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505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体育课是一种师生双向交流活动比较强的教学活动,而语言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一座桥梁。因此,语言运用情况在体育教学中很重要。基于此,本文以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高中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 一、高中体育教学语言的特点 高中体育教学具有开放性、直观性、交流性、实践性等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精确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语言精确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发布口令、阐述动作概念和理论知识、分析纠正错误动作等方面。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准确地运用语言,以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让学生理

2、解并接受。例如,篮球的投篮是用“投”,而不能说成“抛”;行进间上篮的动作不能说成“三步上篮”。 二是鲜明性。教师在教学中所发出的指令要观点明确,要求具体,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在练习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动作要领要做到界限分明,才能让学生明白无误并更好地遵循和执行教师的教学意图。 三是生动形象性。教师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项目、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等情况,运用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的语言。在讲解动作时,教师应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将专业术语口语化,使学生能听得懂并容易接受,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四是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使用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这不但能拨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主

3、体处于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心理状态。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 贵港市覃塘区樟木乡是壮族聚居地,地处该乡的樟木高中,2000多名高中生几乎全部为壮家子弟。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信息比较闭塞,教育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此外,相当多的学生是留守孩子,平时较缺少父母的关爱,自卑感较强,与人沟通相对缺乏自信心,在学习上自主性不强,对教师的依赖较严重。樟木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母语多为壮语,普通话水平不太高,而有的教师是外地的,不会壮语,这些教师未能处理好跟学生的语言沟通问题,师生间产生了陌生感,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些外地籍教师上的体育课缺乏兴趣,以至于产生恐

4、惧感和抵触情绪。第二,有的教师备课针对性不够强,课堂语言不精确,对动作概念的剖析、原理的阐述等表达模棱两可,由此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第三,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有时候会使用比较严肃的语言,这就使本来就缺乏自信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敬畏心理,导致很多动作不敢大胆尝试。 三、对策 基于高中体育教学语言的特点,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根据要求,教师应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但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教学环境,不管是本地籍的壮族教师还是不会壮语的外地籍教师,面对特殊的学生群体,一开始还是不宜一味地强调普通话讲课为好。在教学初期可以采取以退为

5、进的策略,处理好授课语的使用问题,过好师生的语言“磨合期”。不会壮语的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学习,主动跟学生学讲壮语。对学生的尊重从语言入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自卑心理,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 第二,教师应认真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学习习惯,从而有针对性地备好每一节课。教师应敢于放下架子,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三,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在授课时善于运用语言艺术。一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应恰如其分、切合实际、有的放矢地运用语言。二是教师使用的语言应生动,比喻应贴切,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三是教师对动作概念的剖

6、析、原理的阐述,应精炼、准确,突出重点。由于体育课是以实践为主的课,授课时教师不宜长篇大论,不宜在练习过程中不时地停下来讲课,而应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四是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将专业术语口语化,并适当采用口诀的方式。例如,实心球最后用力的动作要领可以这样讲解:“右脚蹬,左脚撑,猛烈用力靠全身。手指拨球往上看,球离上步不出线”。 第四,由于有的学生学习兴趣不太高,自信心不足,存着一些自卑感,且依赖性强,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采用肯定、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以赞赏、激励,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经常使用“很好”、“不错”、“真棒”、“好极了”等肯定、赞许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动作,这样,将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语言具有精确性、鲜明性、生动形象性、启发性等特点,而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加以解决,以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责编苏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