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739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 河南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系 461000 阅读教学是指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为完成培养学生高效快速的阅读能力所实施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必须深入研读大纲的规定,把“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作为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 阅读技巧 阅读能力 语篇分析 网络阅览 ? G632 A1002-2139(2009)-05-0092-2? 阅读是一种交际行为,是人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融合,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现代社会,信息源种类繁多,而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目的都是

2、为了交际,对学习者而言,应试是手段,而交际才是目的。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中,阅读占的比分很大,这种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这就要求阅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必须改正不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阅读的几种方法 阅读一般分为精读(intensive reading)、泛读(extensive reading)、略读(skimming)和查阅(scanning)。阅读方法不同,对阅读者的要求也不同。 精读。要求学生毫无遗漏地仔细阅读全部语言材料,并获得对整篇文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在精读课本中,每篇课文后的词汇、语法、

3、句型及注释都应仔细领会。 泛读。也可称为普通阅读,要求学生读懂全文,对全文的主旨大意、主要思想和次要信息及作者的观点有明确的了解。对全文只做一般性的推理、归纳和总结,无需研究细节问题和探讨语法问题。但要求阅读速度高于精读速度的一倍。 略读。是一种浏览性的阅读,指学生以他能力达到的最快速度浏览阅读材料。略读不需通读全文,只跳跃式地读主要部分,主要部分一般指第一段、最后一段及中间衔接段,因为第一段一般为全文概述,最后一段为归纳总结,中间衔接段一般为上下文关系段落或者有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目的是为了获取全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来说,略读的速度应快于泛读速度的一倍。 查阅。指一种有目

4、的地查找个别资料的浏览性阅读。在语言材料中查找某一专题信息。在一般的考试中,如对数据、年代或某一具体信息的查找。可先浏览一下所提问题、明确所需信息,利用此方法阅读最为快捷。 二、快速阅读的技巧 1.跨越生词障碍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了。跨越生词障碍可以通过猜测词义来解决。猜测词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据语境、定义标记词(means, refer to,)、重复标记词(in other words)、列举标记词(such as,) 以及同位语、同义词、 反义词或常识等。但这些方法都离不开两大要素,首先是阅读者本身的文化修养,即语言、文化素质。其次是通过全局识破个体的能力。这就要求读者要

5、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懂得社会、天文、地理、财经、文体等科普性知识。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例如 large-enlarge(扩大,en-表示“使”),tell-foretell(预告,fore- 表示“前”),state+runstate-run (国有的 )等等。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经常提醒学生,一定要重视利用词缀来扩充词汇量和通过理解词缀的意义来判断生词的确切含义,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 2.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首先,要避免以单词为注视点,而要按意群进行阅读,这样才符合眼睛与大脑的协调。成组视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

6、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成组视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心读)更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光在外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外语思维。 其次,避免出声阅读和心读。出声阅读实际上是喃喃自语地把每个词读出来。心读实际上还是一种声读形式,只是没有声音,也看不到嘴唇的蠕动,但在内心想象各个单词的发音,存在着一种内心说话的形式。 第三,要认识到阅读是一种视觉过程,是靠眼球自左向右的转动和大脑的协调来获取信息的。有人阅读时总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且常伴有一些习惯动作用手指、 摆头等,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 。读的时候要少眨眼、不摆头,只要眼球来回转动就可以了。 3利用略读、查阅来提高阅读速度 略读,即指读

7、者以最快的速度粗略地对文章的内容获以梗概;而查阅,即指以最快的速度从一篇文章中淘沙捡金,获取读者所需的材料或信息,包括查找人名、地名、事件发生的事件或地点等。首先快速浏览文章的前面几段,以便对文章的内容、背景、写作的风格以及作者的观点等有所了解,而对后面的一些段落可以只读每段的主题句。主题句一般位于句首、句末,也有少数插入段中。 4浏览所提问题,带着问题读文章 一般来说,作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和思维模式,通过一定的语言手段,把分散的、细节的、具体的材料组织在一起,在训练或测试中,命题者往往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提问,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但不管怎样,命题范围和思想基本与作者一致。阅读者首先要搞清楚问题的要求

8、,带着问题和所需的信息去查询,以提高阅读速度。 三、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1.语篇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外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句子水平的语言能力的训练上,而必须重视在语篇水平上组织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应改变传统模式,从语篇分析入手,注重整体内容分析,从结构、层次上理解文章内容,把对句子的理解提高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加强语篇意识,掌握相关阅读技巧,掌握文章的脉络及寓意,有效提高阅读效率。近年来,篇章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师的重视,而篇章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9、于语篇分析,语篇分析已成为英语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恰到好处地运用语篇教学法进行教学呢 第一,围绕文章标题,预测文章内容。文章标题是文章内容的总概括,通过对文章标题的分析,可以有效地预测阅读材料的语篇类型及题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标题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预测文章内容,还为下一步导入文化背景做好了铺垫。 第二,导入背景知识,进行体裁和语篇分析。体裁是文体分析的三个层面之一。体裁分析是语篇分析的一个方面。要让学生学会比较不同的体裁所达到的不同交际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中及时导入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认识不同

10、文体的结构,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来进行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效果。例如记叙文阅读时要抓住三个要素人物、背景(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发生、进程及结果。记叙文常通过时间的先后和地点、空间的转移来描述事情的发展过程。议论文则要抓住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些要素。说明文则需要注意主题句及辅助句。说明主题句的辅助部分常用举例的结构形式。与此同时,读者一定要明确语篇的整体形式。如文章如何开篇,如何结尾,段落如何发展、如何照应,主要观点如何贯穿全文,中心思想如何表达等等。 第三,抓住主题句,利用信息传递及组织模式把握语篇中句子和段落中心,并进行必要的语法、词汇衔接手段分析和意义连贯推理。在此过程中,

11、教师可以把新编英语语法中关于“篇章纽带”的知识以及有关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例如用表示时间顺序、地理方位、因果关系等逻辑概念的“过渡词语”以达到文章的连贯性和粘着性;或运用“语法纽带”即通过使用省略、替代、照应等句法手段达到承上启下的效果。从英汉语篇模式及其主题提出的位置来看,英语本族语者重直线型思维。在英语语篇中,英语本族者倾向于在文章的前一部分(文章的头三分之一段落)提出主题思想。具体到段落中,每段常以一个点明中心思想的主题句开始,接着一层层展开主题,进行论述。 第四,精讲部分重要词汇用法,辨析词义;疏通语言点并提供操练句型。这一环节,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都相当重视,但值

12、得一提的是,词汇语法的辨析讲解需要把握一个度,若过了这个度,整个教学过程就容易给学生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 第五,概括全文中心思想。语篇是由段落组成的,每段的主题句基本概括了段落大意,读者通常可以根据主题句推测出语篇的大致内容。换句话说,综合几个主题句就可以概括出全文的中心思想。只要把握住全文的中心思想就能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 2.网络阅览的引入 网络资源浩瀚如野,而课堂教学条件又受到限制,作为当今获取信息最大来源的互联网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材料及背景支持。因此,在坚持传统教材的同时,用互联网资源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不

13、断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迅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其引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英语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并已成为高校英语阅读课改革的当务之急。 四、结语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

14、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阅读训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位英语教师都应重视阅读,积极研究行之有效方法。在阅读课上应精讲多练,并采用不同的阅读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并最终获得阅读能力,使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人才。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15、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刘念黎.语篇分析教学法在研究生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8, 9. 2胡曙中.英语语篇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2018. 3薛梅.语

16、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 2000, 2.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4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2018. ? ? 裴新娣(1966-),女,河南安阳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