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体化视角解读大学生跷课现象.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4136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个体化视角解读大学生跷课现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个体化视角解读大学生跷课现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个体化视角解读大学生跷课现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个体化视角解读大学生跷课现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个体化视角解读大学生跷课现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个体化视角解读大学生跷课现象 当代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形成了个体化的一股热流,大学生扩招以来,国家不再对大学生提供就业分配和保障,使得大学生群体也走上了个体化的道路。笔者在本校采访了经常跷课的2位大学生A和B,发现许多大学生跷课并不是一味沉浸于网络世界或者贪图安逸,学生利用跷课的时间去进行社团工作、社会实习或者其他专业的学习,这是当代学生个体化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学生跷课现象并在思想观念和制度上正确认识和保护那些积极探讨自我前进方向的大学生的跷课现象。 当下中国处于转型时期,短短近几十年的中国变化远远超过曾经上百年的改变,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冲击着我们千年古国的文明。自改革开放

2、以后,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加入WTO以后,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化视角下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由此带来的个体化的思维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个体化的社会大背景的视角下,深入大学生群体中,在本校选取了两名经常跷课的大学生A同学,女,大三年级,贵州贵阳人,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B同学,男,大一年级,贵州毕节人,经济学专业。笔者在与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深入交谈整理了和他们的一些谈话,总结了他们的观点后发现,他们经常跷课但是并不是原本我们想象的把时间都花在网络游戏或者社会娱乐上,相反,他们由于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或者对学校书本知识不满而寻求社会实践知识,只花很少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本专业的课上,

3、然后将主要时间花在他们所自身积极筹划的目标当中。在笔者看来,这是个体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表现,而且不容小觑。 一、跷课现象“背后的故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学校园是知识的高等殿堂,书本的海洋,图书馆里是宽敞明亮的,里面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大学生。然而在现实生活的校园,我们看到的则是一群人整天宅在寝室里打游戏,上课的教室里人群稀稀拉拉,并且都是在埋头大睡的,学校的图书管里面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只能看到一些冷清的身影。为此学校不遗余力地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来保证到课率晨练、查课、点名等都是在学校司空见惯的方式。一些跷课次数达到一定数量的同学则会受到通报处分或者被要求叫家长,情节严重

4、的直接开除学籍。在老师眼里,跷课的同学已经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但是在跷课大学生的眼里,又是怎样的一个观点呢? “我经常跷课是因为我根本不喜欢这个专业。”A同学说,“当时上大学的时候我选的不是这个专业,由于分数不够所以调剂到现在这个专业了,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也基本都是这样调剂过来的。” 除了不感兴趣,笔者又与另外一位B同学进行交谈,他的专业并不是经过调剂的,但他也有跷课的不同理由。 “老师经常给我们计算跷课的成本”,B同学说,“以老师的计算方式,我们每跷课一天的话,我们的成本就是100元。老师又说,我们父母每天辛辛苦苦赚钱来供我们读书,我们反而这么不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那些跷课的同学实在是太

5、不应该了。但是我觉得我们上课的方式实在是太无聊了,老师在上面照本宣科的念,我根本提不起精神。而且这些书本上的知识到社会上去一点用也没有。” 通过与两位经常跷课的同学的初步交谈,笔者了解到了一些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的跷课理由,但是他们跷课以后又利用这些时间干嘛去了呢?接下来笔者与他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交流。 二、跷课以后“去哪儿” 跷课的学生在学校管理者和老师的眼里都没有好的印象,但是至于跷课背后的原因可能大家也没有再去深究。在他们看来,无非就是去上网玩游戏,或者是在寝室埋头大睡。笔者也带着这样的疑问跟A和B同学交谈,但是却得到了很不一样的答案。 A同学说“我虽然没有去上课,但是我期末一科也没有挂

6、。考试的内容都还比较简单,我利用期末考试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自学一下教材就能过了。” 笔者听到这里,感到一点惊讶,A同学的学习能力相当不错,但是为什么不多花点精力在学习上,定更高一点的目标呢? “因为我对现在这个专业不感兴趣,我的兴趣在金融方面。我只花很少的一部分时间在本专业的学习上,我认识金融专业的几个同学,我经常跟他们去一起上课,最近还在学习炒股,我觉得金融比我现在学的知识有趣的多了,听说学校还会举办创业大赛,我们也很有兴趣参加呢。” B同学现在才念大一,笔者却感觉到他没有那种新生稚气未脱的脸庞,反而更像一个老练的上班族。 “读书以后不就是为了就业嘛,我们读的学校本来就不好,在文凭上肯定没有

7、竞争优势。我从现在就开始在社会上做一些兼职和实践,社会经历丰富了,说不定以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三、给跷课同学“正名” 大学是我们跨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门槛,进入大学后,我们已经有一只脚迈入社会了。丰富的校园生活应该兼容并包,允许各种各样人才的存在。在校园里我们也看到了相同的悖论,大学赋予我们以自由平等的理念,但是却束缚了我们个性化的发展,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人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道路,特别是近些年来就业压力的加剧,让很多人看到大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接轨的“水土不服”。 1.从观念上根本改变对跷课的偏见 从观念上根本正式跷课学生积极筹划自身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前提,如果不能做到在观念上改变从前对

8、跷课学生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区别对待这些学生的层次上,那么之后所开展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都是不可能有用的。学校的管理者和授课老师都应该有兼容并包的思想,不能仅仅因为学生没有按照自己所要求的目标去完成而责怪、处罚学生,在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上,我们应该更加看重结果而不是过程。 2.改革教学内容 杜威认为,学校教育要以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自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形成所谓现代教育的新“三中心”模式,1这个理论同样可以用于大学教学改革。1.书本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唯有通过实践思维的锻造,才能正确地理解教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知识的源泉以及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真正“从技术

9、熟练者走向反思性实践家。”22.在教学内容设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3.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与老师地位的转变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教育过程应该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但是教师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 3.制定相应规则保护个性化的学生发展 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仅仅体现在人才的培养方式,还应该有兼容并包的思想。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市场化的经济带来了全球化,也拓宽了未来职业生涯的道路。人们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兴职业的发展,比如牵犬师、营养师、职业游戏玩家、分手代理、宠物墓地师、酒店试睡员、临时代驾和职业砍价员等等,都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职业观念,大学的人才培养观念也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在书本的范围内。新兴职业和观念目前都还在萌芽,虽然在大学内还没有出现,但是大学却不能成为扼杀这种新兴思想的一种工具。推展创新性和个性化的大学生发展首先就应该破处阻碍学生自由发展的障碍,给学生营造一个能自由发挥其特长和爱好的环境。3(贵州财经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