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的引领是历史教学的方向.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3154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法的引领是历史教学的方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方法的引领是历史教学的方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方法的引领是历史教学的方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方法的引领是历史教学的方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法的引领是历史教学的方向.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方法的引领是历史教学的方向“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与交流”。应该说,课程标准的这段表述言简意赅地呈现了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与原则。但对于广大的中学师生来说,又存在许多实际问题:怎样才能叫感知历史?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应该怎么把握?发现历史问题有哪些不同的角度?怎样的比较、概括和阐

2、释才是全面的?什么样的知识可以独立完成、哪些内容应该合作学习?不解决这些问题,明显会影响历史学习的效率。2014年浙江历史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对学习方法的引领,本文试以该卷为例,剖析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学习方法的提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合理的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就能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教学过程就是促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生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历史学科知识众多繁杂、学科思维科学严谨、学科规律影响深远,如果不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建构的习惯与能力,历史学习就会成为知识碎片的积累,这与历史教学目标是背

3、道而驰的。合理的知识建构应该抓住三个环节: 1.搭建科学的框架 历史是按照自身的活动规律不断发展的,本身不可能有固定的框架。但历史事件的发生有许多相似之处,总是能让人从中得到许多感悟,这也是历史的趣味性之所在。现今高中历史教材专题式的编排思路,打乱了历史的时序性,不利于学习框架的搭建,这就给学生设置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2014年浙江卷第38题,就有很好的框架意识,能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习的基本思路: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1: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朝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

4、著作涉及的主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5年的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2: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

5、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8分)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9分)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分) 黄仁宇先生以其精准的时间节点把握、独特的历史视角观察和精到的历史逻辑推论,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美的历史画卷,也给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命题者以1587年这一时间节点入手,首先要求考生了解明朝中后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事实,得出内阁虽然没有突破底线,但入阁官员权势和地位的提高使皇帝无法忽视,皇帝

6、又怕专制皇权受到冲击,所以借助司礼监牵制内阁,造成宦官参政,政治日益黑暗的结论。接着通过提供材料2,让学生分析经济领域中虽然出现了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频现以及商帮势力强大等新气象,但统治者却仍然实行重农抑商的老政策,盛极一时的中华文明今后的走向已经可以预判。接着,命题者围绕对外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拓展,明朝中后期,中国已经不是游离于世界的“桃花源”: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而明朝政府却仍然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命题者的意图清晰可见。 该题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历史知识框架:明朝中后期,中央集权政治产生问题,出现了许多新的

7、经济因素,对外关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统治者却仍然固守“重农抑商”与“海禁”政策,这必然与世界的潮流背道而驰。这样的框架搭建,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这一历史节点中中外历史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诸方面的不同表现,让学生真正走入历史的深处,分析历史现象、挖掘历史内涵、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当然,该题主要涉及明朝中后期的历史,虽然提及倭寇与葡萄牙,似乎有敷衍之嫌,不够典型。实际上16世纪晚期,西方国家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世界的重大活动,如果试题能够与之结合得更紧密,学生的思维会进一步打开,知识框架的构建也就更完整了。 2.梳理清晰的线索 历史非常强调时序性,时序性的外显形式之一就是清晰的线索。由于绝大多

8、数学生缺乏通史的概念,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仍时常碰到史实不清、朝代错位、概念模糊等情况,如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鼎盛到底体现在哪里?造成怎样的影响?学生无法理清。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基本上以主题方式呈现:以必修为主,综合选修;以近代为主,古今中外贯通。如思想解放、工业文明、制度文明以及国际关系等主题,实际上都是建立在线索梳理的基础上。2014年浙江文综卷第39题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线索梳理思路: (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那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翦伯赞先生在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

9、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评论一个历史人物,当然不是要求我们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历史人物,而是要严格地联系到这个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是很有见地的主张,材料中的四个观点也很好地贯彻了这一思想: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他一生经历复杂、身份多重、影响范围广泛、功过交织难断,确实很难一言概之。试题要求考生选准一种主张,提供史实依据,体现了开放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严谨的逻辑推论 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征,后人不可能亲身感受到已经发生的历史。人们只能通过已有的史料,通过科学严谨的推论,才能拨开历史的迷雾,尽可能

10、地接近历史真相。 首先,推论源于细致地史料解读。史料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载体,离开史料,史学观点、史学判断都会成为无本之木。通过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帮助学生把握历史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如2014年浙江卷第15题: 清末某官员在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该题的史料对于高三学生偏难,估计能完全读懂的学生不多。但后面的四个选项相对比较好判断:因为铁路的修建,已超出了“师夷长技以

11、制夷”这以一概念所涵盖的范围;材料中也看不出“中体西用”的意思,与“民生主义”这一概念的内容表述更是相距甚远,因此,答案只能是A。同样是史料解读,2014年浙江卷第21题的难度要求更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变成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其次

12、,推论基于严密的逻辑分析。历史是过去发生的,我们很难亲身去感受。因此,要了解历史的真相,在尽可能拥有多种史料的前提下,科学论证,这就需要逻辑分析;历史素材是丰富多样、良莠不齐的,要真正去伪存真,就必须严加考证,这也需要严密的逻辑分析,如2014年浙江卷第16题: 从甲图到乙图(图略,分别为清初男子剃发蓄辨和民国初年男子剪辫),表明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权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该题用蓄辨、剪辫两幅图片,引出话题。从图片本身来看,蓄辨与剪辫并不能真正体现专制王权由强大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也反映不出专制

