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中心城区消防规划(2022—2035年)》.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82335 上传时间:2025-07-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中心城区消防规划(2022—203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扬州市中心城区消防规划(2022—203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扬州市中心城区消防规划(2022—203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扬州市中心城区消防规划(2022—203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扬州市中心城区消防规划(2022—203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第二条规划依据第三条指导思想第四条规划原则第二章规划目标第五条规划范围第六条规划期限第七条总体目标第三章消防安全布局规划第八条布局原则第九条火灾风险评估第十条消防区域分类第四章消防设施布局规划第十一条布局原则第十二条中心城区消防站第十三条乡镇消防站第十四条专职消防队第十五条消防执勤点第十六条消防指挥中心第十七条战勤保障基地第五章消防通道规划第十八条消防救援通道第十九条危险品运输通道第二十条自然水体取水点通道第六章消防供水规划第二十一条水厂与增压泵站第二十二条供水管网第二十三条消火栓建设第二十四条取水码头和消防水池第七章消防通信规划第二十五条有线通信第二十六条无线通信第二

2、十七条图像传输系统第二十八条计算机辅助决策信息管理系统第八章消防供电规划第二十九条消防供电第九章消防防灾规划第三十条规划原则第三十一条防灾措施第十章消防装备规划第三十二条消防装备配置要求第三十三条消防车辆配备要求第十一章消防宣传教育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三十四条消防站建设规划第三十五条消防通道建设规划第三十六条消防供水建设规划第三十七条消防通信建设规划第三十八条消防装备建设规划第三十九条消防隐患整治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第四十条强化消防督导检查第四十一条增加消防经费投入第四十二条落实消防规划编制第四十三条加强消防安全宣传第四十四条推广消防科技成果第四十五条制定消防应急预案第十四章附则第四十六条规

3、划生效第四十七条规划管理第四十八条规划解释扬州市中心城区消防规划(20222035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深化落实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合理安排城市消防安全格局,配备消防设施,实施消防建设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保障城市消防安全,落实“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的发展愿景和适应扬州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东方魅力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特编制扬州市中心城区消防规划(州22-2035年)o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修订)(3

4、江苏省消防条例(2023修订)(4)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年修正)(5)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22)12号)(6)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的通知(应急(2022)61号)(7)城市消防规划规范(GB51080-2015)(8)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51054-2014)(8)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9)乡镇消防队(GB/T35547-2017)(10)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313-2013)(11)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12)建筑设计防

5、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4)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15)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6)扬州市十四五”社会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17)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18)扬州市中心城区消防设施布局规划(2014-2030)(19)国家及地方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意见通知、技术标准、相关规划。第三条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

6、风险、增强全灾种救援能力为主线,以夯实消防治理基础、补齐改革发展短板和加快队伍全面发展为着力点,不断推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加快推进扬州市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四条规划原则(1)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消防安全布局。(2)依法治理、群防群治。提升消防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3)综合救援、转型升级。面对“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完善应急救援能力,全面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4)把握全局、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结合扬州发展的重点地区,加强消防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5)统筹规划、分期

7、实施。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下,做到近远期结合,统筹兼顾,同步建设。第二章规划目标第五条规划范围(1)规划范围:扬州市辖区,包括广陵区、邢江区、江都区,国土面积2305.68平方公里;(2)重点研究范围:中心城区,即以扬漂高速、启扬高速、京沪高速、长江及夹江围合的范围,国土面积647.39平方公里。(3)专题研究范围:结合扬州历史文化名城要求,专题研究明清古城(老城区)5.09平方公里的消防安全布局。第六条规划期限近期:2022年至2025年远期:2026年至2035年第七条总体目标至2025年,社会消防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消防救援力量体系更加建全,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引领支撑效能显著发

8、挥,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至2035年,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不断优化,城市应急体系健全,消防法规规章完善,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装备精良、设施完备、智慧高效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第三章消防安全布局规划第八条布局原则(1)将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设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区,并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位于老城区严重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的工厂、仓库,应当纳入改造规划,采取限期迁移或改变生产使用性质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2)合理选择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加油加气站和燃气调压站的位置,并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确保

