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2.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219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2.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2 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对教育模式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小学生生性活泼,具有旺盛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运用新型教学方式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活跃课堂氛围。笔者在本文为以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探索为例,简略介绍了开放式教学法的内涵与其具有的特征。开放式教学也需要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氛围与成果。教学原则有三条开放性原则,合作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要谨记着三条原则,将教学原则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开放,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为社会培养全面

2、性人才,推动学校教学的改革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虽然受到教育设施的限制,一些教育活动不能得到恰当的实施,而且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封闭式教学方式会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开放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师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全面房展。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实现数学课堂活动的真正改革。 1. 开放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 开放式教学是指素质教育理念为基础,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开放式教学利于营造良好的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坚持教师的指引地位,着力于全力开放教学空间,开放学生的心灵。营造开放的教育氛围,通过

3、多种教学素材、媒体,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放式教学法并不是单单指开放教学氛围,开放范围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是一种与传统封闭性的课堂教学相对立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开放式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课堂延伸至学生的生活中,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教学素材多种多样,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关系氛围;学生在开放式氛围中可以感受更多的乐趣,学到更多的知识。 2. 开放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2.1主体性原则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中,教师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体性体现了

4、独立自主的能动性,也体现了主观创造性。我们在开放式教学活动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2 合作性原则 开放性教学方式不仅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其他学生、教师相结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开放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集体性智慧,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共同合作中,共同进步、互相学习与尊重,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3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教学要求

5、教师的教学思维必须保持开放,不能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不能遏制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小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 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3.1 创设情境,调动主体 小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许多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则会容易产生反感。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动态特征,创设新鲜途径。比如说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手段,来营造活跃的教学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借助数学道具来进行原理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

6、知识。教师要教学活动中充当的是指引者,所以要为小学生明确探索方向,开放探索范围,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2 引导探索,增强课堂交流 开放式教学方式注重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不像其他文科科目偏重于记忆学习。数学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在进行实际讲解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积极进行探索、分析、归纳数学定律。为了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根据人数,将班级分成四到五个小组,让学生进行合作。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讨论、归

7、纳活动中。让他们在合作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学习别人的优点。在探索、交流活动中,共同进步。 3.3. 获得感知体验,强化知识 感知体验,将所学到的知识刻在内心,才能进行更深一步的拓展深化。教师在鼓励学生充分探究的时候,也要引导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独特体验,能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开放性的基础训练,兼顾班级所有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4.教学实践延伸,开阔学生视野 学习任何知识的目的都是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社会竞争力越来越激烈,没有创造思维的人是无法获得良好发展机会的,我们要运用开放式教学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开

8、放学生的思维,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其主动探索的精神,突破教学课堂的局限性,将教学与社会以及其他学科有机联系起来,实现由平面向立体、 单向向多向的转变,开拓学生的视野,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向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 3.5 制定适宜的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发展 教师要了解学生所存在的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一些能力训练形成清晰的知识以及能力结构,从而达到教学要求。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激励手法来鼓励学生,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恰当的鼓励。 4. 总结 开放式教学方方法可以开拓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与自主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数学潜能与数学学习兴趣。这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运用到小学的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中。通过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突破常规目标的束缚,改变传统教学策略。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自己对开放式教学的理解,提出开放式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我们要不断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