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8093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摘 要: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从以学生为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材料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知识创新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经济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机制,是学校教学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化学作为中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在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创新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创新的要求是使学生真

2、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具有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心理取向和精神状态,善于发现问题,能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做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创设化学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需要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以让学生能够大胆、自由、积极地思维。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营造温馨宽容的气氛,让学生在情绪上放松,在思维上积极,没有压抑感,能愉悦地敞开自己的心灵,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知识及规律产生兴趣,对化学科学有强烈的探索欲,以及将所学

3、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溴苯的制取及消除污染实验、金属钠与水反应及检验生成的气体实验等,除书中的实验方法外,都还有多种其他方法。在教学中,教者如能为学生创设、提供探索其他方法的机会和条件,有意引导学生探索和寻求,则学生就能充分发现主观能动性,探索出新的途径及方法。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定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得到培养与提高,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二、加强想象力培养,打破思维定势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很多科技发明,都是在大胆的想

4、象中产生的。想象力是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可以这样认为:一个人的想象力决定他的创新能力。在化学课堂上,发现和发掘学生的自由想象潜能,积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特别重要。发挥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要想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先前所获得知识、经验和养成的习惯,可能会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消极影响。在化学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学会联想对打破思维定势有良好效果。例如在乙醇一节的教学中,在学生推出乙醇的一定组成和结构后,让学生讨论其可能结构,得出其可能结构为CHCHOH或CHOCH,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在此基础上

5、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设计实验,验证其结构为前者而非后者,经讨论得出关键在于设计一套装置,让1摩乙醇与足量钠反应放出11.2LH(标态),才能说明1个乙醇分子中有一个H与其他5个H不同。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验能力,独立设计方案较为困难,因此允许分成小组讨论,同时设置两个问题加以提示引导:(1)如何测定参加反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2)如何测定生成氢气的量?这样,在学生充分讨论后设计出的方案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方案一一评述,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得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方案略)。 三、鼓励学生改进或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觉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像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需要我

6、们采用各种刺激将其唤醒。鼓励学生改进或设计实验,更好地解决问题就是一种唤醒学生创新意识的催化剂。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引导。例如白磷燃烧研究燃烧条件实验,在已有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发问:水中的白磷能不能燃烧呢?请改进实验(提示:根据燃烧的条件设计;分组讨论)。多组同学设计出用制氧气装置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的补充实验。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实验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现象,明白了原来水中的物质满足燃烧的两个条件也能燃烧,在惊喜与自豪的同时自信也在增强。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白磷燃烧时生成的白烟有刺激性,可以溶于水。你能进一步改进该实验使之更环保吗?又如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将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稀

7、硫酸鉴别开,学生能很快选出用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教师追问:“使用两种溶液的结果一样吗?”学生动手做实验。做完实验后再问:“为什么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都出现白色沉淀呢?”(提示:结合课后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分析)在唤醒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使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四、开设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左右着创新活动。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的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

8、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开展一些有趣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如中学生饮食营养调查活动中,设计抽样食品的成分分析是学生认识健康与营养物质之间联系的主要活动内容。运用化学视角实现活动,培养学生通过感觉而达于思维,揭示问题本质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教师应恰当处理教材,创设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着力于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并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作为教学的最高追求,真正使化学课堂教学变成使学生创新思维充分发展的园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