9、安全。合理选择输送甲、乙、丙类液体,可燃气体管道的位置。(3)装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车站、码头,必须布置在城市或港区的独立安全地段。(4)城区内新建建筑,应当以建造一级、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为主,控制三级建筑,严格限制四级建筑。原有耐火等级低,相互毗邻的建筑密集区或大面积棚户区,应当纳入城市改造规划,积极采取防火分隔、提高耐火性能、开辟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等措施,改善消防条件。(5)贸易市场或营业摊点的设置,不得堵塞消防车通道和影响消火栓的使用。(6)景区应严格火源管理,解决消防水源问题,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不得举办大型活动。第九条火灾风险评估规划划分三个风险等级用地,即重点火灾风险用地(A

10、类、B类、C类)、防火隔离带及避难疏散场地、一般火灾风险用地。(1)重点火灾风险用地:A类重点火灾风险用地主要为具有消防隐患的二、三类工业用地、危险品仓储用地、加油加气站用地、港口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等;B类重点火灾风险用地主要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用地、商务用地、娱乐康体用地、二类居住用地等;C类重点火灾风险用地主要为交通枢纽用地、交通场站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其它服务设施用地等。(2)防火隔离带及避难疏散场地:主要为城市道路用地、轨道交通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水域、农林用地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O(3)一般火灾风险用地:主要为火灾风险较低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

11、一类居住用地、村庄建设用地等。第十条消防区域分类规划确定三类消防区域,即消防重点区域、消防一般区域及其它城市用地。(1)消防重点区域:指集中布局了大量既存在重大火灾风险,又对防火条件要求高的单位和设施的区域。包括地处城市旧城区、火灾易发区和多发区,人流、车流集中,建筑密度大,安全疏散空间和消防通道拥挤,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消防安全体系,灾害事故处置难度大的地区。(2)消防一般区域:指地处城市规划发展区,建筑密度适中,安全疏散空间良好,消防通道有必要的保证,强有力的消防安全体系易形成和完善,灾害事故处置难度相对较小的地区。(3)其它城市用地:指消防重点区域、一般区域之外的区域。第四章消防设施布局规划

12、第十一条布局原则(1)根据实际灭火救援能力确定消防站辖区范围,主城区消防站布局宜稍密,辖区面积不宜过大;新区、工业区消防站以接到报警五分钟内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辖区面积可稍大,但不应大于15平方公里。水上消防站以接到报警后30分钟内可以到达为原则确定责任区。(2)消防站选址充分考虑城市用地功能要求,避免在学校、医院、人流密集的公共建筑周边进行选址,同时尽量减少对周边用地的影响。(3)根据城市发展布局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应各个片区不同规模与特点,设置多层次的消防站布局体系。第十一条中心城区消防站中心城区共规划消防站43座,保留现状13座,规划新增30座。其中特勤消防站3座,一级普通消

13、防站33座,二级普通消防站2座,水上消防站5座。1、陆上消防站(1)特勤消防站规划设置3座特勤消防站,保留现状开发路消防站、广陵新城消防站,规划新增连运路消防站。(2)普通消防站规划设置35座普通消防站,作为承担辖区火灾扑救和一般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任务的主体力量。一级普通消防站:规划设置33座一级普通消防站,其中现状保留11座,规划新增22座,包括广陵产业园消防站、商贸物流园消防站等。二级普通消防站:规划设置2座二级普通消防站,分别为施沙路消防站、邛江河消防站。2、水上消防站扬州市中心城区规划设置5座水上消防站,分别为沿江水上消防站、京杭大运河水上消防站、夹江水上消防站、港区水上消防站和高水河水

14、上消防站。规划建议京杭大运河水上消防站以连运路消防站为依托,沿大运河岸线上配置消防艇,其装备及人员配备按国家规范进行,满足水、陆消防工作的需要。表4-1:中心城区陆上消防站规划一览表序号属地名称等级规划状态站址1广陵区广陵路消防站一级现状徐凝门大街与广陵林父叉口西南侧2五台山路消防站一级规划讴园路与五台山路交叉口东南侧3广陵新城消防站特勤现状西IIffi规划道路.东临新中沟河澳河绿地4江阳东路消防站一级规划联诅路与江阳东路交叉口西南恻5连运路消防站(物州正特种灭害教援机动大队、扬州由综合防灾机动中心)特勤规划运河南路东侧序号属地名称等级划态视状站址6金韵路消防站(厂陵区消防救援大队)一级现状金