13、与民主斗争的过程。因为作为一种社会风俗,与专制、民主没有绝对的必然联系。但只要我们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深入地分析图片所处的时代背景,就会发现,两幅图片已经串接了中国从专制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历史,尤其是后者,剪掉发辫,意味着与封建王权的决裂。可见,“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B项的选择更有说服力。 2014年浙江卷第17题,也有相似的意图: 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图略,图上主要文字为“世界最文明求婚广告”,“钦定历代纪事年表出书启”等),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出版业的发展 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习俗之变迁 D.世界文明之演进 该题相对简单,题干中的“直接史

14、料”已经提醒考生,只要从图片中找信息,不需要挖掘与拓展。能在报刊上刊登婚姻与出书的广告,不是明显出版业的发展与广告业的进步吗?不是对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恋习俗的挑战吗?而光靠这一幅广告是不能反映世界文明的演进的,答案必然是D项。 上述两道试题,反映了命题者力求培养学生通过史料的鉴别,得出合理结论的命题思路,较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推论能力。遗憾的是类似的试题过于集中,题干的设计也过于直白,情境意味不足,影响了试题的规范与严谨。 四、正确的价值引领 葛兆光教授说过,“历史真正的普遍意义仍然在于布罗代尔所说的国民意识的建构,用一个比喻说吧,历史仿佛给人们提供着关于故乡的回忆使人们一想起故乡就

15、觉得亲切,使互不相识的人一提到共同的故乡就有同乡甚至同根的感觉,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即使是在很远的地方,也始终存在着眷念,这就是历史的价值”。以此推之,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中学历史教学的终极目的也应该在于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因此,一份好的历史试题,应该注重人文素养的熏陶,对考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2014年浙江卷第14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A. B. C. D. 该题命题情境富有生活味,与浙江地方史紧密结合。试题蕴含大量的历史信息

16、,较能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学生要准确排除四本典型方志的先后顺序,必须明确:临安志中记载的宫阙、三省、科举、禁军、坊市等内容,明显与题干中宋代的历史相吻合,可排首位;四明志中的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等概念已经释放出明显的元代历史信息;山阴志中的学堂、新军、警察这些新名词是宋元不可能出现的,学过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晚清至民国时期创办学堂、训练新军的情形。而且,同学们看到新军就会联想武昌起义等历史信息;绍兴志的目录则明显具有现代语言表述的特点,因此,答案为B。 历史教学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历史考试更不仅是知识记忆的考查。因此,中学历史教学最难把握之处就在于立意的提升唯有提升立意,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

17、值观;而文综试题最难体现的就是人文素养的考查唯有体现人文素养,才能有正确的价值引领。笔者认为,历史试题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考查: 1.历史观点的考查 学习是一个求知的过程,求知的主要表现在于能让学生得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教学与考试的目的,不是培养记忆的机器,而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与历史思维的有用人才。因此,根据史料,让学生得出自己的观点,应该在试题中有所体现。虽然,这样的试题,在阅卷上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也不能因噎废食,2014年浙江卷第39题第3问,以及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的设计,都比较好地体现这一特点。41题既有观点呈现,又有史实评析,只要言之成理,都能酌情给分,对学生的史论、史观意

18、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其答案设计也较为开放,值得借鉴。 2.人文素养的熏陶 人文素养是一种积淀,是一种熏陶,它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伴随人们终身的东西。通过历史学习我们到底应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哪些东西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关于人文素养的命题和界定是非常宽泛和困难的,本文这里不再班门弄斧。但笔者一直认为,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的东西就是一种素养,如2012年浙江卷第13题: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作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国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

19、通婚 A. B. C. D. 该题以宗法制、分封制这一教学主干知识入题,但又要求考生有宽泛的学科知识积淀:晋、燕、秦、宋哪些属于姬姓封国?秦始皇叫嬴政,他是嬴姓吗?宋国和燕国是由谁最早受封的?不了解这些课外知识,该题是回答不出的。这种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的命题思路是值得保持的。但今年的浙江卷没有延续这一风格,略显遗憾。 3.创新思维的体现 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是历史教学的痼疾,要解决这一问题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建基于科学的论证、主流价值引领的基础上。2012年浙江卷第39题的第(2)问对此有很好的引领: 在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光荣

20、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材料略),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史实,并思考该事件因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该题把“辛亥革命”与英国“光荣革命”看似不经意间作一比较,实际上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知道英国“光荣革命”被认为是成功革命的典范,被史学界所推崇;而辛亥革命一直以来被冠以“失败”的标签,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经常会进行这样的问题设计:“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实际上,这样设计的老师,思维还是停留在“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这一所谓的历史定论上的。该题巧妙地避开了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但实际上把两者作比较,既交代了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最新研究成果,正视辛亥革命的意义,

21、也告诫学生不能墨守成规。2013年四川卷第12题也有类似的功用: 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 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 “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 A. B. C. D. 该题答案为D。创新思维的核心在于批判的态度与质疑的精神,该题引导学生质疑相关史书的表述是否科学、严谨,具有良好的导向。 学贵有法,学在得法,历史教学中,对学习方法引领是学科精华之所在。历史学虽然不是人们所谓的“科学”意义上的学科,但有其独特的价值,不仅能扩展视野、丰富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化气质”,是影响人终身的学科。高考既是教学的反馈,又会对今后教学有导向作用,希望本文分析的若干学习能力,能对教师的教学有些许启示。 【作者简介】朱可,男,1963年生,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学历史教研员,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材、教法及文科综合考试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