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314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既依赖于地理知识的认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思维能力又赋予地理知识以认识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必须通过各种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来引导学生的。 1 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闪念、一颗火花,而且是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开发学生大脑(特别是右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

2、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它们都为教学中构成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2 利用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感性认识是思维的

3、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许多发明创造,最初往往源于想象,以往在人们看来似乎异想天开,而今经过研究都一一成为现实,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突发奇想,作为教师首先应从保护的角度表示理解,充分呵护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初中许多部分的地理知识都可以通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或一系列新的事物的表象观念的出现。只要引导得当,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等心理活动,体会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较为全面系统化的地理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培养提名运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4、能力,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3 把握形象美,培养形象地理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个想法,而且是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通过模型、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联想生动的语言表达,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陛思考。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以初中学生的视角来分析,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5、,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月亮周期”的教学中,可以用3个比例合适的球体来模拟月亮、地球、太阳之间位子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模拟过程中,可以请同学积极踊跃地参加进来。诸如此类的例子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象的地理思维起到了重要作用。 4 联系生活实际,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水产业和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水产品的种类及分布、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所保护的珍稀动物,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在所难免,甚至比比皆是,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则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把野生动物的分

6、布情况与国内的旅游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珍稀野生动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平时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这种潜意识去识记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就成了他对以往旅游的美好回忆。效果自然也不同凡响。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的新发现证实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人类储存在脑内的潜能惊人,平常只运用到潜能资源的10%。美国着名心理学家乔瑟夫?摩苏博士说“人的潜意识好比一座冰山,浮出水面一小部分是意识,而潜意识隐藏在水下大部分。人只要适当地加以运用,记忆就变得十分轻松。”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其学习的兴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期间的思维活

7、动也越活跃。 5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之一。它是推动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探求真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不仅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热情、创新的意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保持有敏捷的思维,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将启迪智慧的谜语、言简意赅的歇后语、幽默动人的漫画等插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知识,更需要人才,而现在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要求他有活力、会思考、有协作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