15、韵路东侧7广陵产业园消防站一级规划绕城南辅道与宝林南骼父叉口西8生态科技新城金湾路消防站(生态科技新城消防救援大队)一级现状韩万路与胡家路交叉口东北侧9杭集消防站一级规划兴园路与规划道路交叉口东北侧10泰安消防站一级规划凤凰岛路与横一路交叉口西北侧11祁江区蜀冈路消防站一级现状蜀冈路与金槐路交叉口东北侧12真州路消防站一级规划其州北路与扬冶路交叉口东南侧13西湖消防站一级现状邛江北路与经年路交叉口西南侧14物流园消防站一级规划北外环路北侧15新盛路消防站一级现状新盛花园东侧,新盛路西侧16银沟路消防站一级规划红旗大街北侧17文汇西路消防站一级规划文汇西路与新城河路交叉口东北侧18扬力路消防站(

16、邛江区消防救援大队)一级现状328国道与西外环路交叉口西南侧19邛江南园消防站一级规划纵一路西侧,团结河北侧20瓜洲消防站一级规划S243西侧,仪瓜路北侧21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瘦西湖路消防站一级规划瘦西湖路与枫林路交叉口西北侧22隋炀路消防站一级规划隋炀路与园!区五路交叉口东北侧23祁沟路消防站(景区消防救援大一级现状邛沟路与安庄路交叉口东北侧24开发区开&路消防站(切州市消叼救援支队、开发区宿防救援大或)特勤现状维扬路与开发路交叉口西南侧25华扬西路消防站一级规划维扬路与卜丹河路交叉口东北侧26运河南路消防站一级规划运河南路与横沟河交汇处西南侧27施沙路消防站二级规划施沙路与周庄河路交叉

17、口西北侧28邛江河消防站二级规划运河南路与祁江河路交叉口东北侧29沿江消防站一级现状金山路与通电路交叉口西南侧30江都区商贸物流园消防站一级规划东海路与锦宜公路交叉口西南侧31江都城西消防站一级规划双迎路与建沟路交叉口西南研序号属地名称等级划态视状站址32江平路消防站一级规划湘江路与江陵路交叉口东南侧33嵩山路消防站一级规划昌山路与黄山路交叉口东北侧34至错路消防站(江都区消防救援一级现状乐和路与龙溪路交叉口东北侧35江都经济开发区消防站一级现状北华路与祈福大道交叉口东南侧36大桥消防站一级规划新南东路与东园路交叉口西北侧37三果路消防站一级规划二江大i三与二果路交叉口西北侧38圣容路消防站一

18、级规划二江大道与殷桥港交叉口西北侧表4-2中心城区水上消防站规划一览表序号F政区名称规划状态位置备注1开发区沿江水上消防站规划南临长江,西临京杭大运沟2广陵区京杭大运河水上消防站规划东临京杭大运河,西临运河南路陆上基地与连运路消防站合建3夹江水上消防站规划南临夹江,西临田桥大桥4江都区港区水上消防站规划南临长江,东临江都港5IwJ水河水上消防站规划西临高水河第十三条乡镇消防站规划将槐泗、杨庙2个近郊乡镇消防纳入中心城区统筹考虑,分别依托就近的消防站保障消防安全。邵伯、小纪、郭村、公道、李典、丁沟、方巷、朴席8个乡镇设置二级普通消防站,沙头、头桥靠近李典,由李典消防站承担消防扑救任务。其他8个尚

19、未设立专职消防站的城镇,应逐步建立乡镇专职消防队。第十四条专职消防队下列区域可按要求设置专职消防队:(1)城市经济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区;(2)火灾危险较大、距当地消防站较远的大、中型企业;(3)大型集贸市场、重点事业单位和古建筑群;(4)规模较大的专用仓库、储油或储气基地、重要的港口码头、铁路货场;(5)当地消防机构认为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其他单位。第十五条消防执勤点在距离城市消防站较远的大型社区,依托社区设置消防执勤点(配置1-2辆消防车,8-10名消防队员);原则上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小区由小区提供不小于350平方米的配套用房作为消防执勤点。现阶段中心城区内共有11处消防执勤点

