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的Linux技术教学情况报告.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5886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高校的Linux技术教学情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高校的Linux技术教学情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高校的Linux技术教学情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高校的Linux技术教学情况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高校的Linux技术教学情况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东高校的技术教学情况报告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早在2003年就提出要与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加速Linux软件人才队伍建设。他说,“Linux开发人员的身价是Windows的几倍甚至十倍,人才奇缺是制约Linux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应积极开展联合办学,与在Linux软件方面较强的国际著名软件企业和国内软件企业合作,多模式、多渠道培养Linux软件人才。” 以Linux为代表的开放源代码软件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软件发展方向,在短短的几年中,Linux的应用已从最初的桌面领域,迅速扩展到服务器领域、嵌入式系统、互联网领域以及信息安全领域等各个方面,受到了IT科学家、广大软件人员乃至政

2、府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 我国政府已充分意识到Linux的应用和推进有利于促成我国符合国际潮流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的形成。近年来,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已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把发展Linux技术作为一个良好的机遇,大力推动我国自主软件产业的发展。广东省在推进力度上位于全国前列。2004年,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厅、科技厅、财政厅、公安厅、质监厅等部门联合召开了广东省Linux软件推进计划实施会议,省发改委等部门决策了贯彻推进计划的具体措施,政府、企业代表介绍了应用Linux软件的经验。 部署Linux在软件产业的技术方面或者是推广方面的国产化进程,教育培训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

3、要环节,作为我国三级教育主体的高等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学校对于Linux的推广有重大作用,不仅可以让软件专业的学生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对国内软件市场也会产生积极影响。由于涉及到教学大纲、教材、教师、考核标准等多个方面,调整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应该尽快进行。 高等教育中的本科以上教育必须担当其培养Linux技术研发人才的重任,而高等教育中的高职高专教育则必须担当起培养Linux技术应用和推广人才的大任,这一切都要求我们从战略的眼光出发让Linux技术类的课程进入国内高校IT教育的课堂。 本报告拟对Linux进入高校课堂的必要性和Linux在高校推进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4、企业对于推进Linux教育的一些看法 目前软件发展有两种模式,分别以微软和Linux为代表。微软的Windows软件体系是不开放源代码的,而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源代码开放,版权公有,这对推进中国软件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自主、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包括OS、数据库、Office等平台型软件、中间件、各种应用软件以及嵌入式软件。目前我国广东省软件产业主要表现在应用软件方面,非常有必要重点发展自主OS,例如在服务器和桌面可用Linux,在嵌入式领域有更多的发展前景。所以,以Linux为代表的开放源代码软件技术的出现,为广东省快、好、省地发展软件产业带来了良好契机,广东省IT企业对开发和转向L

5、inux平台是有积极性的。 从教育的角度,最近我们对一些软件企业从几个方面展开问卷调查,被调查的企业包括珠海金山、永中科技以及广东省内有代表性的企业共十余家,还包括了部分软件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应该说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我们得到了如下一些反馈。 (1)对于“Linux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如何?”以及“有没有必要将Linux技术类课程放进高校的课堂?”两个问题,许多企业对Linux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不甚乐观,如图1所示,但同时他们又一致地认为很有必要让Linux进入高校课堂,如图2所示,不少企业建议将其列为必修课,甚至有个别著名企业认为应该将Linux放进中小学课堂。 (2)对于“本科高校和高职高

6、专院校的IT类专业有必要开设哪几门Linux相关课程?”这类问题,几乎每个企业都认为在高校中间,本科以上高校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例如“Linux开发模式分析”等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课程上,从而为企业培养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人才;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则应该以开设 “Linux技术”一类的课程为主,从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方面,如图3所示。 (3)对于“这些课程的开设(学习)时间顺序如何?有关Linux技术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从第几学期起开设比较合适?”有超过80的企业认为,Linux技术类的课程应该是一个系列课程的集合,大部分企业建议将Linux基础或Linux操作系统这一类的基础课程作为第一门课

7、程,提早到大学的第二学期就开设,以保证后续课程的相继开设。几乎所有企业都给予了在高校课堂上开设三门以上Linux有关课程的建议。 (4)调查发现,近两年高校开设Linux课程呈现逐渐增多的现象,这与政府的大力倡导以及Linux技术日趋成熟有关系。 (5)对于“企业最认同的Linux技术培训证书是哪个?”的问题,被调查企业对大学生应该获取的Linux证书持不统一的态度几乎没有一种证书同时获得4家以上企业的推荐,如图4所示,这说明在培训认证方面的工作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高校在Linux教学方面的情况 近年来,广东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科院校已达到36所,高职高专学校已达到70余所,其中

8、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达到65所,招生数也占到全部高考录取人数的一半以上。在省内几十所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学院设有计算机系,其在校生估计人数在一万至一万五千人。 根据我们的抽样调查,各校计算机系的实验实训条件尚可,珠三角以外地区以及部分民办院校的(高职高专)院校稍弱一些,但基本能够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但是在师资方面,边远地区、民办院校等与地处中心城市的院校相比差距比较大,应该是新技术推广的最大瓶颈。 本科院校的硬件条件一般都较好,中山大学等重点院校还在国家的支持下,筹建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实验室。但是,就全省的情况来说,对于偏重于应用技术Linux来说,部分本科院

