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评价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578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维度评价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维度评价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维度评价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维度评价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维度评价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多维度评价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教育教学评价更多呈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也就是基本上主体是老师,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灌输。这种评价方式老师占据了绝对的地位,学生的积极性根本得不到调动,同时学生的自信心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多维度评价改变了传统中过分注重选拔的弊端,发挥出了更为切实学生自身的作用。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实现了对学生动态化、过程化的学习评价。 多维度 日语 教学应用 一、多维度评价含义 多维度评价本身是一个组合名词,它是由多维度和评价两个词组成,多维度的意思就是从更多的方面和层次。所以多维度评价简而言之就是不仅仅像传统评价一样,只通过几次测试又或者一些简单的测评手段来判断

2、一个学生的优劣程度。而多维度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则显得更加多样化、真实化。他不会仅通过一两次测评就对一个学生作判定,而是运用更为多样的手法,如平时课堂表现;与老师,同学相处关系;课后有否复习、预习等多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测评。这种方式能让我们更加完整的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状态,也可以使得我们对学生的自身情况做出更为合理的相应安排。 二、传统评价的弊端 1、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 一般说来,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应该有五大功用“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使教师了解教学的得失;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然而,传统的教学太过于注重选拔,根据成绩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分数成了主宰命运

3、的关键和区分优劣的准绳,教师、学生、家长也只关心分数的多少只是单纯在为考试和升学做准备,而不是为学生的发展作准备,学生通过评价从而得到提升的初衷也被偏离了。 2、过于注重结果 传统的方式只关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少关注学生的进展状况被评价者的差异,发展的可能性以及每一个阶段反映出来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的问题。只靠分数,不仅不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还会让那些考试失败和成绩不佳的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挫折心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3、评价主体很单一 “应试教育”下的日语教学评价更多呈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各学科教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法调动

4、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尊有时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三、多维度评价与日语教学的结合 1、课堂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密互动,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各项日语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而通过互动也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更好的评价。 2、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有待于进一步发掘的资源,是成功的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多维度参与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来加以合理利用、安排。它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日语学习中的人员资源,为现代日语教学体系注入了新的想法,

5、把日语教学建立在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之上,这对正确认识日语教学的本质,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增进日语教学的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 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紧密结合是指学生在掌握了基本语言知识后,就应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目前,大学生虽然学习了基本的日语,但运用能力依旧很差,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语言的实际运用。这也说明,只拥有语言知识而不用它去交流、去沟通就不能获得语言的运用能力。归根结底,知识是获得能力的必要条件,能力是知识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与能力之间是可以互相带动地,即知识带动能力的拓展,能力促进知识的提升。在日语学习中,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底使人能充分发展其语言潜里,而

6、语言能力的增强又会促进更高范围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四、研究的具体操作 (一)探索多维度日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是我们完成既定课堂教学目标,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潜能的第一战场。师生互动交流越紧密,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越好,从而产生的丰富课堂资源越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宝贵财富。 1、开展课堂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出勤率,活跃度以及表现积极性等对学生进行考评。 2、丰富课堂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视课堂多维度评价主体,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获得评价自我的权利,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广泛的渠道获得不同的评价信息。这对于学生对自我学习状况的认识

7、大有裨益,同时在自我反思和师生互助中进一步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二)反思现行考试制度,探究考试评价的改革策略 1、用笔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2、让考试成为人性关怀的提现 3、探索开放型考试方式 (三)重视学生的课余学习跟踪 1、老师私下去深入了解学生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等是否会对学生的成绩有所影响。 2、了解学生是否在课下会运用日语去做一些简单的语言交流。 结语 评价是教学结果检验的方式和方法,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手段。以往的评价模式从全预设、全封闭、全垄断的评价方式已经发展为生成型、开放型、创新型的评价方式,多维度课堂评价改革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绚烂光芒。多维度

8、评价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性,在也只有通过全新的多维度评价体系才能让我们在日语的学习和教学当中走的更远。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1戴家干.遵循教育规律,推进教育考试评价科学发展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J.考试研究,2018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

9、”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2柳丽语文教学多元评价策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8年 3刘清华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路,J.东南学术,2018,第4期21-25 黄晓君(1983-),女,汉族,重庆市永川人,硕士学历,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日语教学、汉日对比等。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