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9164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高中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高中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高中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高中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高中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高中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思考 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分析,对两个阶段的数学教学的衔接性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改善数学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高中三大基础课程之一的数学,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高中的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螺旋式上升的教学内容。每一个阶段的数学教学都会是前一阶段内容的提升和扩充,在这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下,前一阶段的学习势必对后一阶段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和中学时代的阶段性衔接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不存在较大的问题。然而,随着新课标下中学数学内容的调整,使得中学和大学这两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上的衔接出现了很大的漏洞,

2、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现状分析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原因,很多高中学生大多是为了提高数学考试成绩去学习数学,他们拼命地做题和做练习。而高中教师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去教授数学。在大环境下,这是无可厚非的,也为学生步入大学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尤其是那些以高分成绩考入名牌学府的学生,当然是很有裨益的。随着大学通才教育目标的推行,大学本科层次的教学目标已经不是为了培养精英人才。大部分学生能够进入大学阶段进行学习,其中大多数学生进入了二本院校、三本院校或是民办高校。通过长期的三本院校和民办高校的教学及研究发现,这类院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中大部分学生入学时的数学分数普遍偏低,更为糟糕的

3、是,他们对数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有抵触情绪。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大一的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认为教师教授的内容和高中的差不多,从而忽略了后期的学习。上述各种状况给后期数学相关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存在较多内容的重复和交叉,同时在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存在较为严重和脱节现象,使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尽可能做好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教学衔接工作,让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大学数学的课程学习。 二、解决方法 下面对高中和大学数学之间的内容衔接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改善数学教学的大环境。

4、1.教学内容。据调研,大多数高中理科生除了对15册进行了常规的学习外,一般还学习了选修2系列。它们对极限、导数和积分的相关知识已经有进行学习。而新课标下对复数和极坐标的讲解不是很深入,另外对逻辑代数、参数方程、欧拉公式等内容也没有进行介绍或重点研究。这些变化都给大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问题。以理工科学生为例,大学数学分为基础数学和工程数学两部分。 基础数学就是对应着高等数学的上下两册内容,里面有大量的篇幅介绍微积分和极限。这些内容和高中的内容有很大的重复。如果大学教师还是按照既定的套路去完成这些内容的讲解,势必让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产生懈怠,而让数学成绩原本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继续加重。

5、工程数学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这门课程为例,需要对复数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包括复数的基本运算、指数表示形式和复数的几何表示,并且要用到极坐标和欧拉公式等。大学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普遍认为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复数和极坐标的知识,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欧拉公式。然而我们通过分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这些内容是不曾进行详细讲解的。 所以说,大学数学的内容应该进行相应的删减或添加一些内容。当然也可以从高中的数学教学上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实现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衔接。在实际教学当中,大学教师应该对自己所教对象的数学学习情况有一

6、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 2.教学方法及理念。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在内容上做成了模块化的形式,在教学目标上,突出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建模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程式化的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虽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却往往使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同时也让学生渐渐地对数学课程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直到上了大学,都不知道自己所学的数学到底有什么作用。大学数学的内容非常注重数学的应用和知识的迁移,同时需要进行逻辑性强的推理演算,很多结论都是在已有的基本定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3.注重数学文化,弱化学生抵触情绪。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遗产,是人类智慧的浓缩,是对自然界中一切关系进行的抽象。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更多将数学和日常生活中有趣的、有代表性的事务联系在一起,应该让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要努力降低数学课的枯燥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领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方法去分析问题,用数学能力去解决问题,从而为日后的生活、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和大学课程之间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提出了自己对教学方面的几点看法和建议,期望能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