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措施浅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8066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措施浅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措施浅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措施浅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措施浅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措施浅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措施浅谈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常抓不懈,这样,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后,将会给学生阶段性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带来十分持久的积极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培养的学习习惯有书写整洁、一丝不苟;计算认真仔细、快速正确;审题认真全面,做题格式规范、画图符合要求等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起榜样表率作用,还应强化培养和训练。 习惯是什么?一般来说,我们把习惯称之为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从以上文字来看,习惯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特点一是长期积淀性,即习惯的养成要有一定过程、经历一个阶段。二是相对稳定性,即行为或倾向

2、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常抓不懈,这样,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后,将会给学生阶段性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带来十分持久的积极影响。 关于良好习惯对人的好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蓄的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两位教育家的话也足以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本文拟从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分析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

3、生写字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也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地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如 1全国大约有 13548 万小学生,如果每生节约 1 元钱,大约节约多少万元钱?若用这些钱支援贫困生,按每生 1 千元支付,可支援多少贫困生?正确解法1354800001=135480000 13548 万元错误解法135481 = 13548 元 1 万元错将 13548 万元中的单位“万”漏掉。

4、试想结果造成什么后果。 如 2工程师设计一座楼房需 1000 吨水泥,一吨水泥按 250 元计算,约需多少钱?粗心的施工人员错将 1000 吨看成 10000 吨。 正确需1000250 = 25 万元 错 误10000250 = 250 万元 如果采购员将错误的预算水泥全部购齐,试想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等等不一而举,长此下去便产生错误积累严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学习习惯是指经过有意识的训练和潜移默化陶冶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自动重复的学习行为、心理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获得优质效果。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

5、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练。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等是良好的学习性格最主要的特征。其中勤奋、独立、严谨、谦虚又是随着习惯的形成,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性格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习方法只有以习惯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真正成为方法,显现出应有的价值。一年之计在于春。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故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和培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

6、学生应培养的学习习惯如下书写整洁、一丝不苟;计算认真仔细、快速正确;审题认真全面,做题格式规范、画图符合要求;计算完毕要验算检查;课前预习,课后回忆复习;听课精力集中,活动积极参与;作业独立思考、按时完成;知错改错,及时纠正;今日功课今日完成等等。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 1.教师要以身作则,起榜样表率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影响形成的。如有的教师板书时常潦草、不规范;做题、计算马虎不认真,日久天长,学生模仿老师也就养成了不良习惯。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

7、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强化培养和训练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只重视知识讲授,大搞题海战术,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意义。注意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功到自然成。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如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在口算时,比一比,哪位同学算得既快又对;板演、笔算、做作业时,比一比哪位同学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老师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对做的好的要及时表扬、鼓励。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在评选三好学生,评选班干部时,可把具有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评选的一个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比较自觉地按学习习惯要求去做。当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点滴进步时,要及时鼓励,更上一层楼;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要耐心纠正、具体指导、期待进步。 综上所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