9、校在师资方面也存在与上述高职学校相类似的问题。 对于Linux这类属于突飞猛进型技术类课程的开设情况,难以从教育部门的常规统计数据中了解,所以我们对广东高校的Linux课程开设情况展开了问卷式抽样调查,情况如下。 (1)对于本科高校,在调查的8所本科大学中,有3所学校没有开设Linux课程,另外还有3所只是在操作系统课程中涉及到这个内容,只有两所学校正式开设了一门课程。 (2)高职高专院校情况略好,有53开设了Linux技术课程,如图5所示。 (3)调查表明,凡开设其课程的学校对Linux技术应用的普遍性都有所认识,故对IT专业的各个方向都有开设,Linux课程的开设学时一般都是在48至64课

10、时这个区间。 (4)开设Linux课程的学校中,大部分学校是以操作系统形式作为第一门课程的开设,而且仅仅开设这一门课程。对比企业对这个问题的反馈,说明课程与企业需求基本吻合,但是力度上还有差距,情况如图6所示。 (5)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引进Linux技术证书的学校很少,仅有一两所,说明对于Linux认证这方面认识上还不够统一,或者说是对于高校毕业生这个特定群体的认证尚不成熟。 综上所述,广东省高校在趋势上对Linux进入课堂基本都是认同的,态度日趋积极,但在跟进的脚步上有些纷乱,技术上有所欠缺,与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通过这次调查还可以看出,对于Linux技术类课程进入高校课堂这个问题,存

11、在以下特点和现象。 很多院校虽然开设了Linux技术类课程,但是从课程名称、学时、学期安排、教材选用到课程属性等都不大相同,其想法和步调也不太一致。另外在开课学校中,其大部分院校仅仅是作为基础课程开设,并没有考虑后续课程的设置,或者说,在已开课的学校中,有部分学校仅仅是开设一门操作系统这样只是将Linux部分的内容,作为知识介绍给学生,而不是作为一门技能让学生掌握。同时,正因为没有将其当作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作技能,大部分学校没有考虑与其相对应的认证证书定位,如图7所示。 作为对比调查,我们还同时对江苏、浙江一带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情况与广东省类似,甚至在课程开设方面,可能

12、比广东省情况还稍差一些。 还没有开设该类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显然与市场需求是脱节的,其具体的原因,除认识不足、没有看清当前的形势等主观因素以外,应该还与学校所在地区的IT应用水平、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有关。 政府对于推进Linux,推进教育与培训方面的近期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将大力推进我国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软件产业发展,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与支持。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件,以优惠政策鼓励软件产业发展,标志着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

13、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47号文件,以具体措施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给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国家纲领性文件的颁布,都大大推动着我国软件产业的进步,也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发展软件产业的重视与支持。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早在2003年就提出要与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加速Linux软件人才队伍建设。他说,“Linux开发人员的身价是Windows的几倍甚至十倍,人才奇缺是制约Linux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应积极开展联合办学,与在Linux软件方面较强的国际著名软件企业和国内软件企业合作,多模式、多渠道培养Linux软件人才。”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到20万,并且以每

14、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5年,我国软件人才的缺口已达到42.5万,其中尤以Java人才最为缺乏。未来五年内,合格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远大于供给。据了解,未来五年间,我国Linux软件市场将以年均43.1%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该类人才需求将会超过120万。 除了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等职能部委的推动之外,作为高等学校直接领导部门的教育部最近发出通知,在各地遴选重点高校成立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以推动其发展,并提出: (1)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操作系统是软件产业的基石,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操作系统不仅影响到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对

15、于加强国家信息安全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至关重要。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大改革与建设项目。有关高等学校的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的建设,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把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建设成为我国Linux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并通过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我国Linux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2)有关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建设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保证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中心建设的核心,建立健全

16、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积极聘请国内外高水平教授和专家授课,建设学术造诣高、教学和Linux系统软件开发设计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本校优势以及本地区软件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办出自身的特色和水平;要加强教学与实验条件的建设和实验体系的改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力争使推广中心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3)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要为全国教育和培训机构承担Linux师资培训任务;根据需求,面向社会开设Linux短期课程,培训在职人员;在本科和软件工程硕士层次培养Linux人才;参与Linux系统及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与推广应用。有关教育

17、和培训的招生、收费、教学等事项,纳入本校教学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根据工作需要,由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各所在学校推荐一名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负责人,组成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负责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组织、协调工作;组织Linux技术人才培养与培训的教学研究与交流;组织Linux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教学资源的研发、推广、评价等工作。教育部对国家各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组织进行检查评估,并将结果通报科技部。评估工作根据建设任务和各校申报的建设方案,采取学校自查、组织专家现场评估的办法进行。通过检查评估者,继续支

18、持;未通过评估者,取消建设资格。 作为本报告的结束语,基本上全文摘录了教育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建设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的通知”的全文,其目的是希望广东省高等学校在这个中心的带动之下,根据广东省的实际情况以及在Linux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先发优势,做好人才培养这个大文章,使广东省的软件行业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跟上世界的步伐。 相关资料 1. 黄跃珍,广东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2004年广东软件产业发展概况及2005年发展趋势,2005,6 2. 教育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建设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的通知”,2005,5 项目来源 2005广东省软件行业协会委托并资助项目广东省Linux推进计划?教育与培训篇 作者简介 1.李洛(1956-),男,汉,籍贯湖北,副教授,大学,工学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主任兼软件学院院长;广东省Linux应用软件专门委员会委员 2.吴绍根(1968-),男,苗族,籍贯湖南,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教师 3.熊风霞(1978-),女,汉族,籍贯湖北,助教,硕士研究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