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主要负面因素与应对.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6910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主要负面因素与应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主要负面因素与应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主要负面因素与应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主要负面因素与应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主要负面因素与应对.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主要负面因素与应对 【摘要】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出发,分析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外部主要负面影响因素,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对办法,以期改善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效果。 0导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并从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迈进,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求和新型城镇化等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第二

2、个十年以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更重视职业教育并明显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及就读中职校学生的资助力度,使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但随着职业教育的办学社会环境相应变化和社会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加激,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明显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呈现一面社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另一面国家又要千方百计的创造或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就业压力和社会一些人无法就业的怪象。显然,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和发展受到了明显影响,以致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各界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要求。 1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主要负面因素 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定位明显不同,中等职业教育承担

3、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富余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的社会重任,与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和区域产业特色等紧密相关。 1生源数量明显减少,高等教育学校扩招,高中升学门槛降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 当前,受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影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数量正呈减少趋势;同时,由于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导致高中升学门槛降低,加上社会各界对技能型人才或高素质劳动者的偏见和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受长期就业观的影响,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出现部份中等职业学校不能完成上级下达招生任务的窘境。 1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 受国家独生子女

4、政策、未成年人保护法、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和当前社会用工难凸显的负面影响,当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的总体素质正在下降,学生的文化素质、社会和家庭责任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明显不如上世纪后期。在此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为了确保自身的生存和适度发展,在学校本身现有办学条件下,采取降低招生门槛的办法来吸引生源成为不得已的办法,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 1移动互联网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 当前,中小学生持有智能手机的现象已经极其普遍,中等职业学校出于招生需要和自身生存及发展的需要,限制本校在校学生持有智能手机和在学校内使用智能手机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

5、,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已经完全挡不住移动互联网内的网络游戏、电影、小说和甚至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色情信息的诱惑,导致学生在上课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玩网络游戏、看电影、小说或色情信息的现象很难禁止,从而使教学效果受到明显的影响。 1联办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 中等职业教育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没有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不是完整的职业教育,甚至是脱离实际的教育。 在国家和地方职业教育政策的驱动下,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办的现象呈现遍地开花趋势,中职学校为联办企业提供所急需的人

6、力资源,联办企业为中职学校办学提供所需的软硬件教学资源,也为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本来是多赢的的极好办学办法。 而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仍然是其内在需要;而除非是少数的国家级中职学校,中职学校本身的专业办学硬件多数要依赖于联办企业,在当前中职学校与企业联办的案例中,联办企业与中职学校未能实现良好互动的情形不在少数,从而导致中职学校的专业技能教学未能完全满足社会所预期的基本要求。 2应对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外部主要负面因素的策略探讨 2定期评估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主要负面因素。 中等职业教育既然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

7、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在当前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确定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形势、社会要求和办学条件均发生了历史性改变,中等职业教育无法置身事外,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本身应定期针对本校实际全面评估办学条件变化的难得机遇和政策,并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多方全面评估办学条件变化对本校的不利影响,采取有效办法预防潜在的教育教学失效和学校发展的不利因素,持续改进办学条件,以使教育教学稳步向前推进。 2根据市场充分调查和学校优势资源,优化学校的办学方向,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 落实切合实际的教改措施,认真规划专业教学课程和过程,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改善教师队伍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

8、师专业实践水平。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和家庭责任感、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道德规范教育。尽量提高精品教育含量,使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良好互动。 2争取必要的支持,切实加大对教学实训设施的投入。 仅由职业学校本身来实现教学实训设施全部投入,难度很大;因此,必须实现联办企业与职业学校互动的良好机制,切实加大政府对职业学校教学实训设施投入的长远有效办法,努力为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2完善外部不良因素对职业学校发展不利影响的措施。 通过社会、学生家庭和职业学校本身,减少或杜绝在校学生持有智能手机或限制学生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上移动互联网的条件;废除中职学校招生的地方保护政策;适当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

9、;切实营造高技能技术人才受重视的社会氛围。 2完善相关政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企业产业转型过程中工人再就业培训提供政策支持。 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或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一般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这是目前企业招不到合适技术工人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从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迈进的瓶径之一。由于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就迫需对农村富余劳动力或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上岗前的专业技术培训;再者,在国家产业战略转移中的企业产业转型过程中,也迫需企业对产生的一些再就业的产业工人进行培训,这些培训工作无疑落在了职业教育的肩上。因此,国家或各级部门应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政策支持。 3结束语(下转第311页) (上接第232页)总之,尽管中等职业教育虽然面临不少的不利社会因素,但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只要社会和职业教育本身共同努力,高度重视,大胆创新,加强对中职学校的管理,职业教育一定能不辱使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做出应有的贡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