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背景下浅谈高中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观.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566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背景下浅谈高中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多元背景下浅谈高中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多元背景下浅谈高中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元背景下浅谈高中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背景下浅谈高中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观.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多元背景下浅谈高中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观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教育普及率增长,高中生这个群体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大到教育体制改革、小到高考时的爱心车队,以及出现率越来越高的各种高中校园文化现象的报道,大大小小的各种现象无不体现着社会对高中生的关注。可与此同时,笔者注意到大部分文献还是调查大多是对高中生行为和习惯的论述,却都不曾涉及到习惯和行为的源头高中生敏感的内心世界。于是,同样作为一个普通高中生的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以及周边同学的情况浅显地谈论一下现代普通高中生的社会观大致是呈现怎样的状态的。 引言 高中生是社会价值观念中比较具有超前性的一个重要群体,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调

2、查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在校高中生2373.4万人,我国高中生数量日趋庞大,这批具有探索性和超前性的学生将是国家未来的支柱和希望。而中学生的社会观正是一种敏感的折射,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所以研究普通高中的社会观,改变对高中生的一些妖魔化评述,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未来导向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一、现阶段高中生的生活情况 人所处的格局决定了你的眼界。对于高中生来说,在中国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体制之下,除了一少部分学生外,鲜有能脱离两点一线式生活的人(即家学校两点一线)。高中生的生活圈只有这么大,加上年龄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导致了很多高中生对社会的认识不及大学生和成年人那么全面。可

3、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高中生身上看到不同于其它人的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甚至矛盾。这些问题是是一些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所以这些现象完全不同于现今社会的主流成员的行为,因而成为了现在社会关注的焦点。2 二、浅析高中生的社会观 1.家庭观 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待在家里的时间非常少,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更是寥寥无几。几乎所有的假期都在补课中渡过。这样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生活无疑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的压力得不到释放,同时由于家长和学生的“代沟”导致家长无法和学生及时沟通。 所以这样的问题就导致了不少的家庭纷争。据调查有超过91.17%的学生表示在家中曾和父母起过争执,甚至有11.76%的人表

4、示经常和父母争吵。 看到这样的数据,有不少人会开始批判现在的中学生不懂得孝敬父母,没有正确的家庭观。可笔者却想说,事实并非如此。据2018年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幸福观调查中对“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中国高中生选择率最高的前三项依次是“家庭美满”占98.2%、“自己感觉幸福的生活”占97.7%、“按自己的兴趣生活”占94.9%;由此可见大部分的高中生是有孝顺的意识的。但因为种种原因,更多的人不会付诸行动。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表示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很多,自己也很感恩,但并不愿意将自己的情感向父母表达出来,只是默默的在心里感激着自己父母为自己做的一点一滴。 其实,在笔者看来,高中

5、生的家庭观其实是取决于高中生对“家庭”这个概念的认识矛盾。对高中生来说,家是一个你可以将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倾注其中却可以换回爱和关心的地方;可家也是一个自己身在其中期望得到关心和关注却又想拥有独立空间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有些矛盾的心理,才让父母们摸不清头脑,才会发生争执。 其实,不是中学生家庭意识淡薄才和父母争执,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高中生对家庭美满和个体幸福感的追求,表明他们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浓厚的家庭观念,也勇于张扬个人的幸福,体现了对家庭和个人的并重,而正是因为他们太依赖这个家,或者太想要证明自己,才会和父母意见不合的。 2.爱情观 爱情是人生中永恒的主题,对高中生也不例外。根据调查,

6、97%左右的高中生心里都有着那样一个“梦中情人”。很多人看见学校里,班上的情侣时,会为他们的甜蜜感到羡慕,而将这些转移到自己身上时,变得渴望得到这种感觉。展开一系列幻想在爱情观上,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人,第一种是一直在谈恋爱,也一直分手,总没有一个长久的目标;第二种是默默的喜欢着某个人但出于种种原因未曾表白或者表白失败;还有一种是曾经喜欢过某个人,但之后放弃了,现在觉得对其他人都没有感觉的人。这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的出现,正是因为中学生单纯的爱情观。 爱情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东西,比起成年人在相亲时说的“合适”,他们眼中的情投意合更加重要。由于高中生在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

7、高中生并不会过多的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等因素,而是更在乎在一起时短暂的“感觉”。所以究其根本,无论是哪一种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视为“寻找合适自己的人”这也就导致了以上两种现象的产生。 那么,为什么高中生会如此渴望一份爱情呢?调查证明,高中生对爱情的渴望源于两个方面。第一点,在青春期生长发育期的影响下,高中生对这种此前没有感受过的情感感到好奇,想迫不及待的尝试。第二点,当代社会拜金主义,婚姻恶性事件,爱情小说和影视作品引发了很多社会反应,使当代高中生认为,中学期间不看物质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的?矍椤谌?点,如“家庭观”中所论述的,现在的学生面对着自我认知的矛盾和社会压力,有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向父母倾

8、诉,所以此时介于感情的需要,中学生自然会对这样一种甜蜜而又单纯的感情产生一种渴望。这也就是中学生为什么期望一段爱情的原因。 3.地域差别 大部分高中生眼中的地域差别并不在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生更多的是关注当地的分数与本省的分数差距,然后将这种来自分数的差距添加到对这个地区学生的认识上。比如,一般来说,当其他省份的学生听到“山东考生”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学习不错,分数可能挺高”,而听到“江苏考生”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个人脑子很好,可以做奥赛题”。 当然,除了分数,学生们还很关心一些其他的差距,大部分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不过,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现在的中学生里面,大部分都是

