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675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 山东工商学院大学生社团工作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编号2018ST159 大学生网络社团兴起和发展,既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机遇,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正在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日益引起高等教育机构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应积极采取措施适应其在网络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实施掌控主动、把握规律、完善监督、科学引导、横向联合的策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吸引力,在大学生网络社团进行“自转”的同时,又引导其有规律的“公转”,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网络社团;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育 G

2、641 A 1002-2139(2018)-21-02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技术的逐步成熟,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流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三课堂”,对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从而导致了高校学生社团的组建动机、建设理念、构成方式、活动方式和内容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并由此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虚拟网络社团。网络社团正以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大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课余活动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方式。当前个人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日益普及,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到网络社区当中,网络社团以其丰富的类型、富有特色的风格,呈现出更为迅猛的发展 趋

3、势。 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认清新形势,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使网络社团真正服务于广大师生,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青年学生和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一、以积极姿态主动介入大学生网络社团建设,做好服务、监督和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调查了解网络社团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结合学校实际分析网络社团的特点,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和平台;注重社团学生干部的培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保障信息渠道的畅通;把在校园内已经产生一定影响力和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社团逐步纳入整体社团管理体系,科学引导,适度监管,保障服务;围绕学校发展和思政教育工作实际,引导各个网络社

4、团完善自身制度建设,提升大学生网络社团组织和活动的层次、水平,打造一流品牌、健康向上的优质大学生网络社团。 重视并主动做好大学生网络社团监控机制建设。针对网络的虚拟性和社团成员具有的虚拟身份等情况,有必要建立、健全大学生信息资料库,并且利用IP地址管理等技术性手段,不断完善对网络社团的监管和引导,从而营造和保障网络社团发展的健康氛围。 二、依托服务型校园网主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络 建立健全服务型校园网络平台,要求建设高质量、一体化、有特色的校园网,能够融合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及时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就业、心理咨询等提供所需,这样才能为在校学生提供广阔的交

5、流平台,发挥其主体和导向作用,使其成为学生喜爱、获取知识与健康信息的主流渠道。 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建设。把广大团员青年和学生党员仅仅团结在学校党委周围,介绍党的历史,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开展思想大讨论,在涤荡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专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团队和优秀的学生理论团队,围绕时事和学校实际,吸引学生发表观点,使其成为畅通信息渠道、活跃网络文化氛围、繁荣校园文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三、将网络社团文化培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 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是高校校园

6、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前沿阵地,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络的技术进步使其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组织和团体。将社团建设和网络相融合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必然面临的客观形势,需要针对网络社团的特性加强网络社团的文化建设,促进其健康发展。目前,各高校为了应对网络化对校园的影响,采取了许多多样化的措施,完善校园文化信息化建设,加强引导和监督。面对其蓬勃发展之势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的同时,还必须把网络社团的文化建设纳入到整体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之中,以解决网络社团文化的过度自由化、盲目化、低俗化问题,控制和减少消极方面的影响。 四

7、、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建设学习型思政教育团队,为网络社团保驾护航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产生和迅猛发展,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采用新理念、新手段和新方法对其进行引导、管理,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素质。各高校之间也应加强横向交流,群策群力,形成合力。 网络的开放性、广泛性显著,由此伴生出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就具有了跨地域性和跨校园性的突出特征,相比传统社团,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社团的成员有可能是来自全国不同地域、不同高校,或者是同一地区的多所高校,都超越了实体校园的限制。网络社团的这些特征,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横向交流和协作。同时,网络也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之间进行超时

8、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应当主动加以利用,建立讨论和交流专区,分享引导社团工作的经验,交流各自发现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新动向,共同商讨引导和管理的对策,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合力。 网络社团是高校学生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网络社团以其更为突出的“自由性”、“活跃性”、“亲和力”、“多样性”,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第二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一定程度是对传统教育方式有效补充 。大学生网络社团作为传统社团的拓展,必能为推进先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今后,高校不仅要倡导弘扬科学精神的学术类大学生网络社

9、团,扶持凸显先进文化的文化娱乐类大学生网络社团,还要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服务类大学生网络社团,通过对网络社团予以扶持和弘扬,使其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认识到网络社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德育工作应积极主动,采取科学措施进行应对,以适应其发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介入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完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监控和引导机制,规范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社团调研,力图清晰地掌握其当前的基本情况和运行规律,另一方面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在大学生网络社团中科学

10、开展学生工作,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促进高校学生工作水平的提高,推动大学生和高等学校的健康、全面发展。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1孟伟大学生社团管理刍议.洛阳工学院学报,

11、2018(6)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2黄平大学生网络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6)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3昝玉林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与高校德育的应对.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