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3191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错误仍然困扰着教师和学生,老师们习惯于把错误归咎为学生“粗心马虎”所致,其实不然,孩子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错误原因 1.感知不正确。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

2、如,把“+”误作“-”,把“3”写成“5”,把“56”写成“65”,把236 103抄成2361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2.注意不集中。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造成计算错误。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 3.短时记忆出错。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

3、好的短时记忆力作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如退位减法,前一位退1,可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 4.强信息干扰。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在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于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错误。如125 8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81258式题,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81258=10001000=1,“凑整”因素对学生产生了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 5.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也是造成学生错误的重要原

4、因。首先学生对学习重要性和正确性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感兴趣,解题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没有力求准确的情绪倾向,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结果出现错误。其次是耐心不足,在计算时学生都希望很快能算出结果。因此,每当遇到较为陌生的算式或较复杂的算式时,就不能耐心地去审题,选择合理的算法。在怕难怕繁、耐心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计算,常会出现错误。 二、采取的对策 1.加强概念及法则的理解与识记。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这是掌握好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首先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

5、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例如在教“混合运算”时,引用下面的儿歌“加减乘除是一家,我们学习要用它;加和减是弟弟,乘和除是哥哥;两个弟弟一样大,两个哥哥一样大;哪个在前先算谁。哥哥走在前,弟弟走在后,先算乘和除,再算加和减。妈妈的怀抱是括号,括号里是谁先算谁。” 2.运用迁移规律,加强计算教学。先掌握的运算法则对后学习的运算法则,既有积极的影响,又可能产生干扰。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运用法则之间的正负迁移。要充分发挥正迁移作用,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在学习掌握新的计算法则时,要引导学生比较新旧知识点的异同点,只有这样,新知识才会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生根发芽

6、”。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自觉检查,随时验算的好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孩子纠正(1)仔细审题的习惯。教育学生拿到题目后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想明白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再动笔计算。(2)细心检查的习惯。要求学生从题目入手,一步一步检查,先检查运算符号,再检查数字是否搬错,抄错,再进行认真的验算,看结果是否一致,达到检查的目的。也可以不看自己的计算过程,重新把题再做一遍,看结果是否一致,来查找问题。(3)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师要教育学生凡作业即使是打草稿,都要写得干净整洁,这样,既能使作业本美观,也能使自己在做题时看清题目,避免错误的发生

7、。 4.采取对比性练习。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如312-165-135和312-165+135这组对比题,学生容易被第二小题中后两个数的“凑整”假象迷惑。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之后再进行练习,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别能力。 5.改革批改方法。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批改时除了前面提到的对算草也进行批改外,我还作了如下一些改革措施。批改时先看该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即作出评定。如发现有错,则暂不批改,并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订正后再交教师批改。如订正后全部正确则教师依然作出全部正

8、确的评定。这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引以为戒,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由于订正后还能得“优等”,因此学生不是把检查订正作为一种负担,反而很愿意去做。为了使学生交的作业能不通过订正而全部正确,我还对这样的学生给予另外的奖励,如发给红五星,当拿到一定数量的红五星后,可换一封教师给家长的表扬信。 6.培养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生笔算能力的强弱一定意义上是口算能力的反映。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它是一个漫长,麻烦,细致,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法,以人为本,从细处入手,精心培养,正确引导,使学生思维活动充分展开,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