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审视与对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4118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审视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审视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审视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审视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审视与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审视与对策 一、从认读角度看,学生对文字符号的视觉感知和获取文章浅层意义能力较差学生对文字符号的视觉感知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读错字音,二是写错字形。读错多音字字音,错误占37%。如“冲(chng)着我大声嚷”读成“冲(chng)着我大声嚷”,“我又落(l)下一大段”读成“我又落(lu)下一大段”,与普通话不符的方言错误占26%。如“有名的金寨(zhi)大暴动”,读成“有名的金寨(zi)大暴动”。写错字形有两种一种是错字,第一类是增添个别笔画,如吃字多一横,真字少一横,第二类是音形相近而字义不同的别字,如,把“斑竹园”写成“班竹园”。 二、从理解角度看学生对文章的

2、谴词造句、布局谋篇、思想内容、写作特点领会能力较差理解能力是一种由智力、知识、经验等多种因素交织的思维能力,它是阅读能力的核心。从总体上说,农村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善于理解句子中的内含的意义 。如草地夜行最后一段“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这句话有双重意义。“无边的风雨”、“无边的黑暗”,既说明当时革命处于困难时期,只有冲破黑暗、克服困难,革命才会走向光明。小战士牢记老战士牺牲前的教导“要记住革命。”所以他透过无边的风雨与无边的黑暗,在困难中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向光明之路,终于跟上了革命的

3、队伍。多数学生只能理解这名话原表层意思。二是学生概括能力偏低。例如草地夜行一课第二自然段“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要求学生把这段具体的话用一个成语概括,如“筋疲力尽”、“疲惫交加”,绝大多数学生概括不准。三是理解文章思路、分段分层的准确性差。 三、从评价角度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思想感情评判、鉴赏能力较差对学生的评价能力的考查,我们只是从体会情感、欣赏语言、提出问题三个方面提出要求。调查中发现学生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感,但深度不够;能辨别出好词好句,但讲不出道理;能积极思维,提出

4、问题,但人数不多。拿品评语言来说,草地夜行有这样一句话”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一顶”、“一甩”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我们问“如果把这两个词语改成“一举”或者“一推”行吗?”绝大多数学生说不出理由。只有一个学生说出这样的根据“顶”字表达了老红军已无力去举,是用尽全身力气;把小战士甩在一边,表达了老红军全力以赴、舍己救人的高尚精神。 四、从诵读角度看,学生未能形成熟练技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较差(1)朗读中不注意停顿、速度过快。大部分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管逗号、句号,还是段与段的转换,一概分辨不出在停顿上有什么不同,读起来是“一气呵成”,平均朗读速度为200

5、字/分钟左右。 (2)语调平淡、缺乏感情。我们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草地夜行,但从测查的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很多学生未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和感情。学生也是生硬的模仿。他们知道读不同人物的话应该有不同的声调,可不知道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人们说话的表情、语调是不同的,所以读起来总是千人一腔,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四个“较差”,说明我国当前小学阅读教学现状还是不够理想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脚踏实地、锐意改革、切切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它是借助阅读材料中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通过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从而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活动过程。阅读能力,就是指运用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阅读活动的本领。一般地讲,知识、技能、心理和思想是构成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有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