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五步曲.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173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五步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五步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五步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五步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五步曲.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五步曲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广大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逐渐从理念更新转向实践探究,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师会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以往的教学模式而创建属于自己的模式。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引导引导学生猜想,然后再组织学生围绕猜想而进行合作探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精讲的方式来突出重点和难点,最后再以针对性的练习来进行课堂训练,这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容易把学生当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通过自己的讲授而向

2、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学中,虽然教师也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但没有从更高角度来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力度不够。随着新课程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凸显,课堂教学尤其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从而为有效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实质就是要在数学知识和学生认知之间架构其直观的桥梁,因小学生的认知以直观为主,而数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故而两者之间就需要情境作为过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课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以活动、任务、话题、故事等多种方式进行,可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新知。如

3、在小学低段中教师通过幻灯片来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很好地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如在“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而让学生发现其计算公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就有不错的作用。 二、提出问题,引导猜想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看到的是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从而让课堂走向了讲授式的极端。其实,问题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而提出问题引导

4、学生猜想,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数学知识构建。 以上述“圆的周长”教学为例,要知道要的周长,很多学生一开始想到测量,此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进行测量,在测量中学生不一定会发现圆的周长的计算规律,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做出“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的猜想,然后再测量,学生也就很容易发现其计算公式。又如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学生之前学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当除数拓展到两位数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商的范围,为此,教学中教师先以如18630=?42560=?等算式来引导学生估算,然后引导学生猜想如果前两位不够除时,商怎么写,如果被

5、除数的前两位够除时,又该怎么写?学生在试商的基础上进入探究环节,整个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增强。 三、小组合作,探究验证 小组合作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的关键所在。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产生了疑问或通过阅读而有了自己的收货,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把疑问和同伴进行交流,把收获和同伴进行分享。在数学教学中,合作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在学生的猜想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继续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还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教师幻灯出示算式如24560=?31815=?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计算,教师此时的问题就可为“被除数的前两位是否够除数除?

6、如果够,怎么写商?不够呢?”学生开始合作并尝试计算。又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测量初步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如何验证呢?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方法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得出了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猜想。在合作探究验证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多引导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教师主导,突出重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当教师从讲授者的角色转变引导者后,教师有容易走入“无所事事”的误区,即当学生展开合作时,教师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其实,因小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有限,在引导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小组的探究活动进

7、行组织和监控,另一方面则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精讲释疑。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为例,教师以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猜想并以剪拼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究,探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的长、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长和高关系,引导学生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最后教师再结合公式出示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讲授是不可缺少的,但讲授是在建立在学生探究基础上的,更多的是要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引导总结,结合教学目标而以精讲的方式来突出重点和难点。 五、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而获得了一定的知识构建

8、,此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较为感性,且容易忘记,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多喜欢采用课后练习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巩固,课堂练习较少。其实不然,要让学生形成从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在教学中还要遵循“趁热打铁”的规律,以课堂练习来引导学生巩固提高。 在实施课堂练习中,首先在练习方式上要多样化,一般而言,教学中大多教师采用的是以课后练习题为主的练习方式,这种练习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而如果教学中教师能借助多媒体来呈现如判断、说一说、认一认等问题,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在练习中依然要这种发挥小组的作用,如“小数的乘除法”的课堂练习中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后就要求小组学生总结,让学习在练习中巩固。 正所谓“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而创建出合适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真正走上有效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