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想象运用于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认识.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38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美想象运用于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审美想象运用于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审美想象运用于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美想象运用于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想象运用于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认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审美想象运用于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认识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传承我国文化的重任,责无旁贷的落在了教育者身上,语文教学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认读生字生词,更重要的是了解并研究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说是了解并传承我国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提高学生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本文将简单分析如何在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运用审美想象,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古诗的真意与魅力。 审美想象 中学语文 古诗 教学 我国的古诗一般具有意境优美、深沉,言简意赅,艺术留白丰富的特点,所以必须通过读者的想象去体会和补充作者在诗中所表达

2、的艺术内容和思想情感,否则只能停留在对古诗的字面意义理解上,无法真正理解古诗的精髓。在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必然要再现古诗的艺术情境,从而展开诗歌鉴赏活动。古诗是一种美的文学载体,必须运用美的手段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不断提升对古诗的审美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审美想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朗读引起学生想象 古诗在音韵上十分讲究,具有抑扬顿挫、平仄相对的节奏感,从而使古诗具有很强的音乐感。让学生充分诵读古诗内容,先在直观上感觉古诗的整体意境和情感倾向。由于古诗中常常存在一些比较生僻的字或者拗口的读音,所以很多学生不喜欢读古诗,对课文的内容十分不熟悉,这样就会造

3、成老师自我陶醉式的教学,而学生根本不知其所以。我国自古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不断的朗读,学生自然就会对古诗内容有直观的体会,再通过教师的降解,就会很容易理解古诗的意蕴所在了。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的语文课文中有杜甫诗三首,都是杜甫的作品,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充分体会到望岳的豪情壮志,春望的焦虑忧愁和石壕吏中的沉痛悲悯,声音具有形象,声音更具有感染力,通过朗读,开启学生想象的空间。 二、通过背景介绍加强学生想象内容 古诗由于受到格律和题材的限制,所以必须以最短的字词凝缩最为丰富的内容,因而典故应运而生。古诗中会运用很多典故,这些典故所隐含的意义具有特定性,所以典故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难点。在教学

4、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古诗中的相关典故故事讲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一些典故,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通过理解典故故事进而想象整首古诗的意境和内容。例如李商隐的锦瑟,全诗运用了四个经典的典故庄生晓梦、望帝春心、沧海月明和蓝田玉暖日升烟,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典故?时代背景是怎么养的?诗人的生平遭际及创作背景又是什么?如果明白作者借典故按时自己的遭遇和心事,那么对于这首古诗的理解就轻而易举了。教师介绍了典故,就帮助学生想象出了古诗中哀怨悲戚的情感基调和恍惚迷离的意境,进而更深刻的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提升情感体验能力。锦瑟中构造了两幅画面,即大海明月下鲛人泣泪;阳光下玉生烟的群山,两幅画面的

5、对比,使人产生无限联想。 三、通过诗画间的转换创造学生的想象力 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写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一首优秀的古诗,无不具有真实的画面意境,所以我国的国画中多以诗画结合。在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培养学生体会古诗中的画面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效果,因为想象的本质就是创造。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著名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构筑这样的画面傍晚时分,夕阳坠落于天边,红色的余晖铺满河面,长河吞吐着日月,整个画面气势恢宏壮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将瑰丽的画面展现给学生,同时配以相

6、关的音乐,然后让学生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这样就会充分唤醒学生对古诗的审美愉悦,将诗中的千古奇观深深的印在脑海里。 四、通过虚实间的转换促进学生进行想象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7、。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在短短的一篇古诗中,既要有表现情感的事物,又要有构造意境的情绪,所以不仅要有真实地事物,更要有内涵丰富的情感,只有二者兼具,古诗才会有无穷无尽的韵味。以虚对虚就是一种虚无;以实对实则是一种枯燥的叙述,不能动人。所以诗人会在诗中以实化虚,以虚化实,做到虚实相生,创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例如杜甫的春望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风光明媚,二者的对比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悲痛,进而将这种悲痛转移到景物上,将花和鸟拟人化,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化实为虚,更好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8、。 五、通过艺术留白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 在古诗中作者通常会艺术性的留下一些内容上的空白,从而引发读者的无限想象,去填补空白,进而读出自己的意味,这也正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古诗贵在含蓄、委婉,所以有时候诗人只将想要表达的内容部分的说出来或者含蓄隐约的说出来,读者必须通过其艺术留白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才能深刻领会到作者的话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艺术留白,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不断提升想象和联想能力。例如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嫱来”,月随多情,但为什么会是旧时的呢?这就需要读者通过想象来回答。月亮还是千年前的月亮,只不过早已物是人

9、非,这样一种蕴含哲理和世情的意境、感慨,只有通过读者的联想才能够充分体验到。 结论 中学语文教学对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古诗教学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所以在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古诗的特征,运用相应的手段,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体验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学习能力。在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充分运用审美想象,让诗成为学生表达美的一种手段,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

10、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北京人民文学,2009. 2左健.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上海复旦大学,2009. 3宗白华美学漫话武汉长江文艺,2018.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

11、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4刘永康.语文创新教育研究.成都四川大学,2000. 5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上海人民,1983. 王秋艳(1977-),女,宁陵县城乡第二初级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