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2033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史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史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史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史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史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史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化学史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掌握正确的科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勇于探索科学研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修养。在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的诸多途径中,化学史教育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1为什么要进行化学史教育 当前中学教育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深的学科教育(或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视野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

2、一,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化学、化学史和化学教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原则。化学教学同化学史的结合,已经成为化学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向,应当引起我国化学教育界的足够重视。我国现在试用的各种新教材中虽然增加了一些化学史知识,但给人的感觉是化学史知识好像是“味精”。在实际教学中,化学史知识常常被轻描淡写,甚至被打入“冷宫”,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没能充分发挥。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史进行讲授,可使学生掌握化学发展的规律,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学生正确认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时间、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2化学史

3、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2.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纯理论的化学教学内容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呆板。化学史描述从远古时代直至现代漫长时期中化学发展的过程,它包含了一个个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苯分子结构的讨论,它的不饱和程度增大,但不具备不饱和烃易发生加成反应的性质。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终日苦思冥想,集中精力研究。一天晚上在书房打瞌睡时,眼前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头尾相连,他猛地惊醒,由此联想到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单、双键交替结合而形成的环状结构。梦中的启发使他成功地提出了苯分子的结构,

4、这“梦”来自于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只要我们去努力、去奋斗,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样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渴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化学发展的过程中,每一发现都经历了科学家大量的实验、观察、分析、推理和验证的过程,适当让学生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从选择研究方案、施研究过程到研究结论的得出,都尽可能地由学生自主操作,有助于学生体验到知识的求索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是很有益处的。例如在学习碱金属时,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的阅读材料金属钾的发现,然后根据戴维的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再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确定了在我校实验室的条件下能够进

5、行的实验,并让同学分组进行实验,去真正的模拟戴维当时发现钾和钠的过程。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大多失败了,但是两组成功,这两个成功的事实足以大大的激发学生们的探索精神,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勤于探索的好习惯。 2.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创新,科学就发展、就前进;保守,科学就倒退、就停止。例如讲授电子云的图像,如果能够适当联系一下人们对原子结构探索的过程,从汤姆逊的“西瓜式”,卢瑟福的“行星式”,到玻尔的“旧量子化”的原子模型,直到玻恩运用概率分布解释的电子云图像,从变动和发展的角度去阐述,就会使学生自然地

6、认识到,每一种模型的提出,在当时看来尽管比较合理、甚至得到过公认,但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有的需要补充或修正,有的则可能被推翻。这样把知识作为历史的产物来考察,从它的孕育、产生和发展的流动中去进行阐述,就会活跃学生的思想,启发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甚至可能为此而立志,为揭示微观物质世界的奥秘而奋斗终身。 2.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已成为教师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重任。如在讲授钠的化合物、纯碱的生产和应用时,可以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他为了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放弃了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全身

7、心地投入到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工作中,打破了外国人对制碱业的垄断,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鼓励同学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刻苦学习,学有成就不忘祖国,心中时刻想着祖国和人民。 2.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科学崇尚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在教学中结合化学史,使学生从科学家身上能够学习到崇尚科学、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对学生治学观甚至人生观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法国人巴拉尔23岁时发现了单质溴。在此之前,有人将一瓶液体送给化学大使李比希,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但他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就贸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他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后,才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从此他把那个瓶子放在一只被他称为“错误之筐”的箱子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必然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促进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3结语 法国著名科学家朗之万所说“在科学教育中,加入历史的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化学史的教育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化学教师所领悟并应用到教学中。我们中学化学教师自身就需要多去研究,要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学术魅力与专业素养。所以,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史的教育,将是21世纪我国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