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支教沟通问题的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6549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暑期支教沟通问题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暑期支教沟通问题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暑期支教沟通问题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暑期支教沟通问题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暑期支教沟通问题的探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暑期支教沟通问题的探讨 国家先后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完成了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政策的相对不完善性,使得教育发展极不平衡。于是缓解这种不平衡性的“支教”活动应时而生。本文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自身经历,探求出大学生在暑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沟通问题,找出沟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做出相应对策思考。 大学生支教;沟通;对策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

2、位”。1因此,国家先后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完成了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政策的相对不完善性,使得教育发展极不平衡。于是缓解这种不平衡性的“支教”活动应时而生。 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结果的整理、分析,得出大学生暑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沟通问题,找出沟通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和自身经历,做出相应对策思考。 一、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共发放100份问卷,收回100份,其中无效问卷18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82%,符合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 (1)支教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 支教团队成员

3、之间的沟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个方面。首先,往届支教成员与下一届支教成员的交流不通畅。调查结果显示,17.1%的学生表示,往届成员完全没有向他们讲解受教地的情况,也没有向他们传授支教经验和感想,67.1%的学生表示往届成员只向他们讲解了一些,但是不全面。仅有15.9%的学生表示往届成员向他们讲解的很清楚。其次,支教成员总结不及时、不全面。调查结果现显示,46.3%的支教队员做了比较详细的总结,52.4%的支教队员只做了简单的总结,并且没有形成文字资料给与保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届成员对受教地的了解以及支教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2)支教成员与受教地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问题 在支教成员与受教地教

4、师之间的沟通问题上,调查显示,只有40.2%的支教成员和受教地教师有沟通,而59.8%的支教成员都没有或者很少。受教地的教师拥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供支教成员学习借鉴,这非常有利于支教成员的成长。 在支教成员与受教地学生之间的沟通问题上,调查显示,只有46.9%的成员一直和受教地的学生保持联系,而53.1%的成员只在支教完成之后初期与受教地学生有联系,而之后就不再联系了。这样可能会给孩子们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 (3)支教团队之间的沟通问题 在支教团队之间的沟通方面,大学各高校之间,高校中各院系之间支教队伍沟通交流较少,没有形成合作共建的局面。2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支教团队是“各自为战”,和

5、其他的支教团队之间少有联系。因此,就造成了当今社会对暑期支教团队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很少得到学校、企业给与的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这对于支教团队的后期发展与壮大是非常不利的。 二、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团队内部成员沟通方面,由于大部分的支教成员只参加一次暑期支教活动,在暑期支教完成之后也很少做详细的总结,没有留下太多的文字资料,这就为往届成员向新的成员传递经验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使得许多参加暑期支教的学生不了解受教地学生的需要而盲目备课,大大降低了备课效果。 在团队成员与受教地教师沟通方面,由于支教时间在暑假期间,学校教师大都离校,他们也很少抽出时间回学校看一下,因此,支教成员很难了解当地学生

6、的情况和需要,更不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相关教学经验。 在支教团队之间沟通方面,由于暑期支教活动的自发性和分散性,很难有统一的组织机构对大学生支教团队进行管理和协调,给团队之间的沟通造成很大的障碍。 三、解决沟通障碍的对策探讨 (1)加强团队内部沟通与合作 沟通,在一个团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正式支教之前的培训以及经验交流能够使志愿者了解到他们在支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做好一些必要的物资和心理准备,并且新老志愿者的交流往往可以帮助志愿者对于即将支教地点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为他们日后迅速的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首先,支教成员在支教中和支教完成后,要做详细的

7、总结。一方面有利于自己对工作的反思和改进;另一方面,有利于下一届的成员汲取经验和教训,提高支教工作的质量。其次,往届支教成员要和新一届成员有充分的交流,向他们介绍受教地的基本情况、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自己在支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认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2)加强团队与受教地学校的沟通与合作 大学生在开展暑期支教之前,对受教地基本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是有效地开展暑期支教活动的关键一步。因此,大学生支教团队在暑期到来之前,要和受教地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受教地以及受教地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向团队成员传达清楚。这样,支教团队才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并根据受教地学生的基本

8、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暑期支教的效果。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加强团队之间沟通与合作 现在的暑期支教团队,一般都是各自为战,很少和其他支教团队之间

9、有交流和沟通。一方面,无法形成一定规模的支教效应,使得暑期支教的社会认同度相对较低,也很少有社会组织给予资金或者物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团队之间的经验和教训无法相互借鉴和吸收,无法很好的完善支教活动的有效开展。笔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支教团队可以很快的在网络上联系到支教团队,他们可以组成一起,利用规模效应去寻求赞助和支持,同时也可以进行经验交流,“互通有无”。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10、。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赵立波.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大学生扶贫支教的可行性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2)81.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23沈艨,邓云岫,沈金荣.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开展短期支教的研究对比J.文史博览(理论),2018(3)69-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