20、规划在文昌阁周边预留一处消防执勤点。表4-3中心城区消防执勤点规划一览表序属地名称划态规状地址1开发区施桥执勤点状施桥镇2广陵区东关街消防执勤点现状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83号3文昌花园消防执勤点现状扬州市广陵区观潮路711号4盐阜路东关街消防执勤点现状扬州市广陵区盐阜路原扬大商学院地块5东花园执勤点现状江阳东路143号6文昌阁消防执勤点规划旌忠巷36号(暂定)7祁江区京华城消防执勤点现状扬州市邛江区京华城路66号8美琪消防执勤点现状扬州市祁江区百祥路128-1号9中集文昌消防执勤点现状扬州市邛江区文昌中路618号中集文昌商业中心西北角10江都区龙川老街消防执勤点现状江都区芒道河东岸路江都区第三

21、中学(荷花池校区)北侧约120米11工农路消防执勤点现状江都区工农路37号12生态科技新城利民路消防执勤点现状廖家沟路与利民路交汇处第十六条消防指挥中心规划保留现状消防指挥中心。第十七条战勤保障基地规划结合蜀冈路消防站设置一处战勤保障基地,兼顾训练培训功能。第五章消防通道规划第十八条消防救援通道(1)城市一级消防通道主要满足城市消防快速出动和远距离增援的需求,着重在于区域间快速便捷的交通。由城市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区域性城市主干道组成。(2)城市二级类消防通道主要担负消防站责任区内部及邻近责任区的消防出动交通任务,应满足城市消防出动的快速性和可达性。由城市区域内部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3)

22、城市三级类消防通道主要担负城市消防队伍接近火场,保证灭火操作场地和疏散火场人员、物资的通道。主要由小区、组团内部道路组成。第十九条危险品运输通道规划确定北环路、润扬路、江阳路一施井路段、京杭大运河围合的区域为危险品禁运范围。当确需在危险品运输禁区以内运输危险品的,须办理相关批准手续。第二十条自然水体取水点通道利用中心城区内的河道修建消防固定取水点,同时修建供消防车通行的取水通道,其宽度应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第六章消防供水规划第二十一条水厂与增压泵站(1)水厂依托供水厂进行消防供水,规划供水厂总规模90万立方米/日。其中:扬州市第一水厂(现状保留)、扬州市第四水厂(现状保留)、江都第二水厂(扩建

23、江都亨达水务水厂(扩建)。表6-1中心城区水厂规划一览表名称现状规模(万立方米/日)规划规模(万立方米/日)水源水源水质扬州一水厂3535廖家沟II扬州三水厂5关闭廖家沟II扬州四水厂2020长江II江都一水厂4关闭高水河Ii-in江都二水厂515芒稻河II-III江都亨达水务水厂520长江II+7490(2)增压泵站西、北地区地势偏高,需增加两座区域给水增压泵站:公铁水物流园沿扬菱路新建物流园增压泵站,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新城西区文昌路与西三环新建新城西区增压泵站,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江都区原江都一水厂改造成增压泵站,在黄海北路与锦宜公路交叉口西南侧建设锦宜公路增压泵站,规模为5万立

24、方米/日;浦头增压泵站,规模为4万立方米/日;在安大公路与353省道交叉口东北侧建设353省道增压泵站,规模为2万立方米/日;第二十二条供水管网充分利用道路改造、老城区改造等契机对城区内部分老化管网以及管径过细、配水能力低、压力小的管网有计划的进行改造更新,加大管网密度,逐步满足消防用水的要求。结合江都二水厂扩建工程,沿黄海路敷设DN800.DN1000毫米供水主干管(长江路以北为两根DN800毫米供水管),沿华山路、人民路、龙城路、建都路、湘江路、纬三路敷设DN800毫米供水主干管。另外,沿沿江高等级公路(S356)、新都南路敷设南部滨江新城的DN1200毫米输水干管(过江采用一根DN200

25、毫米钢管)。结合江都亨达水务水厂扩建,沿滨江路敷设DN1200毫米供水主干管,沿兴港路敷设DNIOoO-DNl200毫米供水主干管,沿沿江高等级公路(S356)、銮江路敷设DN800-DN1000毫米供水主干管,沿白沙路敷设DN600-DN800毫米供水主干管,沿大宜路、北华路、祈福大道、花木大道等道路敷设DN600毫米供水主干管。第二十三条消火栓建设消火栓应统一规格,沿道路设置,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靠近十字路口;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米,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米;当道路宽度超过60米时,宜在道路两侧设置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米,距建(构)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米。结合新建道路、老城区改造

