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6174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根据职业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可以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通过单项实训,使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得到有效的夯实;通过综合实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根据我国建筑业类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内建筑业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厦门地区经济、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区域特点,我院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上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力求做到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吻合。本专业不断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推行“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有两年半的时间进行各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半年的时间到

2、校外实训基地或建筑工地进行顶岗实习。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包含密切联系的两大体系,一是理论课程体系,二是实践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占教学总学时数的46.0%,实践教学体系,包含课程实践、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学时数占总学时数54.0%。此模式符合就业导向,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顶岗能力,适应了岗位需要。我院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上将继续不断探索,争取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增加人才培养的适切性 适切性是指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对称程度。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体现在人才模式的设

3、计上,主要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培养途径等。学校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调研,获得企业用人需求信息,将企业对员工技能、素质要求进行归纳、整理,建立相应的能力标准,包括测量放线、资料整理、工程算量、材料检测等,并在相应的课程中贯彻执行。考虑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和特点,增强了实践教学实训,与实际工作岗位接轨。 二、适用企业用人需求,增加适用性内容的讲授,完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在建筑施工企业调研反馈的信息,建设行业中,涉及的相关规范、手册等内容很多,企业多数以此作为施工质量监控、技术管理的依据。但在实际的理论体系课程教学中,学生很少接触这些方面的内容,理论性的知识偏多,可操作性知识偏少,学

4、生在实际的顶岗实习环节,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为此,在理论课程体系中我们将安排实践环节,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和工具书的使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赛促教,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促进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完善 建筑施工一线岗位工作操作性环节较多,要求入岗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强化实践环节,多提供操作的机会。我校近几年组队参加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在建筑工程测量及建筑CAD项目的比赛中均取得不错的成绩。通过比赛,各参赛校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探讨教学改革,统一职业技能的评价标准规范化和合理化;通过比赛,我们可以发现任课教师在

5、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进一步促进本校的教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施工工地的实际资料,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兴趣 基于专业的特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无法完全实现让学生在学校实训室模拟现场施工和生产过程。根据实际施工现场,分散的工地资源很难与教学计划进度相吻合。因此,我院教师在实际授课教学中,通过图片、视频、案例介绍等实际资料,把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施工的实际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 五、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为适应建筑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我院不断总结,努力寻找适应学生的学校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1.单

6、项实训。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先进行职业基础能力(第一、第二学期)和职业专项能力(第三、第四)学期的单项实训,提高学生基础应用能力。 首先,职业基础能力技能实训: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通过课程基本技能的实训使学生能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其中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应用、建筑材料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工试验、测量实习、建筑制图(包括CAD绘图)等。建筑材料实验。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试验方法,完成实验报告。其内容有水泥试验(包括水泥细度的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水泥浆凝结时间的测定、安定性试验及水泥胶凝强度的检验)、混凝土用骨料试验、普

7、通混凝土试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砌墙砖试验(抗折、抗压强度试验)、钢筋试验(拉伸及冷弯试验)。材料力学实验。了解万能实验机的构造及测试材料力学性质的方法,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质,完成实验报告。其内容有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了解材料的曲线图极其特点,其强度指标及塑性指标;低碳钢弹性模量E的测定)、扭转试验(低碳钢及铸铁扭转时破坏现象的分析)、梁纯弯曲时正应力的电测试验、弯曲变形试验。土工实验。了解并掌握土工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掌握正确测定土的工程性质的方法,以获取可靠的性质指标,为基础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其内容有土的含水量、密度、土粒比重(土

8、粒相对密度)的测定;液限和塑限的测定;土的压缩试验;土的直接剪切试验。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测量实习。掌握课程理论,了解水准仪和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内容有:碎部控制测量、经纬仪测图、建筑物放样、内业数据整理。建筑制图大作业。了解、掌握画法几何的基本理论;熟练阅读建筑施工图,掌握较扎实的绘图技能(包括计算机绘图)。 其次,职业专项能力技能训练: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大作业、施工现场操作工艺等。建筑构造课程设计。建筑构造技能实训的目的:建筑方案、建筑施工图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建筑材料、建筑制图、房屋建筑

9、设计原理、房屋建筑构造等专业基础课程后的一项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民用建筑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和各项内容要求,要求学生熟悉制图标准和相应的建筑规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楼(屋)盖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程后,在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实训,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的表达能力。建筑工程概预算大作业。建筑工程概预算大作业的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巩固

10、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综合实训。学生完成单项技能实训后,进行施工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通过到企业生产实习,使学生熟悉建筑施工的过程,并感受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流程,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施工生产实习。A.施工生产实习目的:施工现场操作是学生在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所进行的专业技能实训,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技能。B.施工生产实习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各工种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C.施工现场操作的主要内容:砖砌体的砌筑、砂

11、浆和混凝土的搅拌、立模、钢筋的加工、布筋、水电设备的认识、连接等。毕业实习。A.毕业(顶岗)实习的目的:毕业(顶岗)实习是整个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毕业后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B.毕业(顶岗)实习的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实习过程中,能阅读施工图和内业资料;了解和掌握施工的全过程;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和内容;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了解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了解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措施并参与各工种的施工,完成施工实习日记和施工实习报告;根据施工实习报告,完成实训答辩。 实践证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扎实,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明显提高,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贯穿起来,并灵活运用到实践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