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507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区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区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区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区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区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而山区农村美术教育的落后状况更为突出,因此提高山区基础美术教育就显的尤为重要。本文指出了山区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当前国家提出的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差距,以保康山区美术教育为例提出了山区基础美术教育的前景。 1 目前山区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山区美术教育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对照国家提出的美术新课程标准,山区美术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理念的陈旧。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山区教师因信息

2、闭塞、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磁场仍强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观念上仍旧是:美术教学就是传统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还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2)教学目标的片面。山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特殊,往往走出山区、走进城市当作重要的人生理想、教育理念。这极大限制了山区美术教学活动。山区不仅像城市一样会特别偏重语、数教学质量的评价,忽视美术等艺术课程;而且在现有的美术教学中,山区也只是通过一些简单方式开展美术活动,掌握简单的知识、技能和审美能力,而创新能力、积极的情感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遭到忽视。 (3)教学方式的落后。山

3、区美术教学受各种因素限制,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如:往往用课堂讲解代替学生感悟;偏重单纯的技能与技巧训练,轻视美术文化观的教育与培养;偏重教师示范演习,轻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这自然导致学生的学习其实就是复制美术作品,教师的讲授则是效仿应试教育方式。 (4)评价标准的简单。如何完善美术评价一直就是难题。山区美术教学评价更是标准简单化。一是片面强调技能技法评价,忽视认知与情感评价。二是通常只是由老师单向度地评价学生作业,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评价。三是过分重视规范评价,轻视学生的多元性、逆向性创意评价。四是过分看重学业成果评价,轻视学生的美术学习心态、过程、情感与价值观评价。 (5)环境条件的制

4、约。山区美术教育的发展有两大制约:第一,由于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学生所能看到的东西很少;第二,由于山区特殊的人文环境,大多数人对美术基本没什么认识。 2 改进山区美术教育的若干对策 根据笔者在山区学校的切身体会和初步调研,认为目前山区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改善: (1)必须要提高山区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水平。首先要深入理解美术新课标。不要把美术训练看成是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5、,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要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向情感、认知、技能等多方面发展。 其次要创新美术教育观念。不可以将美术教育只是简单的认为是让学生会画画而已,而是要清楚明了的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真正内涵,要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的发挥美术课的作用

6、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后,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健康的,什么是颓废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并且要引导他们理解什么是优美,什么是壮美。什么是雄浑刚健的美,什么是优雅的美,什么是柔和的美,什么是质朴自然的美,什么是绚丽丰富的美。需要坚持树立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正确的审美观点,做到使他们能够认识、热爱、维护、来创造创造美好的事物,从而也能够憎恨、丢弃、改造丑恶的事物,于此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逐步的发展。坚决不能把美术课看成是技术课,于是就把美术教育只当作技术教育来进行。如果那样的话就将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但是在一些贫困山区

7、的中小学,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依旧是我行我素。不要说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教育,就连最基本的美术技能教育也远远达不到目的。所以,只有我们认真的反思,彻底的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误区。摆正对待美术课的态度,把美术课放在正确的位置,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美术课。要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能够到美术教育的滋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审美观发生质的改变,只要学生的审美观发生了彻底的变化,那就将会对整个地方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2)要探索适合贫困山区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国家提出的美术新课标的要求,有些在山区是根本就不可能实行的,例如要求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了解课程的内容,在不能实行的情况下就要求老师

8、运用其他的方法老进行教学。有的山区有皮影戏,就可以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来替代多媒体;有的山区有竹编、草编,可以让学生在平常多观察从而动手制作;还可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观察劳作场面进行写生。 (3)要充分利用山区的本土美术资源。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十里不同俗,人们世世代代劳作生息,创造了一方风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不同的民俗;不同建筑风格的民居;不同的着装和生活,显示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形态。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越是土的,就越是有生命力。因此,如果能让本土教材走进课堂,就能够很容易的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而且于此同时学生也乐意去发现,寻找自己熟悉的东西。如:保康欧店的响铃沟,有形状奇特

9、的岩石、涓涓的溪流、颜色斑斓的小鸟等等,组合起来都是一幅幅非常漂亮的画面;学生上学走过的山间小径,都是本土化的美术教学素材。 (4)组织编写和使用适合山区的美术教材。由于美术教材上是针对大多书地方的很多内容并不完全适合贫困山区的实际情况,所以就需要我们对教科书的一些内容进行一定的修改,提倡自编教材。编一些适合贫困山区实际情况的,能够让学生接受并且产生兴趣的教材。不要用古板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这样就不利于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编教材的内容丰富,题材宽泛,灵活性强等特点,充分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山区美术教材编写,建议思考三个原则:通过山区与中国山水艺术文化发展的关系,引导

10、学生理解山区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山区、表现山区、服务的学习积极性、社会现任感;通过美术教学了解、思考山区与城市的关系、差别,树立正确的城乡观念,为推进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奠定教育与观念基础。 (5)要因地制宜地合理配置和运用教具。贫困山区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没钱买学习用具。这就需要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美术用具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自己解决的就尽量不要去买,如颜料盒,画板,调色板等可以尽量自己解决。纸张,颜料这些不能自己解决的东西,就可以让两三位同学合用一盒。这样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使同学们接受,在这方面就需要老师多思考,尽量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以后,素质教育在提出之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尤其是山区美术教育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人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得到提高,在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山区美术教育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