9、在对中国现阶段的制度的了解之下,根据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对当地的一些情况而进行的猜测。 对大部分中学生而言,并不存在所谓的“地域歧视”,所谓的“地域差别”只是在一些优秀教育大省和大城市的学生面对其他省份的学生时,会产生一种自信,而这种自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一直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组成一支团队的话,各省中学生的自信和优势会促使整个团队合作更加有默契,分工更明确,工作更有效率。所以,在笔者看来,总的来说,这样的地域差别是促进了各个省份的高中生们的良性竞争,使自己变得更好。 4.择校观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态度是应尽量选择符合自己分数和能力的学校和专业,在分数允许的基础上,选择更

10、好的城市和自己喜欢的专业,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而实际上,中学生在选择大学这个问题上是比较模糊的,很多时候都是遵循父母的意见或者是老师的推荐。大致上是以区域第一,学校第二,专业第三的原则的基准,所以很多人宁愿选择一个一线城市的普通大学,也不愿意选择一个普通城市的一流大学。据统计,一个省的生源流向趋势大体上是三线城市流向省会城市,省会城市流向一线城市,这种以城市为第一导向的择校观其实并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方面学生个人和社会原因。 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在整个高中生涯中所有接触到的东西仅限于分数和从老师家长那里得知的浅层次的大学分层。在这样的现状下学生很难给自己一个准确

11、的定位,甚至连自己的志向和兴趣到底在哪里都很难确定,又怎能有一个清晰的择校观呢? 而社会方面的问题在于,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中小城市的民众选择向大城市迁移,导致大城市病,所以很多大城市开设设置一些规定来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入。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留在一线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考一线城市的大学,现在很多大城市的学校为了平衡各地的生源,限制外地生源的流入,开始设置高分数,低指标等门槛,限制外省生源的流入。于是,有一部分有理想、有能力的学生无法充分表现自己的价值,也没有办法进入一个自己心仪的大学。 在这两方面原因的牵制之下,很多高中生才产生了不够理性和客观的择校观。 5.爱国观 在较为开放的现代,高

12、中生的爱国观已经很难以用一个明确的词语概括了。在笔者眼中,高中生的爱国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热血愤青、崇洋媚外、理性比较。 第一种热血愤青型的爱国是指无论事实如何,总是会一味地夸耀中国贬低其他的国家。第二种则是与之相反,一味地夸耀国外的优越,总抱着一种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心态看世界。第三种是笔者个人比较赞同的,理性的分析问题,就事论事。当然,这种人可能是比较少的。 中学生之所以会产生种种爱国观,其实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中学生正处在一个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不像小时候一样没有主见,更不像成年人一样世情达练。而在中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对学生们影响最大就是家长们的观点

13、。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学生的爱国观也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的爱国观。 6.团队观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更多接受的是个人努力奋斗能获得成功的各种鸡汤教育,这让当代高中生的更相信通过个人努力来获得成功,而非团队协作。团队合作指的是几个水平差不多,术业各有专攻的人的平等联盟。而数千年封建史下,中国人的合作模式往往是杰出君主谋士群体裹挟大量底层之后的等级秩序。古人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意思是说,如果一千个人同心同德,就可以发挥超过一千人的力量,如果一万个人离心离谱,恐怕连一个人的力量也比不上。这说明团队的力量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由许多个人的单薄力量汇聚而

14、成的。 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在寻求合作时,高中生更请倾向于让自己变得更强,用资历或者能力去压倒对方,成为一个团队里的领导者,而不是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的团队观念往往带有压制性和独裁性。第二点,在中国教育体制的压制下,大部分学生都忙于应试,很少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活动和场所。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导致了中学生团队观念形成了这样的状况群体意识突出,团队协作意识不足。大部分人都心怀各愿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无法使所有人拧成一团来达成目标。 7.价值观 说到价值观,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文章上部分内容总结性的话题,价值观涉及到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方面

15、。但在现在社会,当代的一些高中生仍然具有一些共性价值观。讲一个笑话,我们小时候的梦想是当科学家,当律师,当画家,长大后我们的理想都变成了一样的,那就是住豪华的房子、开豪车、赢取心仪的女生、腰缠万贯、势大遮天,而真正能坚持小时候梦想的人却寥寥无几。 那现实中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到底是怎样的呢?在大量的社会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国的高中生虽然有很大的升学压力,但还是有很多人保持了相当的价值追求和幸福感。据2018年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国高中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虽然他们对自己的满意度不如美国高中生,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幸福感。但中国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幸福和比较幸福的

16、占82.7%,而美国高中生为83.8%,两者相差无几。而日本和韩国高中生报告自己幸福的分别为77.4%和73.3%。结合现实生活来看,大部分高中生虽然都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但他们仍然保持了乐观的追求。有80%人都表示,生活压力很大,但仍有幸福感。这表明中国的高中生是一个在务实中追求理想,在压力中努力奋进的群体,很多人都已经摆脱了一元化、板块化、同质化现象。社会发展到现在,我们应该感激西方文明在超功利价值方面给予我们的启迪。让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支柱有一个健康的人生态度。在大家关注的工作问题上,我认为工作大致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物质上的温饱,第二个是精神上的满意,第三个是价值的实现,第四个是

17、体验上的充实。前面已经提到中学生的幸福感较他们的上一代已经有所提升,所以在对工作意义的调查中我发现,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好了自己未?泶筇宓墓婊?,有的甚至已经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我在图书馆调查的一个学生说工作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把工作当作谋生的工具,那么我们将永远地被工作奴役,不为工作成果负责,就永远不会有个人成长的机会。因此,努力寻找工作的意义,从个人成长的角度也好,从职业价值的角度也好,工作不仅是谋生,它占据着我们的大部分生命时间,并将最终决定我们生活的深度与宽度。这说明现代中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在朝一个比较健康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可能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很多人的想法并不一样,但大致还是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