26、中的新建管网或管网改造同步配套增补消火栓,并推进老城区消火栓旁应急消防器材取用点建设工作,统一规划,同步实施。针对老城区消火栓缺口大、损坏大的情况,应列出计划,增补维修,定期检查。第二十四条取水码头和消防水池每个消防站的责任区至少设置一处城市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取水码头以及相应的道路设施,保证消防车的吸水高度不超过6米,并设置消防码头指示标志。老城区用地紧张,可结合河道整治及观景平台建设,将硬质路面铺设到取水平台,也可以铺设管道至水源缺少的城区内部,以满足消防车取水的要求。消防水池一般与生产、生活用水合建。建议在广场、公园、小区中心等位置修建喷水池。在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消防水池的设计时应严格

27、按照规范要求,加强监管,同时适当考虑其周边地区的消防用水。第七章消防通信规划第二十五条有线通信消防指挥中心与市政府、供水、供电、供气、110、122、120、医疗、交通、气象、环保、地震等单位之间各设不少于1条火警调度专线,形成电话会议系统,以便发生火灾时,统一指挥、调度、救援和疏散。消防救援站至市话分局、消防重点单位的火警电话不少于1条。第二十六条无线通信无线通信系统是城市火场增援、火场指挥和通信、火场图象传输和消防车辆动态管理的主要通信方式。规划借助系统350兆集群大网,设立消防集群子网。在扬州无线信号较弱地区新建无线转信塔,提高无线覆盖率实现无线通信三级网。第二十七条图像传输系统通信指挥

28、车及相关灭火车辆应配备便携式摄像机、GPS定位系统等,及时掌握车辆动态,有条件时,应在战斗员头盔上配备摄像头和传输设备。在重要地段的超高层建筑或无线基站设置2-3个消防电子瞭望台,装设监视报警装置,以便指挥中心了解全市安全状况。消防指挥中心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控制系统联网,并健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电子档案库。消防指挥中心与交通指挥中心并网,实现交通和消防资源共享,便于了解道路情况,提供消防出车方案的决策辅助,达到指挥和灭火救援工作高效快捷的效果。第二十八条计算机辅助决策信息管理系统增加和完善消防调度分中心的各种信息数据,如:地理信息数据库、危险品数据库、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据库等。加强专职技术人员

29、的培训,开发消防计算机应用软件,实时了解火场附近道路交通、火灾现场情况。建立消防灭火战斗和突发事故处置模拟演练指挥系统,建立培训中心以提高指挥员灭火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消防队员的灭火战斗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第八章消防供电规划第二十九条消防供电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的主电源应由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供电。消防指挥中心、消防站、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交通、环保、地震、防火重点保护单位等均应设双回路供电。消防站的供电负荷等级不宜低于二级,并应设置配电室。新建消防站均应设双电源供电,同时配备柴油发电机组或配置EPS作为市电全部停电后的应急电源。严格按国家规程规范来控制电力架空线路走廊和变电站与各种建

30、筑物以及加油加气站、油库、液化石油气储罐、天然气门站、天然气储配站等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间距。在现有高压线路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应限期拆除,对位于高压走廊内的易燃易爆设施,也应拆除或搬迁,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在设计、施工、管理中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建筑物消防供电的可靠性,保障建筑物内部消防疏散设施在火灾发生时,能正常使用。第九章消防防灾规划第三十条规划原则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等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应按抗震、人防要求和抢险救灾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保证救灾能力。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人防工程、道路系统应作为城市防火救灾的避难、疏散场地,按照扬州市抗震防灾规划和社区生活

31、圈规划技术指南要求落实避难场所、应急通道、防灾设施等公共安全配置服务要素。第三十一条防灾措施城市供水采用多水源、环状管网供水。城市供电采用多电源环路供电。城市通信建设有线和无线结合的系统,两者机房分开独立设置。保证供水、供电安全可靠,通信系统不中断。易燃易爆工厂、仓库和剧毒物品仓库应迁出市区,建在远离人口稠密地区的安全地点。增加城市道路对外出口,每个方向有两个以上的对外出口,加强与邻近城市的交通联系。结合城市的公园、广场、绿地、地下人防工程合理规划人员疏散避难设施。制定发生地震、战争、恐怖袭击时的应急预案,明确指挥机构、应急响应、力量调集处置程序与措施等。建立与公安110、交警122、医疗救护

