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3416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探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探索 本文首先阐述了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最后通过观察研究,指出了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1文本细读有助于改变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新课改提出文本细读,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文本细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同时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使其进行自我探究性学习。这样,引导者的角色代替了灌输者的角色,无论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是教学策略和方法都会得到有很大的改变。 1.2文本细读有助于教师提高

2、教学设计层次。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老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易到难地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体现出教学方案设计的层次性。 1.3文本细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能够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被打开,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作为引导者,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细读文本中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帮助我们确切的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也需要引起重视。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穷人一文中,多处使

3、用了省略号,可以利用这个课文,对学生进行省略号的学习和训练。其中一处“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10下,11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这里的省略号略去的是古钟敲击声的次数。时间已经很晚,妻子仍然没有睡觉,在等待着丈夫归来。她在心里一声一声的数着钟声,流露出来女主人公焦急的心情。同时文中未提“穷”字,却通过省略号和一句心情描写反映了这家人生活的穷苦。 2.2细读文本中重点字词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从重点的字词入手,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语文课堂上要注重识字、写字教学,对于阅读文本的教学要特别重视学词和重点句的表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细读更多地体现出的是对文章字词句的细读。教

4、师要善于挖掘字词句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运用,通过重点的字词句理解文本,并让学生抓住作者字词运用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 例如人教版第五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么写道“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中的“拣”字用得非常好好。“拣”就是挑选的意思,“拣不完”,说明西沙群岛的海滩上不但贝壳多,而且美中还有更美的,可以任你挑选。如果换成“捡”字,很显然不能突出西沙群岛贝壳的美丽。所以,这个简单的“拣”字从侧面反映了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3细读文本的结构。对于文本的细读,“结构”同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文本结构也是

5、很多老师容易忽略的地方。例如在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探究其文章结构,就会发现整篇文章的前后对比。文章分为了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写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在街上卖火柴。小女孩饥饿、寒冷、孤独、痛苦。第二部分写了小女孩在幻觉中到了喷香的烤鹅、爱自己的奶奶。这里通过巧妙的对比,准确的写出了小女孩内心的强烈渴望。 2.4细读文本的背景。小学课文课本选入一些有关革命题材的篇目,在这些课文教学中,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学生对文章背景的生疏,以至于导致对文章内容理解不了或者理解不透彻。例如人教版六年级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叙述了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历史,展现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和面

6、对敌人坚贞不屈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本课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历史背景上,让学生了解李大钊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同志的伟大品质。 3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多年来教学中通过对文本细读的研究,笔者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与不足,归纳如下 3.1文本细读的优劣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功底。关于文本细读,似乎每个老师都懂得,甚至都能略说一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老师往往停留在形式上,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简单粗略的解析,有的更是更是参考教辅书籍进行草草了事。教师本身没有对教材的感悟与理解,解读不出文本深层次的内容,又将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呢?因此说,文本细读的推广,需要老师首先具备较强的对文字

7、的审查能力、感悟能力、解析能力,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3.2存在文本解读过度的现象。在研究实践中,我发现,一些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些过度,间接的提升了阅读教学的难度,导致不能按时下课的情况发生。这样的拔苗助长是不合理的。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组织安排教学,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能把对本文的解读当做自己显示学问深浅的途径。因此,执教者在进行文本细读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进行各学段的文本细读。 3.3教师文本细读中,忽视学生的学习和体验。一些解读文本功底很深的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去主动理解和探究文本,而是把自己的细读的成果直接传递给学生,这是不对的。文本细读的根本,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不能自我欣赏式的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教师的细读不能代替学生的细读,学生才是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