获得了德育理念。 (二)教师日记之点滴德育 对于班主任来说,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了解和照顾每一个孩子,及时掌握孩子们的思想动态极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通过记录教师日记的方式来观察班里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比如说班上某一个同学连续多天情绪低落,我会及时通过开导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内心的思想动态,由此来获得学生们的信赖,使学生们愿意与我交朋友,愿意与我敞开心扉,

9、如此一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效率就大大提升了。 (三)师生沟通之德育教育 师生之间沟通效果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引导者,避免成为学生单一的说教者。如果单纯从说教的角度出发,那么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开展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其一,利用多种社交手段,相比较于家访的方式来说,如今社交手段越来越多,聊天工具、社交网站等等平台,已经充分发挥出沟通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当代教师要学会利用多种社交工具,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其二,要注意采用多种沟通技巧。在实践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其行为观点对整体学生产

10、生引导,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的沟通问题。从总体原则上来说,可以采用总体平衡和个别把控的双重原则,使学生心中的“榜样”成为积极向上的学习对象。其三,要准确定位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于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存在自身独特的个性和思考模式,因此要从心理和生理双重角度来考虑学生的德育问题,从而能够把握住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德育工作获得突飞猛进的进展。 新课改追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旨在实现学生均衡发展。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工作必须转变工作思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开展。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德育高低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利用一切教学手段、采用一切教学方式,

11、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是最恰当的方式。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着,人民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

12、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2教育学原理成有信,河南教育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3德育原理易连云,武汉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