32、120及供水、供电等部门的社会联动系统。第十章消防装备规划第三十二条消防装备配置要求消防站一个班次执勤人员配备,可按所配消防车每台平均定员6人确定,其他人员配备应按有关规定执行。普通消防站装备的配备应适应扑救本辖区内常见火灾和处置一般灾害事故的需要。特勤消防站装备的配备应适应扑救特殊火灾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的需要。战勤保障消防站的装备配备应适应本地区灭火救援战勤保障任务的需要。表I(M消防站配备车辆数量(辆)消防站类别普通站特勤站、战勤保障站一级站二级站小型站消防车辆数57242811表10-2各类消防站常用消防车辆品种配备标准(辆)普通站特勤站战勤保障站一级站二级站小型站灭火消防车水罐或泡沫消

33、防车2113-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泡沫干粉联用消防车-干粉消防车-举高消防车登平台消防车石梯消防车11-举高喷射消防车专勤消防车抢险救援消防车11-排烟消防车-照明消防车-化学事故抢险救援消防车-1-防化洗消消防车-核生化侦检消防车-通信指挥消防车-战勤保障消防车供气消防车-1器材消防车-1供液消防车-1供水消防车-自装卸式消防车(含器材保障、生活保障、饮气、供液等模块)-装备抢修车-1饮食保障车-1加油车-1运兵车-1-卫勤保障车-发电车-淋浴车-工程机械车辆(挖掘机、铲车等)-消防摩托三-注:表中带”车种由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选配;各地区在配备规定消防车数量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选配消防摩托车。

34、表10-3普通站和特勤站主要消防车辆的技术性能肖防站类别技术演y二L一普通站特勤站一级站二级站小型站比功率(kWt)应符合消防车通用技术要求GB7956.1的规定。水罐消防车出水性能出口压力(MPa)11.811.811.8流量(Ls)402040206030登图平台、右相作高度(m)消防车额定工181830举高喷射消防车额定工作高度(m)161620抢险救援消防车起吊质量(kg)300030005000荤引质量(kg)500050007000表10-4战勤保障站主要消防车辆的技术性能车辆名称主要技术性能供气逍与半承液消防车可同时充气手埴数量%只,灌充充气时间2min灭火药剂总载量4000kg

35、装备抢修车额定载员N5人,车厢距地面V50cm,厢内净图度N180cm;车载供气、充电等设备及各类维修工具饮食保障车可同时保障15()人以上热食、热水供应加油车汽、柴油双仓双枪,总载量N3000kg运兵车颤定载员30人宿营车獭定载员15人表10-5普通站、特勤站灭火器材配备标准_消防站类别名称_普姆1特勤站-05二M小型站机动消防泵(含手抬泵、浮艇泵)2台2台2台3台移动式水带卷盘或水带槽2个2个2个3个移动式消防炮(手动炮、遥控炮、自摆炮等)3门2112门311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液桶、泡沫枪2套2套2套2套二节拉梯3架2架2架3架三节拉梯2架1架1架2架挂钩梯3架2架2架3架低压水带200

36、0m1200m1200m2800m中压水带500m500m500m100Orn消火栓扳手、水枪、分水器以及接口、包布、护桥、挂钩、墙角保护器等常规器材工具按所配车辆技术标准要求配备,并按不小于2:1的备份比备份注:分水器和接口等相关附件的公称压力应与水带相匹配。第三十三条消防车辆配备要求出警频繁的消防站,应增配相应的水罐消防车,并相应增配中型供水或重型供水消防车。辖区水源有保障的,可配备中型泵浦消防车,道路狭窄的可配备轻型泵浦消防车。辖区缺水或市政消防供水系统较差的,应增配重(中)型供水消防车或重型水罐消防车。辖区内有油类、化工类生产、仓储、运输单位,根据其危害程度确定其配备中型或重型的泡沫、

37、干粉消防车。辖区内有大、中型地下设施的,应配备高倍泡沫消防车或排烟消防车。辖区内有大、中型电力设施的或易形成重大高压喷溢类火灾的,应配备中型或重型干粉消防车。辖区内有储气罐区的应配备举高喷射消防车,并相应配备泡沫消防车。第十一章消防宣传教育依托城市资源建设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主题公园,推动街道、社区完善微型消防站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作和传播消防安全公益广告、影视剧、舞台剧、微电影等作品。推动移动通信运营商发送消防安全提示短信。鼓励快递、电商企业利用各自平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利用宣传栏、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等载体开展消防公益宣传。推动各级各类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展应急宣传、科普宣传和公益宣传。组织

