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274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以及数学成绩的提高。本文对传统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为有关需要提供参考。 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受重视,而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其教学方法展开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弊端,影响到了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 计算教学在传统教学中呈现的弊端 纵观使用了几十年的旧教

2、材,其中有很多计算问题,很多计算是为了算数而计算的纯计算,没有任何生活背景,教学难点也不明确。这是由于教学指导思想侧重于教师的讲,要求教师把一切都讲得明明白白,可是这反而把教学过程变得复杂。例如,41=?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做,可教材中却讲了很多道理因为4可以分成3和1这两个部分,从4里面减去一部分“1”得到另一部分“3”,所以41=3。小学教师按教材的要求让学生反复说,看谁说得好,说得完整。又如,9+2=?传统的计算教学意图是让每个学生“看大数,拆小数,凑成10,再来加”。也就是让学生顺利地说出“2可以分成1和1,9+1=10,10+1=11,所以9+2=11”。尽管这道计算题的教学目的是“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其实质是“形式化”的记忆,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计算教学的目标仅局限于计算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把计算作为专门技能来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当今社会科学发达,计算器随处可见,比上题更大的数都可以轻易算出。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打破传统计算教学模式及教学观念,使计算教学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从抽象、严谨、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走向大众。 2 小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计算教学是数字与运算符号构成的抽象枯燥教学,教学中若引导不当,学生学习时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这导致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错。以下几种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计算的

4、信心,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 2.1 合理使用教材,正确选择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材是教学的一个线索,而不是一本圣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或者生活经验,依据课程标准,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在不改变教材本质的情况下,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例如,在教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时,如果教师仅仅只让学生按教材中“做减法,想加法”的方法计算,就容易让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方法一做减法,想加法。计算时想减数加几得被减教,这个“几”就是减得的差。例如,想减数

5、8加几等于14,因为8+6=14,所以差是6。方法二破十法。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先把被减数分成“10”和“几”,然用10减去减数,余数再加上“几”,便得出结果。例如,148=6,把14分成10和4,10减去8得2,2+4得6,即148=108+4=6。方法三规律法。“十几减”的题中,凡是减数是8的算式,都等于被减数的个位数加2。 通过这样高于教材的教学,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所表现的不同思维过程,这也是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最真实的感受。学生只有获得个人的真实感受,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也才能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教学能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增强数学教学的民主性和合作性,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2.2 采用录音听算的教学形式 录音听算可以用在新课前的旧知识巩固训练阶段,训练题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选择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计题目,在优美的录音中导入新课。新授课要让学生达到正确、熟练地听算的程度,必须安排有层次、有坡度的计算训练。教师可以采用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训练形式,如先笔算,再视算,最后听算。教师还可以安排同一组题目,采用同一种训练形式,通过控制时间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2.3 让计算教学贴近生活 脱离现实的计算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数学教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

7、,在学生眼中,数学变成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和符号的集合。让计算教学贴近生活需要创设生活化情境(来源于生活),确保思维训练“生活化”(将现实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实现日常生活“数学化”(将数学应用于实际)。 2.3.1 创设生活化情境和思维训练“生活化” 新教材关于计算教学的呈现形式己有很大改进。这是由于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计算教学的内容融入生动有趣、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意识到学的就是身边的数学,这样易于消除学生对数学内容的陌生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创设情境要务实

8、,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要有思考的价值,切忌把情境当作装饰品,使教学流于形式。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整百数和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回忆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乘法? 学生举例说出了3??=9, 60?? =120,12?? =72,教师同时重点强调了“60?? =120”的算法,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接着教师出示例题情境图,两个小朋友在周长为400 米的操场上跑步, 一人跑了2圈,另一人跑了3圈,这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一做法,让学生看到学习新的计算的现实意义,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就要把握时机,在计算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创设生活情境。在实际教学中

9、,教师可以合理改变教材中知识的呈现顺序,运用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及作用。 2.3.2 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形成能够创造性运用数学的意识。传统的计算教学中,学习某一个计算内容后便是大量练习,从而达到熟练计算的目的,但却忽视计算本身的?r值,这不符合标准制订的教学目标。相反,把计算融入生活,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中的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这一教学中,笔者首先用充满趣味性提问来开始教学,让学生想一想地毯的花纹与图案。接下来,笔者再利用教具展示出许多美丽

10、的地毯图案,并小小地介绍了其来源与风格,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当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内容中后, 笔者用简单的虚线条来标示出地毯上图案的面积,并介绍了若干信息,继而开始进入正式的理论知识教学。由于学生在丰富的铺垫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信息量,再进入教学内容时,反应速度非常快,并且很容易就兴致勃勃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其次,为了提高教学内容的含金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入诸多数学信息与数学史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仅仅只是一堆无趣的数字与理论, 在其发展研究过程中同样有着很多值得去了解的知识与内涵。 3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计算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贴近生活,提高计算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