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9621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讨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讨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讨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探讨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小学体育是为了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有更好的体质来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教给学生各项体育运动技能,注重学生对各项体育运动技巧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基本素质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教育科研工作者及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的体育教育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要改变填鸭式方法,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情境创设,寓教于乐,跟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更愉快地学习体育,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当今现实社会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加强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是提升全民身体素质的基本内容。然而

2、,对于当前教育界的发展而言,应试教育依旧是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方法。以灌输学生体育知识为主要动机而进行的体育教育,使小学生对体育失去了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处于接受知识的初级阶段,对于一些学习经验和相关知识的概念理解都有困难,在没有切身体会的前提下被动接受知识,往往导致厌学情绪的加重。想要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就必须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寻找新型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将趣味化教学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习效率。文化课主要在教室内讲授,时间一久学生就会疲惫,学习效率便会降低;体育课却不同,它能缓

3、解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体育课注重学生的健康素质,能放松身体和精神。因此,增加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给文化课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文化课学习效率的提高、对课堂气氛的活跃都有重要影响。 2.改善身体健康。随着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家长们都以“不输在起跑线上”为基准要求自己的孩子,文艺文化学习班、辅导班、家教等都加深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小学生没有精力进行身体锻炼。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就小学生而言,体育课能让他们走到教室外面,呼吸大自然中的新鲜空气。故增加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能让孩子们参与到各种户外活动中,愉快地锻炼身体,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3.培养创新能力。趣味性教学的特点是轻松愉快

4、,能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知识,给学生提供空间进行自我创新。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注重发现并开拓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全面发展他们的个性与智力,甚至还有助于提高学生集体协作的能力。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教学的开展途径 1.让孩子参与到教学中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是解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的主要方法。教师需要改掉以往单纯授课的教学模式,开展趣味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堂有强烈吸引力的课程更能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所以在实际教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赛、游戏以及趣味活动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体育这门课程带给他们的不一样的

5、吸引力。 2.增加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有所创新,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首先,体育教学环境上,干净、舒适的教学场地,整洁、先进的教学器材,都能给学生带来愉悦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有所创新。如百米跑练习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一味地让学生短跑练习,单调无味,学生又累又乏味。如果利用游戏或比赛的方法,将学生分组进行追逐跑或接力跑,在嬉戏中轻松完成短跑训练,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增加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再次,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例如队形队列练习,对于这些机械性的动作练习,孩子通常觉得无趣,不愿意练习,在教学中可以配合多媒体,给孩子播放

6、一些阅兵等队列整齐、声音响亮的场面,这种震撼的场面会给孩子带来感官上的冲击,激发他们的激情和兴趣,在队形队列练习时会模仿视频上的人物形象,尽力做到完美。 3.完善评价机制。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教学评价是对学生某段时间内学习效果的直接反映。在评价一个学生时,不能以最后的考试来决定。趣味教学要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开展过程中完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在其具体实施中,首先,教师要熟悉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其自身能力,对其进行综合考察,并给予相应的指导,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在体育教学中,不同阶段的学生,身体素质也不相同,因而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应坚持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进步,使其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还要提高学生整体的身体综合素质,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发展,进而让学生大力弘扬体育精神。改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重视体育的趣昧性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应当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小学基础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