38、新闻媒体集中曝光火灾安全隐患,倒逼问题整改。加强消防执法、火灾事故典型案例宣传,以案释法、以案警示、以案促改。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注重运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设置网络议题,策划互动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消防安全治理。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三十四条消防站建设规划根据消防安全形势现状和城市近期发展要求,近期消防站建设将重点放在改善现有建成区消防安全形势和满足新建成区的消防救援要求。保留13个现状消防站,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增配或置换相应消防装备,提升训练和救援能力。近期中心城区新增3个陆上消防站,其中1个特勤消防站,2个一级普通消防站。近期乡镇新

39、增2个消防站。表12-1近期中心城区消防站规划建设一览表序号属地名称站址站级用地规模(m2)1邛江区瓜洲消防站S243西侧,仪瓜路北侧一级站39352广陵区连运路消防站(扬州市特种灾耆救援机动大队、扬州市综合防灾机动中心)运河南路东侧特勤站208303生态科技新城杭集消防站兴园路与规划道路交叉口一级站12272表12-2近期乡镇消防站规划建设一览表序号属地名称规划状态站址1开发区兴席路消防站规划新增横四路与兴席路交叉口西南侧2江都区丁沟消防站规划新增扬泰机场周边第三十五条消防车通道建设规划消防车通道依托于城市道路建设,规划重点梳理旧城中危旧建筑密集区及消防安全条件差的区域(如旧城棚户区、城中村

40、等)。第三十六条消防供水建设规划(1)加大水厂供水能力建设:江都二水厂供水能力扩建至15万立方米/日、江都亨达水务水厂供水能力扩建至20万立方米/日。(2)加快城市供水主干网建设:对广陵新城、临港新城和江都舜天路东部副中心供水管网进行配套,对老城区以及古运河东部旧城区老管网实施改造。同时推进中心城区消火栓的维修、更换及维护工作,使其符合消防的要求;同时结合中心城区的旧区改造以及城市道路建设祠步配套增补市政消火栓,消灭缺口。第三十七条消防通信建设规划按照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要求,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和功能完善的、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消防通信调度指挥系统。(1)火警调度指挥中心数据能够达到

41、一打一送、所有数据实现实时化。(2)接处警GIS系统能够与车载GPS导航系统联网,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可以无死角传输,达到统一可视调度指挥目的。第三十八条消防装备建设规划完善现有消防站装备,提高先进装备覆盖面,提升装备科技含量,加快购置和研发先进的破拆工具、登高器材、照明工具,特种器材等。着力提高个人防护装备的综合性能,改进一线消防员战斗服和消防靴等装备,引进配置用于火情侦查的具有红外摄像、无线通话、照明、安全防护功能的消防员头盔,适当增加空气呼吸机、子母式声光呼救服、防化服等装备的数量。第三十九条消防隐患整治城市老街区、棚户区等危旧居住建筑区在城市改造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消防安全治理。主要整治

42、5.09平方公里明清古城和文峰-汤汪片区内的旧城区,重点在于打通消防通道,增加消火栓数量,消火栓间距按小于80米控制。对于历史街区内有消防隐患的工厂、餐饮等单位,要严格控制,加强监管。加强砖木结构、老旧房屋以及文物建筑电力线的整治更新,避免因电气线路老化引发火灾。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第四十条强化消防督导检查按照江苏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的消防工作职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将消防经费、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社会消防力量发展、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纳入政府工作目标,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严格执行重特大消防安全问题责任追究制度。第四十一条增加消防经费投入将消防经费纳入政府工作计划,明确消防事业经费所占GDP总量的比例,增加消防投入,增购先进技术装备,有计划地更新陈旧落后的装备,逐步提高抗灾能力;同时,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投入一定的经费购置本单位自防自救的消防器材和装备。第四十二条落实消防规划编制各地应根据当地建设发展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城镇消防规划,制定和落实年度实施计划确保其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实施。严格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消防安全设计审核、验收或备案抽查制度,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对建设工程的消防安全负责。第四十三条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消防工作的重点除了本身的硬件建设和日常管理外,还要加强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绿化工程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