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635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困扰政府、高校、千万个家庭和学生的严重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四项措施。 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社会责任 G64 A 1006-026X(2018)03-0000-01 2018年高校大幅度扩招以来,高校招生人数以年均16.01%的增速在增长,年均扩招49.78万人;而毕业人数则以年均23.31%的幅度在增长,年均增加52.69万人。201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680余万人,是10年前的5倍多,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超过7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此外,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许多企业倒闭

2、或裁员,2009年我国新增就业岗位,从2018年的1100万个,减少到900万个,这更使得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困扰政府、高校、千万个家庭和学生的严重社会问题。 一、“扩招”是罪魁祸首吗? 有些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就是高考“扩招”惹的祸,“扩招”是罪魁祸首。认为不“扩招”就“天下太平”了。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是没有根据的。 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的差距有多大,国家决定扩招和加快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是为了加速追赶当代世界先进科技文化水平,通过高级人才的超前培养,力争在高级领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高素质的

3、生力军。从201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数据显示,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以2018年为例,我国当时的毛入学率为21%,还比世界平均水平24.3%低3.3个百分点,甚至比中收入国家还低。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确认,无论从世界水平,还是我国自身的发展目标来看,社会对高层次学历人才需求的缺口还很大,我国高等院校扩招是大势所趋,无论招生人数还是毕业生人数都将继续攀升并维持一段时间。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剖析 除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外,就高等院校、学生和用人单位而言,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原因 高校地区

4、分布不均衡,专业设置不合理。我国本科院校仅有800所左右,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与发达国家对比反差极大。如美国有3600所本科院校,大部分都在小乡镇。另外高校专业设置不顾就业市场需求,一哄而上,重复设置。目前,供大于求的专业多集中在文科类和基础理论学科,一些实用的工科类学科,如软件、电气、机械、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类学科设置得少。一方面供大于求的文科专业,大量培养出同质性的人才,导致“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很多急需工程技术人才的岗位却为招不到合格人才而发愁。 高校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和滞后。高校的就业指导大都由少数教师担任,用讲座形式进行。没有动员所有教师和社会力量参与,势单力薄,没有形成

5、合力。就业指导放在高年级进行,为时已晚,学生的就业理念早已形成,很难改变。 学生普遍响望大企业、大城市、发达地区。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去“大城市、大企业”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8.98%,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40.68%,二者之和高达79.66%(摘自决策探索2018.2下P28)。大学生“一窝蜂”地涌向大企业、大城市、发达地区,大城市更出现了几百个大学生抢一个公务员岗位的尴尬“盛况”。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势必造成大学生就业难。而急需高素质人才的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贫困地区却少有大学生光顾。 有些用人单位眼光短浅,门坎太高。有的单位招聘要求毕业于“211工程”高等院

6、校;有的要求大学生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有的拒绝女生求职等等。有的“用人惟亲”,例如单位缺会计,宁愿用只有初中文化的亲戚,也不用大学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大学生就业岗位外,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对高校来说。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专业设置尤其是课程,改变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基础较宽、综合能力强的各类专门人才。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学校的专业设置,建立相应的实习和实训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锻炼机会。鼓励订单式教育,有目的地把一

7、部分学生培养成某个企业的未来的员工,实现由人才供给型向就业需求型的转变。要把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在机构、人员、经费上的“三落实”。工作重心前移,从新生入校就开始就业理念和创业教育,注意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号召大学生面向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对大学生来说。正确看待当前就业形势,端正就业观念,树立“重事业、轻地域”、“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等择业观念,合理化确定就业预期。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学生家长要配合学校引导子女正确对待就业问题,鼓励

8、他们到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去。 对用人单位来说。关注民生,回报社会,解决就业难是单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人单位要着眼长远,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大学生就业。树立长远的眼光和正确的用人观念,建立人才储备中心,在为自身储备优秀人才的同时,也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为社会排忧解难。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

9、,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8M.北京学习,人民.2018 2 肖战峰.河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J.决策探索.2009,2下2728 3 宁争辉.论高等教育分层下影响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J.河南社会科学,2009,6193196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