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238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生物课作为初中主要课程之一,在此背景下重新定位,在教学中注意引言的作用,注重基本操作,并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初中生物教育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要做好以下工作:

2、 1 初中生物课在新课标下的定位 旧观念严重束缚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实现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树立新观念,编制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才能培养出符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生物教学改革中应着重探索以下方面。增强对生物新课程标准推广使用的紧迫感 新课标在生物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比原来的生物教学大纲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新教材不仅要求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重新确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且对任课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任课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提高驾驭能力和执教水平,使任课教师尽快步入新课标的运行轨道。 教学过程

3、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以探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面对疑问不是教师的答案,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查阅资料、合作学习,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保证探究课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对实验设计的准确性会逐步加强。 喜欢探究是中学生的天性,利用这一天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创生物教学的新局面。生物课中许多实验,探究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学生自己准备这些材料即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实验、探究过程的理解,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学生对实验、探究程序的逐渐掌握,教师开始实行只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自选、实验方案

4、自己设计,教师帮助分析实验方案中的科学性与不科学性,严谨性与不严谨性,由此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实验方案的方法。 2 不能忽视引言的作用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很多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只简单的开个头或照本宣科地往下讲,笔者认为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如何,对生物科学是否感兴趣,往往与引言课的讲解分不开。首先,阐述生物科学是探索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现象的科学,然后除了讲述书上的例子外还准备了一些看似简单但学生不一定能回答的问题。如“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人为什么要喝水”,“你为什么长得像你的爸爸或妈妈”等问题,学生回答对的

5、给予肯定,不能回答的或回答错的也不着急解释,而是告诉他们生物科学就是要给我们解决这些为什么的。 除此之外再讲述生命科学还有许许多多我们现在不知道的秘密,这些秘密的答案可能会由你们来发现等。这种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对有关生命现象的新知识的渴求,为以后的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3 注重基本操作,打好基础 初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和探究性较强的科学,教学的对象是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初一第一节实验课显微镜的观察和使用中,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显微镜,对显微镜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神秘感,总是想摸一摸,动

6、一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和观察装片。有的学生除了观察装片外又拿来树叶、果皮等物体直接观察,结果什么也看不清楚。经过教师解释才知道原来在显微镜下,只有透明而且制成玻片的材料才看得清结构。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提起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也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的教材观的形成,决定了要在新的形势下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不能再居高临下,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充足的时间,相信学生,让他们做课堂

7、的主人,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相处的课堂环境,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并给学生构建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认知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能及时无顾及地向老师求援。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不再由教师主观志愿所决定,而是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来决定的。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认知能力所完成的认知,教师应作为积极的旁观者、倾听者,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给他们创设合适的学习氛围,在心理上给予支持,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确定学生认知能力达不到的认知成分,再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于个性特别、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不利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却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学策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重视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让学生成为资源开发的帮手,让他们的经验再现,为实现新课程提供环境。 新课改仍是一个全新课题,仍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课堂结构的优化也会越来越合理,教育前景将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