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下高中政治作业优化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0764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新课标下高中政治作业优化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新课标下高中政治作业优化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新课标下高中政治作业优化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新课标下高中政治作业优化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新课标下高中政治作业优化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新课标下高中政治作业优化的思考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及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调整后继教学的基本依据。在落实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某些教师忽视作业方式的优化。一方面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另一方面固守延续教师为学生“规定”作业的方式,制约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造成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必须关注高中政治作业的优化和创新。 一、传统政治作业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传统政治作业的主宰者,作业选题、完成方式、审阅、评定均由教师一人操纵和规定。学生处于变相被强制和灌注的过程。传统政治作业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作业呈现出多、

2、难、烂的特点。教师在选题时缺乏目的性和选择性,搞题海战术,既浪费学生时间又浪费精力。 2.作业形式单调、枯燥无味,表现为教师布置作业机械化,往往对知识点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纯理论性问题,学生围绕教师问题被动活动,远离生活实际,强调认知和记忆水平,缺乏生活性和时效性,尤其是高中政治作业要发展学生的再生和再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3.传统政治作业呈现专制性和统一性的弱点,学生学习基础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千差万别,无法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4.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形式化,不注重作业评价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作业的评价只是看看对错和画画日期以应付检查,忽视作业对学生发展的激励和实用功能,

3、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抵触和应付作业的情绪。 二、新课标下优化高中政治作业布置的策略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政治作业的布置既要考虑到学生巩固新知识及发展能力的要求,又要在作业中充分暴露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实效。 1.内容精练。首先,要注意政治课作业的“质”,作业需要结合课堂讲授内容精心选择,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要结合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接受特性,尽量选择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问题。其次,科学地控制政治作业的“量”。政治作业一般没有非常明确、唯一的答案,很多问题需要耐心思考

4、探讨。教师要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 2.讲究多样。传统的高中政治作业多为笔答型作业,这样单一的作业形式,学生容易厌烦而应付了事,甚至不做。政治作业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布置基础型作业、讨论型作业、探究型作业、竞赛型作业,甚至可以体现学生自我设计的作业。 3.因材施教。学生间存在差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体现出作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如把同一类型作业设计为A、B、C三种难度,要求不同的问题,明确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这样,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

5、好,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 4.注重研究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自身特长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如在教学“公民的储蓄存款”这一内容时,我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咨询家长,了解最近10年来家庭存款变化的情况,并请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探寻10年来家庭存款增长的原因。这些生活化的研究性作业,不仅能够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而且能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所学经济、政治、文化知识的应用价值。 三、构建新课

6、标下高中政治作业完成的优化策略 传统的政治作业老师今天布置,学生课外完成,明天上交,老师再改再讲评。新课标下要对此进行配套优化。 1.文字作业和实践作业相结合。把文字作业和实践操作类作业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社会调查、小记者采访等。 2.必做作业和自选作业相结合。布置作业时可以把必做作业和自选相结合,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从而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喜悦。 3.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相结合。高中政治综合性比较强,有些作业由学生个人完成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布置个人和集体相结合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特长,通过小组分工和合作完成,从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

7、的过程中提高组织、协调、分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构建新课标下高中政治作业批改的优化策略 1.面批面改。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前根本没弄清题意就思考,遇到问题没有找老师咨询或跟同学交流,只为完成任务而作答;老师批改后没有进行有效修改、整理甚至反思,反馈到考试中,学习成绩还是“涛声依旧”。因此,对作业进行适时的“面批面改”,能有效指导学生积极反思主动纠错、找出原因进而对症下药,从而使作业批改真正发挥应有的功效。 2.以人为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应成为高中政治课作业批改的主要目的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批改

8、过程中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阶段与接受特点,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3.多元化标准。批改内容多元化。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批改方式多样化。教师批改与学生批改相结合;批评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统一批改与单独批改相结合;结论与过程相结合;即时批改与延时批改相结合;单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批改主体互动。除教师批改外,还可组织学生自批、组批、讨论。这样能够避免将被评者简单片面地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 五、构建新课标下高中政治作业评价的优化策略 高中政治作业不是以简单的对或错就可以评价的。根据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9、要求,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个体的进步,开发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开发教师要转变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实施多形式的作业评价策略。 1.作业展评。有些作业教师不作评价,以展出的形式代替评价。 2.学生评价。有些作业让学生自评或互评、组内评价或跨组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 3.竞赛式评价。老师可以组织政治作业小竞赛,请部分学生、学生家长和老师做评委,以竞赛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总之,课堂教学是主战场,课后作业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全新的理念关注教与学。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优化高中政治作业,真正发挥作业的补充作用,从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