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学习动机与教学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6812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职业学习动机与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职业学习动机与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职业学习动机与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职业学习动机与教学模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职业学习动机与教学模式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职业学习动机与教学模式研究 注本文为佳木斯大学教研指导项目大学生职业学习动机与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成果。高等教育现在已经向众多的学子敞开了大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考、自考、函授等方式进入了高等学府。怀着各种不同的目的,大学生在高等学府中汲取着知识的营养,享受着教育带来的一系列便利,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学生的职业学习动机越发明显,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和求职需要。大学生职业学习动机教学模式研究杨广柱(1972-),男, 山东单县人,硕士,佳木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关立新(19

2、70-),女, 牡丹江人,博士,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G64 A1002-2139(2018)-23-02高等教育现在已经向众多的学子敞开了大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考、自考、函授等方式进入了高等学府。怀着各种不同的目的,大学生在高等学府中汲取着知识的营养,享受着教育带来的一系列便利,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学生的职业学习动机越发明显,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和求职需要。一、职业学习动机的概念所谓动机是一种由目标或对象激起、推动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

3、说,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的并产生原动力推动个体的行为。而职业学习动机则是指个体在职业学习过程中激起、推动和维持职业知识与技能学习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表现为个体对职业学习的意向、展望、企图、兴趣或责任感等形式。职业学习动机形成后,它既可以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指向职业知识与技能,对职业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学习,而且会产生一定的动力保持职业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和兴趣水平,在遇到困难时具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职业学习动机主要包括职业学习内驱力和职业学习期望两个心理成分。职业学习内驱力是个体在职业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职业需求,是来自个体内部的一种推动力。美国教育心理学

4、家奥苏贝尔指出,学生在学校学习职业知识时的内驱力一般包括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种。个体对职业知识与技能感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掌握职业知识必要性的认识和对未来职业的理想是推动个体进行职业学习的内部动力。职业学习期望是个体对职业学习活动所能达到的目标的主观评价。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体对自己达到目标能力的信仰(期望)将决定他会付出多少努力和他将持续多久。个体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希望通过职业的成功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赢得人们的尊重,这不仅促使他把自己的学习活动指向当前学业上可能达到的成就,而且也能促使个体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学习活动指向未来的职业目标与活动。二、学习动机

5、与教学模式分析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相联系,表现为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和爱好,以及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获得优良成绩,受到某种奖励等,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与学习的社会意义或个人的前途有关,是社会要求或影响在学生学习上的反映,是由于学习的间接兴趣或对学习活动的长远目标的追求而引起的,它主要指向于较长远的学习活动的结果和价值。依赖于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志向水平和世界观状况,是一种比较深刻的学习动机,它能有效地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作用稳定而持久,不大受偶然因素或条件、情境变化的干扰。1.

6、强化刺激教学模式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用刺激反应模式来解释人的行为。他们认为,动机是一种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实验都证明了强化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强化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刺激与学习者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促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也就是说,个体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根据这种理论,教师可以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

7、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学习活动中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强化,也可以是内部强化。前者是由外在力量施予学生身上的强化手段,后者则是自我强化,即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2.引导学生追求成功每个人都追求成功。成就动机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它产生于人的成就需要,一旦独立的个体认为这种工作或学习很重要、有价值,他就乐于奉献或者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全力追求成功。比如,学生为高考奋斗拼搏,考上大学后缴纳高额学费,学生想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取得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找到理想的工作,担任理想的职位

8、,赚到更多的金钱等,都是成就动机作用的表现。这是人类独有的,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过程中,成就动机是主要的学习动机之一。教师就是通过对成就动机的激励,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当然,对于学生对金钱、美女、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等的过分追求,教师也要恰当批评和点拨,不能让学生走入极端,为成功而不择手段,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进一步认识学习的社会价值,个人追求成功没有错,但是要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也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3.及时进行学习效果归因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总结自己或他人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心理学家探索归因问题的客观依据

9、。我们知道,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F.Heider)。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人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行为。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环境原因包括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程度等。如果我们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那么个人对行为的后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海德把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都划入个人原因。他认为,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另外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则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等。归因理论是根据结果分析行为动机,这样有助于了解

10、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如此,教师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率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4.排除干扰,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的。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即生理的、安全的、归属和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它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的涵义包括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力求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这就是自我实现。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而

11、言,人们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地发展和实现。因此,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或者常年在外打工,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三、职业学习动机的养成与激励职业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学习动机不是自发的,它需要教育的养成与激励。培养学习动机需要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逐渐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

12、因此,要重视对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认识兴趣,形成求知欲望学习目的教育是学校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这是培养学习动机,尤其是高尚、长远、间接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措施或途径。它会使学生有可能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理解社会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这样才会明确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习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把当前的学习与祖国未来、伟大的事业和理想等联系起来,从内心产生学习的需要,确立远大、高尚的学习动机,表现出积极主动和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进行正面的学习目的教育,必须重视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组织并开展活动。鼓励学生以社会要求为

13、准则,抵制周围环境中种种不利于形成正确动机的影响。认识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认识兴趣不仅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而且经历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强化了学习知识的需要,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过程,它是对内心渴求知识和追求成功的满足,而不是负担。有了认识兴趣,就会从“要我学”发展为“我要学”。利用原有动机迁移,产生学习需要。个体的活动动机是可以迁移的,即某种活动动机可以引向另一种活动,使它对另一种活动起推动作用。教学经验和有关研究表明,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利用这种动机迁移的规律。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经常采用的行之有效的

14、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用于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而且对那些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学生,也可以用来作为获得更大动力的辅助手段。2、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内容以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进一步激起学习兴趣。新异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经常通过下列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例如,学生自编例题,以及适当采用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强化

15、其已形成了的间接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要求必须实施启发式教学,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是指有困难需要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事实表明,任何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只有具有这种问题的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对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激动作用。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曾指出.当感性输入与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适应时,人的兴趣最大。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问题情境”,它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现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

16、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可以是在教学的开始阶段,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时进行。3、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提供成功机会基于学生好胜、上进和自尊的心理,一般认为在竞赛条件下,学生感受到个人成功的机会而产生尝试成功的愿望,获得自尊和追求成功的动力更加强烈,学习的兴趣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得到增强,因此竞赛作为用来鼓励竞取、反对懈怠的主要诱因,是激发学习积极性,争取良好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的体验,已成为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激发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nsubel,1978)曾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

17、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应让学生提前感受成功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才会产生学习的乐趣,学习动机才能得到强化,这有助于产生自信,重新认识对自己的实力,从而对学习动机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通过成功的机会来激发学习动机,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

18、”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隋光远主编.心理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l999.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

19、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 杨广柱、关立新.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教学模式研究.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6期3、耿希峰、杨广柱、关劲秋.教育心理学.天津教育,2018.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