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和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87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学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和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中学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和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中学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和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中学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和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学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和实践.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中学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和实践 摘 要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欣赏古代诗词,怎么才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成为我们中学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教6年了,在这6年的教学生涯的里,我曾经思考很多问题。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我曾试着突破,才发现其实我们的长辈给我们留下了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传统文化的宝藏。从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到情感丰富的诗歌,让很多老师感到无从教起,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从小是从吟诵古诗长大的,熟知诗人们的种种情感。古诗的情感不外乎:伤春、悲秋、感时、伤怀、羁旅行役、忧国忧民诸如此类。他

2、们也熟知诗人表达情感的惯用方式:精心选取一些意象,再用这些意象组成一个和谐、统一、完整的意境,而情感则隐藏在意象和意境的背后。阅读古诗的时候,只要对意象和意境稍作分析,就能得出结果,就能知道这首诗究竟在讲什么,而最后我们也就习惯于把“这首诗究竟在讲什么”当作教古诗的最终目的。以前我总是抱怨学生体会不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诗人的感情难使学生产生共鸣。 后来我就仔细分析这个问题。确实,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诗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走向衰落,校园内丧失了青少年读诗写诗的积极氛围,诗社等文学阵地也不复存在。新的诗歌面临着诸如影视、网络、动漫等社会快餐文化的挑战。因此,诗歌教学责任重大,教会学生欣赏诗歌,

3、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便于他们抒发内心情感,陶冶性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于是,我就开始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先激发学生兴趣,再引导诵读,最后以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度看待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一、以“美”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美是最能够激发兴趣的。诗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精神最优雅、最美的表现方式。 (1)要让中学生走近诗,首先要让诗的神韵吸引他们。“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竹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的优雅朦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直白与激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会使我们的课堂满溢。作

4、为教师,要精心选择展现得强烈而不经意的诗句。 (2)根据学生的兴趣,在新诗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当下比较流行的歌曲,尝试让学生从对歌的喜爱自然迁移到对诗的欣赏。在对席慕容的出塞曲、三毛的橄榄树、方文山的东风破、王菲唱的水调歌头、童丽的月满西楼等歌曲的欣赏和评析中,让学生在静静欣赏这些悠扬婉悦的曲调时,渐渐体会出诗与歌的同与不同,更深刻的理解诗的美妙。 (3)尽量运用现代设备,做成图像、字体、配乐相互和谐的多媒体投影课件,帮助学生进入优美的诗境。在设计余光中的乡愁课件时,我用模糊的月夜和故乡风貌做为背景,选用行楷字打出诗句,用古曲春江花月夜和现代歌曲想家的时候做渲染,学生自然就被立体展现的美所震惊并

5、陶醉其中。 二、以“读”代讲 诗歌,诗歌,三分赏析,七分读。我就给学生分解“聪”,要想学好知识,就要耳、眼、口、心并用,从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因此,语文教学中,诵读是必需的。在诵读中以模糊的方式来培养对文字的“悟性”,它具体表现为对文字的“意会”,是一种“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的领悟;而学习诗歌时对诵读的要求更高:在诵读中要兼及领会诗的内容、体验诗的情感、模想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思路、品味诗的特色、归纳诗的风格。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反复而不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语言更富有活力,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出来。即便是

6、短短的一节课,多读的效果比教师的多说不知强多少倍。一首好诗,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独特的词语,都必须反复诵读才能让学生入其境、得其趣、悟其味。因为只有读够了,才能增加学生自己对诗歌的感性认识和建立比较个性化的评价标准。 教学中可以采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声轮读,师生共读的方法,读出诗的气韵;也可采用学生个人朗读的方法,读出诗的深层情感与个人理解。朗读过程中,要逐渐提高要求:先慢读,指语速要慢,不能漏字或加字;再要求读出诗的节奏,分清轻重缓急;然后进一步要求读出诗味,品出诗情,让学生在读诗中产生共鸣,从而发现其中内含的美。 朗读还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式。在大量的反复地朗读中,学生便会渐渐地惊

7、异于文字的奇妙组合,领略数千年锺炼的汉字的意韵,感悟诗句所积淀的文化气蕴,从而提高诗词的阅读欣赏能力。 当然,现在教材中的那几首诗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教学过程中还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的优秀诗人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以增加这种诵读的量的积累。像我平时就喜欢把徐志摩、舒婷、余光中、席慕容甚至是国外的泰戈尔等人的作品介绍给学生,有时是面向集体,有时则是面向个别对诗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在学生中间营造一种诗歌文化氛围,学生慢慢的也会情不自禁的吟上几句。 三、尊重“个性化”感悟 面对诗歌,传统和通常的做法是完全把它当作语言训练的材料。当我们把一首好诗肢解成一个个的字词,让学生去解释,我们告诉学生这

8、个词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诗人的情感应该怎样理解,诗的主题应该怎样理解。我们对每一首诗的理解都定下一个标准答案,然后规定学生必须这样或那样理解,那么学生对诗歌的厌倦和冷漠就是很可以理解的了。 文学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不要总是企图把学生往一个既定的方向引导。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只有摒弃专制与蛮横的恶习,给学生足够的理解自由和空间,才能让学生以及我们自己在诗歌阅读中获得乐趣和美感。多给他们一些思维的自由空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上我对诗歌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实践。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本身就具有个体化、情绪化、想象性、超现实性等特质,而这些特质又具有发散性、难以言说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诗歌所要表达的感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去学会欣赏美和感悟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